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探析
2015-10-21吴正涛
吴正涛
摘要:岩石工程勘察工作是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在了解并分析了建筑场地的的地质情况、环境特征和岩土条件后,进行勘查文件编制的活动。因此,工程单位在勘察期间要注重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后期的施工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建筑施工;岩土工程勘察;策略
前 言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建筑风格变得更加迥异,更加独特,这都给传统的岩土工程的勘察手段和方法带来了诸多的新课题和新挑战。而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将对工程的整个进度或者效果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勘察工作。文章对勘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特点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勘察过程中可收集多方面的资料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它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保障和资金的使用等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覆盖面很广,包括了岩土勘察及其很多外延项目,如房屋建筑、道路、桥梁以及各种大型的设备等等。岩土和混凝土、钢材等人造材料的区别就是其裂隙性,还有土的孔隙性。因此,如何处理孔隙压力,了解結构面的参数和分布,是岩土工程勘察以及工程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岩土工程勘察要反应勘察目标的地质情况,还要从中发现不良状况和异常,从而提出建议。大多数的建设项目工程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都很重视,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因此,改进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勘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就显的十分重要。
二、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存在的问题
1.资料不足
在勘察工程进行前应该收集足够的资料信息,以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这是勘察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提供设计、施工方案的要点。从当前市场上的设计情况看,对于勘察工程的布置还存在诸多不足,直接降低了勘察所得数据结果的质量。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描述而未实地考察则得出数据,勘察时没有结合施工标准操作,最后上交的勘察报告存在不符实际的内容。
2.报告失真
当完成勘察工作之后应制定详细的勘察报告,交给工程单位分析研究出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而大部分勘察报告存在着信息失真的问题,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设计施工的具体内容不全或不准,给后期的施工作业带来不便。此外,勘察报告内容杂乱无章,一些重要的勘察数据没有反映到报告中,这些都是勘察报告常见的问题。
3.质量降低
勘察工程中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得到的原始数据信息要加以优化处理,这样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主要问题表现在:(1)概念不清。主要是勘察过程运用到的一些统计概念,岩土参数的统计与研究时对异常值没有深入分析,在统计划算时依旧采取传统方式进行,造成后期得到的数据信息误差偏大,所得的数据信息失去了原有的作用。(2)参数不明。勘察中涉及到的指标参数没有掌握清楚,造成后期的作业中岩土参数的取值不恰当。在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上控制不准,使得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不合要求。各方面数据质量下降,对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造成了多方不利。
三、优化岩土勘察的有效策略
1.结合勘察依据
按照当前工程勘察的实际需要采取监督和管理策略,不断推广先进的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在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等方面严格审核。不得出现越级或盲目勘察,注重所递交勘察报告的质量,对其中存在的数据问题进行控制处理,如: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结论建议等都要结合工程项目而谈。审核人员要避免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在内容规划上要保证达到质量要求。另外,对于施工场地地层的性质也要详细了解。包括: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则可适当调整,将勘探间距扩大一定值。对于野外地层的划分同样要给予关注,主要是结合颜色、状态、湿度等选择合适的钻进方案,这可以给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
2.选择勘察方法
勘察工程中可以运用的方法有很多,每种勘探流程都存在着自身的优点或缺点。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尽快判断使用哪一种方式勘察,然后及时掌握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等选择情况。有的勘察单位考虑到减少工程成本,在勘察时随意布置勘察设备,造成所选择的勘察流程与现场设备不协调,这不利于勘察工程的顺利实施。由于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若选择静力触探则能达到理想的勘察效果,还能从客观地角度去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
3.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技术人员在勘察工作完成后,要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与编录,这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有的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过细,技术人员将勘察到的数据信息上交给负责人就结束工作,而原始数据没有经过处理则制成勘察报表,让人看起来难免会出现误差。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对发现的信息问题及时处理调整是不可缺少的,也是维持资料信息准确无误的保证。根据勘察技术的标准,技术人员要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工作,而资料整理成果不仅要经过技术人员的审核,还应交给相关人员二次审核,尽量避免出现资料错误。因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各不相同,在勘察报告编制上要灵活运用,既要将勘察工程的重点显现出来,也要保证勘察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4.促进勘察与设计之间的有机结合
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设计分离是我国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难题,所以我们就需要促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和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加快岩土工程勘察和设计工作的体系化进程,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和设计工作中推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可以避免纸质文档对于工作效率的拖累以及其造成的资源浪费,还有一些主观原因造成的勘察结果的偏差,这样也可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工作效率,减小勘察和设计的工作周期,增加文件资料的一致性和直观性。
5.建立规范化的勘察市场
岩土工程勘察市场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勘察行业的体制,对业内不规范的行为加以制约。政府部门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管部门也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勘察部门进行引导和监督。保证勘察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勘察结果的严谨性,避免不规范行为的产生,提高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投资的收益最大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勘察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勘察得到的数据信息能够给施工作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工程单位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将岩土勘察作为重点安排,根据现场详细勘察后记录信息。这样才能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保障、投资效益以及经济回报等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荣法.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6(3).
[2]李清芝.潘广灿.岩土工程勘察相关问题浅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17(3).
[3]黄廷喜.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1,(02).
[4]陈静.关于岩土工程勘察的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