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母猪产后瘫痪分析

2015-10-21刘永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4期
关键词:后备母猪产后

刘永杰

母猪产后瘫痪也称为骨质疏松症、低血糖症,俗称“奶瘫”、“风瘫”,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經系统障碍疾病。该病在初产、经产母猪中种均可发生,受饲养管理方面影响较大,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均衡、钙磷比例失调,造成母猪体质瘦弱和营养不良,导致母猪产后血糖、血钙过低,最终引起母猪产瘫痪。农村散养户饲养方式粗放、饲料配比不合理、疾病防控意识淡薄、饲养的白种杂家猪较多,造成该病的频繁发生。胎次多的老母猪和初产母猪易发,经产母猪发生几率低,散户饲养的母猪发病多,专业户饲养的母猪发病少。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绝大多数母猪都会淘汰处理,严重影响繁殖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养猪业的发展,所以对该病应以提前预防为主,在治疗时可以中西医结合,西医以补钙为主,中医以通筋活血为主。

1 发病原因

1.1 饲料配比

农村散养户缺乏饲料配比观念,按照传统的、经验性的饲喂方式喂养。主要以青菜、麸子、糠及少量玉米面豆饼为主,很少添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日粮普遍比较单一,粗纤维占饲料比重较大,易造成猪吃了很多、营养很充足的假象;蔬菜中含有较多的植酸也会影响钙质的吸收,谷类、豆类中所含磷大多也以植酸的形式存在,这种磷不仅不易被吸收,而且还会阻碍钙的吸收,从而使钙、磷严重不足,发生母猪产后瘫痪。母猪生产必须的钙、镁等矿物质摄入不足,维持自身机能尚可,而在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营养成分主要流向胎儿生长和乳汁分泌,一旦血液中的含量不足就会动用骨骼当中的储备,当骨骼中钙、磷、镁储备不足,就会出现瘫痪症状。

1.2 饲养条件

猪舍的环境是否合理与母猪产后瘫痪有很大的关系,后备母猪的猪舍要保障充足的光照、清洁干燥。有些养殖户反映饲料里添加了钙,但母猪还是出现产后瘫痪。这里需要注意,就算补充再多钙,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吸收也是浪费、毫无作用,如果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比例只有10%左右,而促进钙质吸收最好的办法就是晒太阳,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

1.3 母猪体质条件

初产母猪过早生产、年老母猪多胎生产、母猪营养不良也是易发产后瘫痪的几个因素。科学的初产母猪配种年龄在8~10月龄,体重达到该品种成年母猪体重60%左右,体重一般不低于110 kg。散养户注重经济效益,后备母猪还未长成就开始配种,不仅会降低产仔数量及使用年限、也会造成产后瘫痪。怀孕后母猪四肢骨骼尚在发育、自身又需消耗大量钙、磷,胎儿的发育还需要消耗大量钙、磷,直接导致骨内钙磷存储不足,自然容易“产后脱钙”而患软骨病。

年老母猪最佳淘汰时期为生产10胎左右,农村年老母猪在不断窝的生育过程中,器官衰退、自身对钙磷吸收能力减弱,体内钙磷存储剧减.加之孕产消耗,很容易产生钙磷缺乏症。

规模化养猪场会对后备母猪进行筛选、淘汰,以保证留下身体机能最好的母猪。农村养殖户视后备母猪为宝贝,不能及时发现也不舍得淘汰营养不良的后备母猪,也会存在产后瘫痪的隐患。

2 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案

产后瘫痪的直接原因是骨组织的纤维和海绵结构内钙、磷溶解,受影响的主要是尾椎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喜卧、久卧不起,呼吸、体温、食欲均正常,尝试强行起立后步态不稳、后躯摇摆,终至不能自主起立。有些发生于产仔前一周左右,大部分发生于产仔后。产仔过程消耗大量能量,泌乳又造成了钙质流失,临床上以四肢运动障碍、轻瘫等为特征,血钙降低等做出诊断。母猪产后瘫痪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肌肉痛较为类似,上述疾病以肌肉、腱鞘、筋腱及关节异常疼痛、局部肿胀或发热为主要症状,通过病猪关节疼痛及肿胀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可以和产后瘫痪加以区别。

遇到母猪瘫痪要及时治疗,合理的治疗方案治愈率能到80%以上。补充钙剂及维生素、葡萄糖酸钙与氯化钙均可。对症状较轻的母猪,可将钙制剂加入饲料中饲喂,并用维丁胶性钙2~3 mL肌肉注射,隔日注射,连用3~5次,即可达到治愈效果。对于严重的母猪推荐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150 mL, 2次/d。因为钙有类似洋地黄的强心作用,注意静脉注射速度要慢,以免血钙突然升高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药液不得漏人皮下,以免引起局部肿胀坏死。同时注射地塞米松5 mL、安乃近l0 mL、维生素B1 10 mL混合肌肉注射,2次/d、连续3 d,症状可明显改善。注意不要服用磷钙剂,磷摄入过多会形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而排出体外。同样,镁、钠等元素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中医辩证认为母猪产后瘫痪,多因气血两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入经络,凝滞不去,经络受阻,筋脉失养而瘫痪。因此,在治疗上以补益气血、温经通络、祛风胜湿为原则。可服用以黄芪、白术、当归、党参、防风、川穹、熟地等组成的“防风汤”,1剂/d,连服3 d。

饲料中添加骨粉或乳酸钙和维生素AD粉,连喂5~7 d。

3 预防措施

学习合理的饲养方案,按照母猪怀孕前、怀孕中、怀孕后期、分娩期等不同的阶段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保证骨粉20 g/d、钙磷比例保持在1.5∶1~2∶1。在圈舍内放一些砖瓦、碳灰给母猪自舔食,猪圈朝南建设保持透光、通风、干净、干燥、凉爽。保证母猪运动时间和空间,产前1个月要多晒太阳,每天至少2 h。

(编辑:狄慧)

猜你喜欢

后备母猪产后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母猪产后发情异常的原因及其对策
论夏季母猪便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如何预防母猪假孕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产后伤口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