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初探

2015-10-21崔利宾

新西部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建议

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SKT30)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农村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了农村籍在校大學生思想状况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加强农村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以及扶持力度; 加强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工作; 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促使这一群体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议

一、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概况

1、学习层面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存在着教育设施落后、教师配置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农村学生要想考上大学,往往要付出比城镇学生多几倍的艰辛。调研发现,农村籍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在中小学时期基本上都是通过寒窗苦读,通过向时间要分数的“战术”取得较好成绩,学习能力方面,与处在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城镇学生存在很大差距。而大学提倡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每天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而且要求学生全面提高,综合发展,他们进入大学后,大部分能保持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习惯,而面对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一部分农村籍学生却一时间很难从农村那样的氛围中走出来,一下子找不到学习方法和学习动力,心理陷入迷茫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影响了整个学业。

2、生活层面

二元经济体制造成了城乡差别,农村家庭经济收入有限,广大农村籍大学生深知父辈的艰辛,因此从小也都耳濡目染地养成了勤劳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面对一个从来不曾经历过的全新的城市环境,刚开始表现出来为能进入城市求学而自豪和兴奋,但是现实中存在的与城市籍大学生在物质上的绝对差距对他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着比自己条件优越的城市大学生,在他们身上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卑、无奈、不知所措。尤其一些有较强自尊心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抑郁、自闭等情绪,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终究会影响到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3、对外交往层面

根据调研发现,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一系列问题,这部分学生以农村籍大学生居多。广大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其民风淳朴,街坊邻居交往简单,由于环境塑造人,广大农村籍大学生在此环境中也逐渐养成了真诚、善良、朴实的品质,但是,农村环境也使得农村籍大学生缺乏交往主动性和探索性,尤其是进入城市后,一时间无法适应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逐步形成的一些人情世故,现实表现出呆板、木讷,进而产生交往恐惧情绪。另外,面对物质生活水平的不足,他们不愿意参加同学间的集体聚会、旅游、联欢等消费活动,正常交往也受到很大限制。

二、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形成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分析

二元经济造成了城乡差距,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乡差距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改变。二元经济的存在是造成农村籍大学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城乡差距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享用教育资源一直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农村物质生活条件处于劣势,造成了农村籍学生进入城市后,面对周围条件优越的城市籍学生,一时无法进行正常相处。第三,城乡文化的差异使得农村籍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第四,农村籍学生一旦考入大学,就背负着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使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农村籍学生不堪重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家庭原因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民进城务工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出现,目前,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的子女基本上到了大学求学年龄。留守儿童的出现产生出一系列家庭问题,首先就是家庭教育问题,他们远离父母,常年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生活,客观上造成了父母教育的缺失,加之传统“隔代亲”的习俗,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管束。其次,留守儿童在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很容易造成人格的缺陷,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再次,即使有些农村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父母的陪伴,但是由于农村父母要肩负过重的农业和副业生产任务,加之本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基本上无暇顾及子女的家庭教育。

3、学校原因分析

学校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学校的育人环境对其思想政治状况有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基础教育的影响必须重视,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足造成了农村籍学生一开始就难以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进入大学后的教育尤其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辅导员以及政工干部,由于工作水平的高低以及工作方法的差异,使得农村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存在差别,加之现实存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重点关注,强调了“全面”和“整体”,忽略了“部分”和重点人群。第三,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干预工作。第四,部分高校缺少对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以及挫折和感恩方面的教育,即使有,也是形势大于内容。

三、加强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1、加强农村尤其是农村教育的投入以及扶持力度

近几年,尤其是国家免除农业税以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的持续深入,广大农村基础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然而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不可能短时期内就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国家层面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应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因地制宜引导城镇师资支援农村,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另外,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创新思路和改进方式方法,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国家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地方政府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倡导农民就近务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2、加强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工作

农村籍在校大学生无论是从规模还是现实存在的问题,都要求高校务必有针对性地专门加强此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和干预工作。高校的广大辅导员和政工干部一定要认真地做好教育方案,结合农村籍在校大学生的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比如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完善与农村籍学生的交流沟通机制等等。除此之外,高校也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充实队伍,加大投入,及时发现并干预部分农村籍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普及工作。

3、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关键。这就要求广大辅导员老师和政工干部务必提升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第一,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将理论演化为生活现象,并能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理论与现实尤其与农村现实不一致的矛盾。第二,与时俱进,拓宽知识面,了解新的科技动态,分析社会现象,解答一些农村大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第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少“灌输”,多内化。重视隐性教育,以“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之中。

【参考文献】

[1] 郝志瑞.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1).

[2] 李红兵.环境变迁视野下的农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8(2).

[3] 杜洁、刘宝.河北省农村大学生思想问题原因分析[J].高教视窗,2009(7).

【作者简介】

崔利宾(1981-)男,河南滑县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