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唐时期五陵原地区聚落分布探析
2015-10-21张宇娟
【摘 要】 五陵原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聚落。秦汉时期因位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内,聚落呈现出大而密的特点。但由于战乱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五陵原在汉末之后走向萧条,虽在隋唐时期有所发展,但已远不及秦汉时期。
【关键词】 先秦至唐代;五陵原;聚落分布
五陵原,在今咸阳市北边。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宜于农耕。渭水、泾河也经过其境内滔滔东流,肥沃的黄土层覆盖,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便成为人类理想的栖息地。因此,人类很早就开始在此繁衍生息。
一、先秦时期五陵原聚落分布
五陵原地区很早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定居,形成了一系列的聚落群体。《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陕西省仰韶文化遗存图和陕西省新时期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图”显示,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是原始聚落遗址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在五陵原上的任家嘴、石桥、胡家沟、聂家沟、柏家嘴等处,发现有很多新时期时代的聚落遗址。其中侯村遗址的发现,论证了五陵原地区原始聚落在时间上呈现出的连续性的特点。从考古挖掘来看,五陵原原始聚落遗址呈现出空间分布密集和时间连续性等特点,这也论证了“关中地区是原始聚落遗址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的说法。
至夏商周时期,夏为有扈氏辖地,商代封予帝喾时司天官吴回的后代,名程(郢)。武乙三十四年(约前1108年)赐予周王季历。周武王伐纣之后,封其弟毕公高於此,遂名毕。在遗址考古方面,目前在今咸阳市渭城区发现有周代遗址。西周遗址,在窑店镇北,东西长约80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米,见有陶鬲、陶盆等残片。[1]秦都区也有几处,比如:马家寨遗址。[2]
二、秦朝时期五陵原聚落分布
先秦时期五陵原地区尚属于人类活动发展初期,聚落分布相对分散。五陵原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积淀之后,在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将秦都由雍(今凤翔)迁此,五陵原地区迎来了生命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徙都咸阳,在中国历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1959年以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秦都咸阳都城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和发掘,探明秦咸阳的中心位置在今窑店镇一带。秦始皇建国后,仿造原来六国宫室建造一组新的群体建筑,成为秦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兰池,在今长陵南正对的五陵原边上的三义村东侧,柏家嘴村加上杨家湾一带。秦末,兰池宫遭到火焚,兰池宫成为一片废墟,兰池也大部分被掩埋。一般而言,早期宫殿建筑群体的周边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人口聚居区。
除了宫殿建筑外,秦时还有专门的手工业产区。根据考古挖掘看,这一地区分布有长陵火车站作坊遗址、聂家沟作坊遗址、胡家沟作坊遗址、滩毛村窑址和怡魏村窑址等。
这一时期人口的分布主要与秦都的迁移有关,伴随着新都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五陵原地区。在人口分布上,呈现出以秦都为中心,以五陵原地區为外延的分布格局,形成了一个大型聚落。
三、两汉时期五陵原聚落分布
秦末战乱,五陵原便遭受到了水深火热的劫难。然而,时隔不久,五陵原再次焕发了自己往日的风采,陵邑的设置使五陵原地区再度闪耀。
陵邑的形成无疑是汉代五陵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一大特点。早在秦代时,秦始皇就在其陵墓旁边设置供奉陵园的陵邑(又叫“丽邑”),陵邑制度就此出现。汉承秦制,到西汉时继承了这样的陵邑制度并使之发展成熟。从设置长陵邑开始,直至元帝永光四年下令罢陵县。五陵原的陵邑依次有长陵邑、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平陵邑。
西汉时期五陵原人口的分布,大多与陵邑的设置有关。从文献记载可知,长陵邑户数已达5万多户,人口近18万人。安陵邑汉惠帝时人口最大的特点是有大量乐人存在,当然这只是安陵邑的一部分人。史料中关于景帝阳陵邑人口的记载也不详细,关于具体的人口数目则没有明确记载。《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初期的茂陵人数是“户六万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万七千二百七十七”。[3]而到西汉末年,茂陵的人口达到27万多,汉末茂陵人口为诸陵之冠。西汉宣帝时有关于迁徙陵邑资格的记载,《汉书》记载“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4]。到西汉末年,茂陵人口数最多,长陵次之,安陵、阳陵、平陵户数差不多,形成以了一个超大型聚落聚集区。
这一时期聚落分布与秦朝相比,出现了以陵邑主的城市聚落遗址,这些聚落遗址的出现是前代所没有的。
四、三国至唐时期五陵原聚落分布
东汉末年,五陵原地区遭到了毁灭性破坏,陵邑终被废弃。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连年战乱,五陵原地区再没有像秦末战乱之后那样得到快速恢复。至隋唐时期,这一地区虽然得到了一些发展,但最没有像秦汉那样光彩闪耀。
五陵原地区在这一时期的聚落分布大不如以前那样密集,聚落人口众多。聚落的发展深深的打上了战争和朝代更替的特点。如: 三国曹魏时期将长陵、安陵二县并入京兆郡的长安县,阳陵并入高陵县。……唐武德元年(618),分泾阳县南部及始平县东部复设咸阳县,县城初在鲍桥,后移至杜邮(今渭城乡龚家湾附近),属京兆府。
三国至唐这段时期,五陵原地区县级行政机构共变动十余次,县址变动四次,名称两次。县级行政机构的变动,或并入、或撤销,都对聚落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原县治所在城邑的影响,如三国曹魏时期将长陵、安陵二县并入京兆郡的长安县,阳陵并入高陵县。长陵、安陵和阳陵的并入使得原先城治所在城邑失去了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城市人口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县址的迁移同样带来了这方面的影响
至于五陵原地区地方村落聚落则受到行政变迁的影响不是很大,这一时期对基层村落聚落分布范围影响最大的应属连年的战乱。
五、小结
从先秦至唐时期五陵原聚落分布分时代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五陵原地区的发展过度依赖政治因素。秦汉时期将五陵原地区作为核心地区对待,五陵原地区聚落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而在其他时期,五陵原地区远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起步早。主要是指新石器时期就已有聚落分布,并且在时间上没有断裂,得到了很要好的延续。
第二、有高峰。秦汉时期五陵原人口聚落的发展达到了其历史的最高水平,出现了两次发展的高峰期,分别为秦迁都咸阳后和西汉时期。
第三、后劲差。五陵原自汉末战争破坏后,再也没有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即使在隋唐时期,也与秦汉时期的发展有很大的差距。
【注 释】
[1] 王学理.咸阳帝都记.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28.
[2] 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咸阳市秦都区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691-692.
[3]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1547.
[4]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239.
【作者简介】
张宇娟(1986-)女,山西吕梁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区域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