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
2015-10-21斯其格
斯其格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重病症,当某种诱发因素使心脏负荷加重,以致原有心脏病变加重及心脏收缩力降低,一旦超过其代偿限度即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差,病情发展快,需要良好的护理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关键词】心力衰竭早期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95-01
1 病因
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从病理生理基础而言,主要是原发性心肌损害或心肌收缩期或舒张期负荷过重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和心室舒缩功能低下的结果。
2 诱因
2.1 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其次如心内感染、全身感染等。
2.2 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2.3 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
2.4 妊娠及分娩:可加重心脏负荷。
2.5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中重度贫血等疾病。
2.6 水、电解质紊乱:如摄入纳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
2.7 其它: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气候急剧变化等。
3 早期症状观察
3.1 疲乏感:患者常自诉疲乏感,尤其是使用尿剂后更明显,此症状是因心脏排出量减少或周围血管收缩所致。
3.2 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最早出现,最典型的表现,开始多在较重体力活动时出现,也称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随着肺淤血日益加重,较轻体力活动时即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休取的坐位越高说明左心衰竭的程度越重,有些人还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可能伴有心源性哮喘。
3.3 心悸: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主要发病原因:
3.4 发绀:一般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收白增多,导致皮肤与粘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观察部位:口唇、甲床、鼻尖、颊部。
3.5 胸病:常见于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3.6 咳嗽、咯痰和咯血:系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咳嗽是较早发生的症状,常发生在夜间,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减轻或停止,痰通常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内带血。如肺毛细血管压很高,或有肺水肿时血浆外渗进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痰。
3.7 肺部体症:早期心衰时,肺部罗音不明显或仅在深呼吸时肺底可听到细小的湿罗音,明显左心衰时丙肺底听到干湿罗音。
3.8 体循环静脉压增高:左心衰早期,常见颈静脉充盈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胃肠道淤血时可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体重增加,尿少及夜尿等。
4 护理措施
4.1 减轻心脏负荷
4.1.1 休息:体力的休息和精神的放松可降低心脏的负荷。是心衰时的一种基本治疗方法,病情好转后应鼓励病人尽早做适量的活动。
4.1.2 饮食:宜采用低纳饮食,以减少水纳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由于心衰病人常同时使用利尿剂,有强大的排纳功能,故限钠不必过严,以免发生低钠血症,但每日摄入量最好不少于5g。
4.1.3 吸氧:给予2-4L/min低流量持续吸氧,以增加血氧饱和度。
4.1.4 利尿剂的应用:通过利尿作用排出过多的钠盐和水分,减少循环血容量,减轻心脏的前负荷而改善心脏功能。在利尿的同时,常伴体内电解质的排出,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并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等,因此临床上避免滥用利尿剂,常用利尿药包括:
①噻嗪类以双氢克尿塞为代表;
②袢利尿剂以速尿为代表;
③保钾利尿剂,以安休舒通为代表。噻嗪类和袢利尿剂为排钾利尿剂,主要副作用为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中毒。
4.1.5 血管护张剂的应用:血管护张剂通过护张静脉、小动脉,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室功能。常用药物有:
1)扩张小动脉为主的药物:可降低后负荷
①a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
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
2)扩张静脉为主的药物:通过减少回心血减低前负荷,常用药物为硝酸甘油,有舌下含服、静脉滴剂,长效制剂为消心痛口用。
3)同时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药物:可同时降低前后负荷,硝普钠为代表,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本药易见光分解而使药效降低,故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且应每4小时更换液体重机关报配制,另外,此药不家长期应用,以免发生氰化物中毒,肾功能衰竭者慎用。此药降压效果显著,使用时应监测血压。
加强心肌收缩力:以洋地黄类药物为主。
4.2 治疗原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病人应积极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高血压病人应控制血压,心肌类病人控制活动性炎症等。
4.3 注意监测病人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变化,包括心跳和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发绀、颈静脉怒张和肺罗音,心脏大小,肝脏有无肿大,身体下垂部位有无水肿,并监测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氧饱和度等,每日测量体重,时间宜安排在早餐前,嘱病人排尿后并尽量穿同重量的衣服称重。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脉搏时要连续数1min,有早搏或房颤时最好两人同时数心率和脉率并休憩记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将其重要性告诉大夫及病人家属。
4.4 休息:休息的方式和时间应根据病人心功能情况安排,心功能Ⅰ级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睡眠;心功能Ⅱ级者休息应充分,可增加午睡时间及夜间睡眠时间,心功能Ⅲ级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但允许病人慢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活动;Ⅳ级者则需绝对卧床休息。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鼓励经常变换体位,进行深呼吸和四肢主动、被动活动以防止并发症。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多数人愿意坐位或半坐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心衰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4.5 吸氧:心力衰竭时组织缺氧,须给患者吸入氧气,氧流量应遵医嘱持续低流量吸氧。
4.6 保持大小便通畅:患者常因精神因素使规律性排便活动受抑制,以致胃肠道淤血,进食减少,卧床过久及某药物作用等影响肠蠕动易致便秘,需解除患者顾虑,训练床上排便习惯。
4.7 饮食:应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不肿,告诉病人及家属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并监督病人每日进餐情况,病人每日摄入盐量应少于5g。
4.8 心理护理:当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患者严重缺氧,有濒死感,应加强床旁监护,增加安全感,给予安慰。
5、出院指导
5.1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5.2 預防呼吸道感染。
5.3 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5.4 育龄妇女注意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