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0-21唐龙华
唐龙华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在思想上对如何改善教与学的方法,如何科学评价学生,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问题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而这样的新课程理念也的确影响着多数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更多地看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和谐互动等动人的画面,但通过反思,我也越来越认识到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入阶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构建和谐氛围
长久以来,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老师说了,要这样做”、“老师不让这样做”……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他们的思想遭到限制,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育者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學生,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此外,老师还要能虚心的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学生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
二、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习的过程容易造成形式和内容,具体和抽象,感性和理性的脱节,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善于捕捉、设计生活情景,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1.生活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
(1)紧扣生活,使数学问题具体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的背景,数学教学应以此作为直接的出发点,让死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如教学圆的认识中理解定点,定长概念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操着绳子的小球抡动会形成什么图形,园林工人怎么画圆。再引导思考:为什么这些圆会画的这样好?在讨论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定长、定点、什么是圆,怎么画圆。
(2)模拟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挤出时间,腾出空间,创设表演环境,把生活中事件再现到课堂,在课堂中演练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真真实实体味数学。
(3)走进生活,使数学问题实际化。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到实际生活中学习。
2.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
(1)加强操作,把理论数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校园里树的高。高大的树怎么测量?多数的同学提出爬树用绳子测量的笨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的影子,再应用学到的比例知识,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2)开展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生活问题。未来的公民必须会用数,必须具备一定的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可以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善用学生的错误
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认知差异,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超越自我。
四、实施激励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目标达成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4)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激励不在于一味地表扬和“藏拙”。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
五、注意课后延伸
小学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了课后延伸去巩固数学的做法。
如在学习“分类”之后,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分类方法,回家把自己家中的东西进行分类摆放,把在家的分类情况再带到课间和学生互相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分类方法,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构建和谐氛围,贴近学生生活,善用学生的错误,实施激励评价,注意课后延伸。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之路还很漫长,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去寻找最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月江.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周刊,2011(05):51
[2]罗洁、邓玉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改革与开放,200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