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分析与加固处理技术探讨
2015-10-21郭玉强
郭玉强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建筑业也伴随着腾飞,建筑工程质量逐年提高,成绩可喜。但是,建筑工程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一些工程质量事故,轻者达不到设计标准要求、影响建筑外观,重者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相关的加固处理技术作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加固处理技术
引 言:在建筑工程中,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许多施工队伍开始不重视工程质量,而是将工程周期以及获利放在第一位,导致许多质量问题出现。在这种背景下,混凝土质量、配筋、荷载等质量问题让建筑工程不得不采取后期加固措施。加固应该根据建筑质量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在加固前确定好加固方案,以经济安全为前提,在方便施工的条件下快捷施工,保障加固处理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1.1 工程监理方面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工程监管工作通常是由施工方来完成,并不会设置监管部门来有效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工程的监管分为建设过程中的监管以及工程竣工时的验收,监理方面的缺失会为建筑质量埋下隐患。
(1) 监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使用的建立制度为多年前出台的《工程建立规定》以及《工程建筑法》,在建筑工艺以及手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制度逐渐显露出滞后性特征。在相关制度的建立方面,应在仔细研究建筑工程设备以及工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上下配合的监管体系,尤其注重监管标准以及方式,为工程监理工作起到规范以及指导作用。
(2) 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工程监理应将重点放在施工过程中,但现有建筑工程的建立已经逐渐将重点放在了竣工后的验收环节,当发现质量问题时,通常采用加固或补建方式来完善,并不会将质量问题部位拆后重建。在这种情况下,工程质量问题仍旧存在,且由于工程周期问题,加固措施并不会严格管理,形式主义大量存在,造成工程日后质量受到影响。
(3) 责任个人化不明确
在一项工程中,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是保障施工质量的最好方法,监理人员也应做好分工工作,将监理责任按照时间或区域等方面划分,保障工程监理的有效性,尽量避免监理随意性。
1.2 材料方面
(1) 钢材质量不达标
钢材应选用专业生产钢材的厂家,不能够只看重单价而忽略了钢材质量。一些在地下工厂生产出的钢材,或是从废品回收站买回的钢材,这类钢材通常是圆钢或螺纹钢,有些甚至已经生锈,在韧度以及强度方面并不达标,为建筑日后使用埋下隐患。
(2) 砂石使用以次充好
建筑工程离不开砂石的辅助,一些施工方为了保障工程在限定周期内完成,通常不会将砂石仔细筛选,或因为利益引诱而采用质量较差的砂石以次充好。这种行为容易让砂石大小不均就投入到使用中,并且砂石中的泥土不能够有效降低,让混凝土强度无法达到标准。目前,一些施工方甚至会将石粉代替砂石来施工,在取样打压之后极易使得建筑基础下沉,基桩偏离原定位置等。
1.3 施工过程方面
(1) 混凝土的使用
混凝土必须按照严格标准来进行配比,并根据用途的差異性配制出不同比例的混凝土,保障使用的稳固性。但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准备工作来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配比大多不会将所需材料严格过称后再混合,砂石混堆问题屡见不鲜。混凝土的强度需要依靠混合物的比例来调整,在与钢筋组合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定等级才能够保障其强度,若各材料在没有进行称重的情况下就混合到一起来施工,自然无法保障建筑物质量。
(2) 不注重施工顺序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通常是采用第三方外包形式,施工方在越短的时间内将建筑建好,就能缩短建筑队伍工作时间,承接更多工程。因此,许多施工方都不会按照建筑设计要求上的顺序来施工,尤其是需要养护的部位,养护时间不到位是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养护主要体现在混凝土方面,若在混凝土没有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展开后续施工,容易让混凝土受到较大应力影响,且在温度以及湿度等方面的变化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甚至出现裂缝等问题。
(3) 施工人员自身素质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新型建筑设备以及材料出现在建筑市场。但我国工程施工人员在文化教育方面程度普遍偏低,对于新型工艺在理解上时间较长,因此对于新设备、新材料不能有效运用于工程建筑中,导致一些不为人知的质量问题出现。
2 建筑工程加固处理技术
2.1粘钢加固法
为提高建筑结构需被加固构件的承重能力,特别是对混凝土承重能力不足的区段(斜截面、正截面或受拉区正截面受压区)表面进行加固。通过对受弯构件外部粘钢加固上粘贴钢板,这样可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且施工方便。此方法适用在承受载重能力和在正常环境下受弯和受拉的构件的加固,并且具有施工速度快、需抹灰量少、可进行现场无湿作业等优点,并且基本不会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特别大的影响。而且在加固施工完毕后,其对原来结构的外观也不会有显著的影响。
2.2 纤维复合材的粘贴加固
就目前建筑市场而言,纤维复合材料使用最多的是碳纤维。这种加固处理方式与钢板粘贴相似,能够有效保持原有建筑构件,施工时间不长。与钢材粘贴不同的是,纤维复合材料在抗腐蚀方面能力较高,且应用范围较广,在延长建筑构件使用时间方面效果显著。但由于是纤维材料,因此对于火灾的防范能力极低,且由于其成本造价偏高,并没有大范围投入市场。
2.3 外包型加固法
外包型加固法是通过在被加固构件的外边通过用型钢或者钢板包住。一般用来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并且需要用环氧树脂等方法将钢板或者型钢粘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也称为湿式外包法。通过此方法加固后,增加了受拉和受压截面的面积,因而其承重能力和刚度大大提高。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施工简单方便、受力作用可靠、工作量也比较小。但此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在于其用钢量比较大,并且不适合用在600C以上高温场所环境中;适合用在不需要大幅度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需要显著增加其承受能力的混凝土结构上。
2.4 增加截面加固法
在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压区域增加一层混凝土浇筑层,可以增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建截面的面积和有效高度,进一步增加了其截面的抗弯、抗剪及刚度,从而起到了加固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承重能力会随着钢筋的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未加固前截面所配钢筋率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对主钢筋的面积进行增大能显著地提高未加固前构件截面的抗弯和承重能力。而在结构构件受拉区域通过浇筑混凝土来增加其截面,并同原来的结构构件共同起到承重的效果,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改善其性能。
此方法经过多年的使用和发展已经具备了很成熟的施工和设计经验,其优点在于适应性较强、施工简单方便;其缺点在于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施工湿作业,因此会对生活和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加固技术也因不同的复杂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要不断提高并完善建筑工程加固技术,针对特殊情况,积极探讨出特殊加固技术,才会使工程质量更加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占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分析[J].科技风,2012(05).
[2]徐伟东.浅谈建筑施工中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J].科园月刊,2008(08).
[3]樊建军.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原因综合分析及预防的认识[J].黑龙江科技信.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