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

2015-10-21陈晏大杨新霞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楼面墙面裂缝

陈晏大 杨新霞

摘要:在施工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裂缝,如塑性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膨胀裂缝等,轻者影响建筑的美观,严重的影响建筑整体结构性能,使得工程不得不重新返工,给施工带来经济损失。本文以内墙和楼面裂缝为例,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楼面;墙面;裂缝;

1 楼面裂缝及其防治措施

1.1 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根据其类型大致可分为沉降裂缝﹑温度缝﹑施工质量裂缝﹑养护及使用维护不当而产生的裂缝等。裂缝产生的原因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1)设计因素

设计过程中楼板配筋不当,或是楼板内设置的管道不合理,影响到施工质量。如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m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类裂缝在现浇楼地面施工中极为常见。

2)材料因素

施工中多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楼板,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及配合比的选择也常给工程质量带来问题。如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通常要比施工单位自己搅拌的大,从而使得商品混凝土收缩变形值也比同标号的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大30%左右,加上施工中混凝土受到环境温度﹑湿度﹑风力以及自身尺寸效应(厚度薄而面积大)等因素的影响,使楼板更容易出现干缩裂缝。

3)施工因素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振捣不密实﹑钢筋遭人为踩踏等因素,导致上层钢筋下移,负弯矩钢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时间长了楼板便形成“锅底”状,板面形成沿承重墙四周的裂缝。

4)养护因素

施工单位急于工期,没有执行严格的养护周期与养护措施,如养护时间不够,表面湿度不够,夜间没有做好保温养护措施,导致楼地面出现裂缝。

5)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在使用荷载的作用下,截面的混凝土拉应变大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作用于截面上的弯矩﹑剪力﹑轴向拉力及扭矩等荷载效应会引起结构构件产生裂缝。这种情况下,结构带裂缝工作,是设计允许的。基础不均匀沉降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也属于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大多是由于勘测不准确或施工控制不到位造成的,是不允许的。在施工中过早对结构构件承受荷载,结构构件达不到设计强度,迫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这是可以避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在使用过程中超过设计允许的最大荷载,导致混凝土裂缝,这种破坏性裂缝是不允许的。

1.2 裂缝的预防

1)针对四周阳角处45。斜角裂缝,可在设计过程中对四周阳角处楼地面设置加强筋, 同时负筋采用沿房间全长配置并适当予以加密,而不能用分离式隔断。施工图设计除了要满足设计规范及使用要求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装修及使用过程中荷载引起的挠度变形裂缝,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

2)严格按照施工步骤控制回填工序,分层回填并逐层控制好土质的质量﹑石灰的质量﹑虚铺的厚度﹑碾压密实度以及边角的夯实质量等,从而保证每层回填都能达到设计要求。

3)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如自行搅拌时应控制好粗细骨料的粒径﹑含水率﹑含泥量﹑级配等,做好各种材料的报验和各项检测。

4)混凝土浇筑时做好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尤其是负弯矩钢筋的支护, 为此可遵循一定顺序振捣,尽量避免人为踩踏造成的负弯矩钢筋的瘫倒﹑变形和位移,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5 mm。

5)浇筑完成之后及时做好养护,常温下楼地面混凝土浇水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 昼夜,低温时要适当延长,冬期施工时应采用草帘覆盖,以防止水泥受冻起砂。

1.3 裂缝的处理

对于预防不利,施工后仍旧存在的各种楼地面裂缝,可采用以下处理措施予以修补:

1)如楼地面裂缝仅为表面细微裂缝,可先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等到干燥之后用环氧树脂灌缝处理即可。

2)若楼地面出现大面积裂缝时,应先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测楼板的结构安全性能。如检测结果表明裂缝不影响安全性时,可沿裂缝剔凿成倒八字型凹槽,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采用1:2 的水泥砂浆抹平,或用环氧树脂嵌补,必要时还可以在楼板内增加一层钢筋网片来提高楼板的整体强度。

3)对于通长﹑通界的结构性裂缝可采用加固处理措施,如结构胶粘贴钢板加固,板缝处采用灌缝胶高压灌胶。但此类结构裂缝需先经过专业设备检测及专家论证,证明经过加固处理可达到安全使用标准。否则(如加固处理不能满足结构要求),要及时进行破碎﹑返工。

2 内外墙面裂缝及其防治措施

2.1 内外墙面裂缝类型及原因

1)地基沉降问题

建筑因土壤条件与施工不当等原因,常会出现地基沉降现象,从而使得墙体中产生超过砌体拉接强度的主拉应力,造成内﹑外墙面的裂缝。此类因沉降导致的裂缝多出现墙面纵向位置,呈斜向约45。,集中分布在门﹑窗洞口附近,并在洞口处宽度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洞口的两个对角逐渐向外扩展。如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差较大或荷载相差悬殊时,裂缝多产生在低层或荷载较轻的部分。

2)温度变化与砌体干缩变形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之间的相互制约而产生应力,且二者的线膨胀系数与收缩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会形成变形差。如在同温度下钢筋混凝土比砖砌体的变形大1倍以上,其最大收缩值也要比砌体大很多,因此施工中容易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出现裂缝。另外,如果建筑物长度过大,温差和砌体收缩可能引起墙体贯通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或在建筑物错层处产生墙体的竖向裂缝。

3)施工问题

施工中因砌體与抹灰材料的粘结性不满足使用要求;墙面抹灰前没有清理干净,浇水不充分便开始抹灰施工;砌块或墙面有破损的地方,墙体上的脚手架洞口﹑局部预留洞口没有填塞密实;砂浆的配置不合格或水泥的用量过多,会导致水化热变大,使得墙体因干缩而出现龟裂等。以上施工问题均容易造成内﹑外墙面出现裂缝。

2.2 墙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1)针对混凝土墙体,可在门窗洞口的位置安装45。斜向焊接网片或加强钢筋,选择U 形筋在墙体上将其固定住,再对墙面进行抹灰。门窗洞口上部的墙体则需要用水平砌缝配筋的方式来提高砌体抵抗变形的能力,这种砌缝配筋通常由提前安装在水平砂浆砌缝里面的纵﹑横向钢筋生成,并需要将配筋的间距控制在20~60 cm。

2)如果是砌筑墙体,则需要严把砌体施工质量关,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保证砌体的垂直度,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避免出现因抹灰不均匀而产生裂缝现象。

3)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控制好水和水泥的用量。拌制砂浆前可先进行试配,将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控制在最佳状态,然后用砂浆搅拌机拌制砂浆,禁止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滚筒式)拌制砂浆。分层进行抹灰,严格控制每层厚度与总厚度,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宜控制在20mm内,高级抹灰宜控制在25mm内,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m内。

3 结语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在施工中极为常见,其产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根治裂缝问题,必须要先了解裂缝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做好相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罗兆华.浅论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

[2] 张伟.基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及防治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猜你喜欢

楼面墙面裂缝
超酷的智能绘画机器人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开关的美丽衣裳
裂缝
楼面价超香港
浅议隔声楼面施工工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楼面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促进物理思维训练的好题
楼面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