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常见理念问题分析
2015-10-21张亚林张娟陈云
张亚林 张娟 陈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进步的标志,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政策,也是保证人们健康生活的基础;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理念问题影响其发展,需要国家相关的部门深入的进行研究和探讨,加强部门的思想统一,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对此本文结合城市建设中的理念问题,结合其他国家先进发展的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见解,希望对于城市建设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建设;理念问题
前言:
城市建设应经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城市管理的重点,要想将理念的问题进行避免,就要合理的从建设原则、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角度出发,围绕国家现现行的法律法规,结合城市实际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做好一系列的城市规划的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加入创新的建设理念,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使其城市建设更加的优质。
一、 进行科学的评价
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要求所有成员国,全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依靠-证据.进行健康促进的决策和实践。因此,评价是健康城市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评价,系统地收集完整的数据,为决策、判断或解决问题提供证据。建设健康城市的基础在于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因此,评估工作必须立足于基层的工作,从下而上地开展评估工作。
1.首先由受评单位根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估。为此,应当制定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以便任何受过普通教育的人或团体都能通过简单地学习和实践掌握它;更由于建设健康城市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采用以进展情况作为衡量指标更为贴切。如有些城市在创建中,首先确定要创建多少个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然后从全市中选拔优胜者,从根本上忽视了受评单位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他们的发展情况。切忌采用,一刀切和评先进的方法。苏州市健康单位评估委托市健康促进会(拥有12个行业协会)执行。首先由受评单位依据苏州市健康城市项目标准自我评估,并写出自我评估报告及今后提升意向,后经相关行业协会复评并向健康促进会申报,由健康促进会邀请省内外相关专家进行评估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台帐、现场察看。
2.具体方法采用一、二、三、四方法,即:一标准,健康城市项目标准,二场,即现场察看、评估结果当场公布;三公,公开、公平、公正,评估打分由受评单位共同参与;四评,由健康促进会邀请的专家作为主评、相关协会领导作为协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作为监评、受评单位派人参评。评估分为组织管理、经营管理、环境管理和健康人群4个组。评估结果采用明显进展、较好进展、部分进展、略有进展和尚未进展。同时对今后提升意向作出评价。充分体现了健康城市的发展是长期的,这样的评估有利于促进受评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一改过去评估组与被评估单位的对立关系,充分体现受评单位的主人翁意识,评估效果十分明显。
二、加强领导力
1.健康城市的核心是健康促进,其内涵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从政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全方位解决健康问题。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发表的卫生部长宣言指出,我们承认,促进健康和社会发展是政府的核心义务和职责,并由社会其他所有部门共同承担,我们认识到,加强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从社会、经济、环境全方位解决健康问题我国许多城市在健康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感到最大的困绕是组织协调和项目规划问题。
2.实践证明,有一个由市长、副市长、各职能部门及各区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和组织协调工作;有一个由各学科的专家、顾问组成的研究中心,协助政府制定健康城市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政府的领导体系将健康城市项目与相关部门和学科以及社会的支持体系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城市建设体系,将有力地促进健康城市建设。
三、坚持一定的原则
1.坚持公有制的原则
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城市建设的主题。宜居城市理念是中国新一个时期的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按照资本运作的逻辑,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造方面必将是一笔非常大的投入,因此,这样的工程是没有利润的工程,不可能得到私有资本和外资的青睐,只能由国家层面进行投资建设。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国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金,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所在。进入80年代以来,经济特区的建设和沿海幵放城市的建设,虽然有外资和民营资本的介入,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均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而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公有制下的国有企业带来的税收,大的设施建设也是有公有制的企业承担。
2.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体系要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宜居城市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并能较好地度量城市宜居性状。同时,在科学的基础上要尽量简洁。所选择的指标尽可能覆盖城市人居环境的各方面,综合地反映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各种因素。
评价体系的设计要以城市的宜居性为主旨,突出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并注相关影响因素,针对城市整体的宜居性进行考量。任何指标都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够准确、敏感地反映城市这一复杂系统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选择的指标能够用数量来表达,同时还应注意数据来源的渠道。
3.加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近现代国际城市规划在理论上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以建筑设计方法为基础的城市规划階段,注重物质形态的规划设计,总体属于2术和美学学科范畴,同时也发展了一些满足安全性和实用性的技术;第二个阶段为系统规划和理性规划阶段,认为城市规划无论从内容构成还是规划过程均是一个系统,它受系统论思想,尤其是生态系统观和地理系统观的影响而产生,城市规划成为一种理性的科学;第三阶段为面对城市社会问题的凸显,并受马克思主义等学术的影响而突出政治性和呼唤平等的城市规划阶段,同时也产生了渐进规划、战略规划、实用主义规划等规划新学派;第四阶段为民主和沟通规划阶段,从参与式规划方法上升到全方位的沟通协商规划,倡导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也成为主流;当前,环境规划再次复兴,不仅环境美学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面向低碳化和应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城市规划己发展成为一种共识和迫切任务;社会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为相关学科,多学科交叉合作,发展人居环境科学,是开放性、吸收众长、凝聚力量的思想方法,为宜居城市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方法。这也是我们从事宜居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不仅涉及面广,其中的影响因素还很多,这就导致很多城市建设后,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其中的理念问题没有具体的进行分析和解决,所以要对建设的方案进行全面的核审,选出最优质的方案进行施工,并积极的结合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国家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方针。
参考文献:
[1]许娜.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分析[J].门窗,2014,01:181.
[2]江少东,王伟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规划与绿化问题分析[J].现代园艺,2014,16:162.
[3]梁建国,赵伟.我国公路建设中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3,11:148.
[4]刘畅.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