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英德东山楼金银矿床矿化特征

2015-10-21张健

地球 2015年8期
关键词:黄铁矿矿化金银

张健

[摘要]东山楼金银矿区位于广东省英德市大镇北西340°方向直距3km处,东该区处于雪山嶂复式背斜东南部,三姊妹次级背斜南倾伏端。矿床产于泥盆系老虎头组顶部和东岗岭组底部岩层中,矿体严格受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关键词]东山楼金银矿床 矿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 P5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86-2

1区域地质

矿区处在雪山嶂复式背斜东南部,三姊妹次级背斜南倾伏端。区域构造以北东向为主要构造格架,南北向次之。北东向断裂规模大,为吴川-四会深大断裂的组成部分,构造岩由碎裂岩、硅化岩和硅化砂岩组成,具褐铁矿化。南北向断裂构造岩为硅化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等,具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

区内出露地层从老至新依次为上古生界泥盆系(D),上古生界石炭系(C)的孟公坳组(C1ym)、石磴子组(C1s)、测水组(C1c),中生界侏罗系(J)及新生界第四系(Q)等地层。

矿区北侧为大东山岩体。

2矿区地质

2.1地层

矿区地层从老至新依次出露老虎頭组(D2l)、东岗岭组(D2d),其中东岗岭组分为两段(图1)。

(1)老虎头组(D2l):以灰白、浅灰、黄白色为主夹紫红、灰紫色的碎屑岩。厚层状石英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2)东岗岭组第一段(D2d1 ):岩性为钙质砂岩、硅质页岩,夹薄层深灰岩石英砂岩、薄层泥质灰岩。地表风化呈青灰色、灰白色。厚220--290m。

(3)东岗岭组第二段(D2d2):薄层白云质灰岩、千枚状页岩,局部夹硅质页岩、薄层砂岩。地表风化呈黄白色、多孔洞、叶片状、质轻为特点。厚440m。

2.2构造

2.2.1断裂

矿区以北北西向断裂最为发育,为压扭性质断裂,两盘与围岩界线清晰,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延伸,走向330-350°,倾向南西,倾角>70°,长200-2000m不等,此组断裂为区内主要含矿断裂。除了北北西向断裂,还有一组比较发育的北北东向断裂,该组断裂走向约30°,长500-2000m不等,往往充填有中酸性岩脉,断裂性质难以辨别。

2.2.2褶皱

褶皱主要有温塘山背斜、坑尾向斜。温塘山背斜轴部向南倾伏,两翼不对称,两翼岩性均为老虎头组和东岗岭组,东翼有倒转现象。坑尾向斜产于东岗岭组,两翼岩性为东岗岭组第一段(D2d1 )。

2.3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为石英闪长岩,沿北北东向断裂呈岩脉产出,岩脉切穿北北西向含矿断裂,其形成时间晚于北北西向断裂,与区内成矿关系密切。

2.4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1:1万土壤测量在该区圈定两个综合异常。

AP1呈北北西带状分布,由一系列雁列式北北西向带状异常组成,异常总长度大于2km,宽约0.6km,往北边延伸未封边。由Au、Ag、As、Sb、Cu、Pb、Zn、B、W、Sn、Mo、Bi等元素组成,主要异常元素为Au、Ag、As、Cu、Pb,其次为Zn、Sb。

AP2呈近南北向带状分布,由一系列近南北向带状异常组成,有多处浓集中心,异常总长度约1km,宽约0.4km。由Au、Ag、As、Sb、Cu、Pb、Zn、B、W、Sn、Mo、Bi等12元素组成,主要异常元素为Au、Ag、As、Sb、Cu、Pb、Zn,其余元素均呈零星带状分布。Au高值达2485×10-9,Ag高值达167×10-6。

3矿体特征

该区目前发现金银矿体15个,较大矿体为4个(图1)。矿体呈透镜状产于斜切老虎头组的破碎带中,走向290-320°,倾向SW,倾角75—85°。初步控制矿体长度500m,厚度0.30~1.20m,平均厚度0.6m。含矿破碎带较连续,由硅化岩、硅化碎裂岩、石英脉、构造角砾等组成。断层面清晰,擦痕、阶步明显。矿体一般陡峭,矿化不均匀,矿化较好段一般长150-300m,矿化较差处一般仅见金银矿化破碎带。矿体沿走向和倾向呈膨、缩状波状起伏,在断裂膨大部位厚度变大,呈透镜体状,在断裂收缩部位厚度变小甚至尖灭。

3.1矿物组合

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自然银、闪锌矿、方铅矿,其次为黄铁矿以及微量的黄铜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和绢云母(表1)。

3.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粒状,其次为自形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致密块状、脉状、细脉状、少量细脉浸染状。

3.3围岩蚀变

矿体主要受NWW—SN向构造破碎带控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及黄铁矿化。破碎带及围岩均具硅化,一般硅化越强,矿化越好;近矿围岩一般均有较强的绿泥石化;在矿体的顶底板黄铁矿化均较发育,分布不均匀,呈星点状、浸染状、细脉状、团块状。

3.4成矿时代

根据矿床成矿条件及邻区对比,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J3-K1。

3.5成矿作用

该区金银矿的赋矿层位为老虎头组顶部及东岗岭组底部(D2d1)岩层,作为矿源层。推测晚侏罗世岩浆上侵,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使赋矿地层中金银矿质被活化萃取形成矿液,并沿早期北北西向断裂充填交代,形成金银矿体。

3.6矿床成因

东山楼金银矿矿体是受破碎带控制的脉状矿体,矿物组合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和浸染状,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等。据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

4总结

总结该区成矿地质特征,归纳出以下找矿标志:

(1)化探异常。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1:1万土壤测量异常。

(2)地表铁帽发育。

(3)构造标志:矿体严格受NWW-NW向断裂控制,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延伸。

(4)蚀变标志:强硅化带。

(5)矿床类型: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

(6)矿床在垂向上可能存在分带性,即上为金银矿,下为铅锌矿。

参考文献

[1]成先海,汪实,丘岸鹏等.广东英德金门-雪山嶂铜铁铅锌矿产远景调查成果报告.2014.3.

[2]高怀忠.《矿床模式》.2005.10.

[3]《中国典型金矿床》.

猜你喜欢

黄铁矿矿化金银
金银潭医院
五连环(二)
五连环(一)
中国净水器研究现状与展望
漫谈“愚人金”
贵州黄壤性水稻土不同粒径有机碳之间的矿化差异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现黄铁矿中多元素原位成像
浅析克什克腾旗朱家营子高岭石成因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黄铁矿型FeS2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