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不等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015-10-21王祥平
王祥平
下面两例分别取材于实际生活的节水问题和个人收入所得税的问题,它能通过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使问题获解,是考察建模能力的好题。但遗憾的是一些参考解答的建模不够合理,甚至由于建模不合理出现解答错误的情况。本人认为此类应用题易建立不等式模型解之。
例1.为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某城市制定了以下水费收费办法:每户每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时,每立方米收费1.0元并加收0.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超过7立方米的部分每立方米收费1.5元并加收0.4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立方米),应交水费y(元)。
(1) 分别写出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和超过7立方米是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如果某单位共有用户50户,某月共交水费541.6元,且每户的用水量均未超过10立方米,求这个月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的用户最多可能有多少户?
说明其中式子8.4x表示x户用水7立方米的水费,它应大于或等于x户这个月的实际用水水费;式子(5.7+8.4)(50-x)则表示(50-x)户用水10立方米的水费,同样也应大于或等于(50-x)户这个月的实际用水水费。
在有些參考解答中对第(2)题的解法是:
设有x户用水未超过7立方米,那么要使x的取值最大,则这x户用水应刚好为7立方米,而另外(50-x)户用水量应尽可能大,不妨设为10立方米。依题意得
8.4x+(5.7+8.4)(50-x)=41.6
解得,x≈28.67
若x=29,此时交费的最大总额为298.4+21×14.1=537.9<541.6.所以取x=28.
在这个解答中,“要使x的取值最大,则这x户用水应刚好为7立方米,而另外(50-x)户用水量应尽可能大,不妨设为10立方米”使人很难看懂;在建立方程解出x≈28.67后,如何取近似值?为什么要对x=29进行试验,而x=28不需检验,也让同学们感到难以把握。此题在“未超过7立方米”“未超过10立方米”及“求最多可能有多少户”等诸多信息的提示下很容易联想到建立不等式模型去解。事实上建立不等式模型去解,就可以克服以上弊端。
例2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16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16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税,此项税款按小表分段累计计算:
(1) 若某人3月份应交纳此项税款为115元,则他的当月工资薪金为多少?
(2) 如果沙镇溪初级中学共有教职工100人,某月交纳税款5000元,且每人的当月工资薪金都在超过1600元而不超过2500元之间,求当月工资薪金不超过2100元的教职工最多可能有多少人?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当问题中出现“不超过”“最多”“至少”等关键词的实际应用题,可考虑建立不等式的数学模型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