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
2015-10-21金德志
金德志
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点极多,教学过程复杂,教师在新课教授时的方式就极为重要,这既体现了教师教课的能力,也影响学生能否充分理解知识点。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提出多种高中物理教学新课时导入的技巧。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导入;导入方法
物理是一門来源于生活的学科,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础。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对物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高中物理知识点多,教学过程复杂,一旦学生不理解知识点就容易对这门学科产生抗拒心理。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于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主动融入课堂。
一、利用生活中的物理事实导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在教授物理课程时,教师可以用实物演示,也可以收集一些与物理相关的图片、视频给学生展示,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明白物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不是神秘而遥远的,缩短学生心理上对物理的距离感。新课导入时也可以从讲解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导入光的色散中三棱镜的折射色散时,学生初中学过自然光(白光)射入三棱镜后分成多种颜色的彩色光,请某位学生用三棱镜来演示这个实验,接着给出色散的定义;请学生观察从三棱镜顶角到底边的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什么,再告诉学生七种单色光混合到一起成为白色,白光射入三棱镜后被分成七种颜色,请学生画出光路图分析现象成因;结合光路图依次分析哪种颜色光偏折程度大,哪种颜色光折射率大,哪种颜色的光最先消失等。这样由现象导入,从而引出教学重点,用光路图分析成因,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熟悉产生的现象导入,便于学生快速掌握,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原本复杂的知识点浅显易懂,使学生学会由现象分析原理,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利用实践和温故的方法导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新课导入时一味地讲授书面概念有时候很难让学生领悟,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旧知识给学生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物理原理。例如,在加速度的问题上,先提供新旧两个公式v=s/t和Δx=aT^2,让学生自己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测量长度后自己利用公式计算速度,当学生发现初中的速度概念v=s/t在经过繁杂的计算后,与利用新引入的加速度概念Δx=aT^2答案一样,而加速度显然更简便时,学生一定会产生疑惑,这时引入加速度的概念,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理论讲解只能让学生通过做题加深印象,而自己动手实践这种导入方法则会使学生记忆深刻,让学生更加了解物理的深奥与奇妙,主动融入学习。
三、利用与学生互动的方法导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是教师讲课,学生只要听和记就可以了,这样的方法常常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适当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既可以建立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新课导入引入电磁感应电流时,可以给学生讲述法拉第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故事,也可以假设生活中没有电,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的看法,从而将话题引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上,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之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自然地完成新课导入。
高中物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在新课导入时通过创新有许多技巧,利用生活中的事实、利用实践、利用旧知识温故知新、利用故事与学生互动等,通过这些技巧缩短学生心理上与物理的距离,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与掌握。
参考文献:
戚林英.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略谈[J].中学课程资源,2013(6):4-5.
?誗编辑 王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