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理念谈水库建设及开发
2015-10-21张云
张云
【摘要】: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环境的污染,水资源自然生态危机已经很严重了,所以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们需要在水利设计中加入生态的理念。水库建设一方面能够对减少生态灾难有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水库也可能对区域环境所有影响,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建设水库时,必须要结合生态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关键字】生态理念;水库建设;开发
经济的进步带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在享受自己的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是时候应该好好爱惜生态环境了。水库的开发建设是抗洪防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组成部分,具有调蓄洪水、引水灌溉、抗洪减灾等功效,同时水库还担当着发电、航运、养殖、旅游等重任。但是很多地区的水库建设与开发中,很难准确而及时的认识到水库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1.我国水资源与水库分析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显著,因而造成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时程变化的两大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多雨,这也造成了中国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
我国水资源分布时间、空间显著,水库的建设开发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直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水库开发建设,成为了世界建坝第一大国。虽然水库开发建设抵御了无数次的洪旱灾害,发挥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河流枯竭、泥沙淤积、生态恶化、动植物减少等等。
2.水库的开发与建设
我国现有水库约8.6万座,其中大型水库445座,中型水库2782座,小型水库8万余座。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使我国水库建设开发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全国人民一起修建水库,其中为人熟知的有三门峡、丹江口等。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到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稳健发展阶段,技术的成熟、投资得到保障,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个接一个,著名的有龙羊峡、葛洲坝、潘家口等等。据分析,从2003年至2020年剑,我国规划将建设的水库项目两百余座,成为世界上拥有水库数量最多的国家。
3.水库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库的重要作用就是掉节水量,抵御洪涝灾害,调节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对水的需求状况,其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但是,一些建设地段错误或者方法错误的水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①地震、溃坝。水库建成之后需要注入大量的水,其会导致地面压力增大,严重的会引起周边地区出现地震;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偷工减料,质检人员检查存在疏忽,在此地质的情况下,溃坝是常有的事。②影响水质水温。因为水库在蓄水的过程中,水的滞留时间不固定,时间一长,水温和水质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③水库蓄水会将该地区原本流动的湖水变成静态水,这样的结果很容易导致该区域的鱼类和生态物种的生存换进发生变化,致使很多物种数量的减少或者消失。④建设水库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样就必然会减少该区域的森林、草地、林地等自然资源。⑤一些大型水库的蓄水,由于深度较深,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地下含水层,对地下水的水质状态造成改变,例如宁夏水利建设。⑥水库正常的蓄水和调水很可能引起大面积泥沙堆积。
4.生态理念下的水库分析
根据生态学观念,水库应该既保证了生态系统健康又保持了水库工程功效良好。水库在发挥工程功能的同时,所造成的影响需在资源承载的极限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恶化或者生态系统的退化并无任何影响。生态理念下的水库应具有以下特征:①水库的生态系统要具有生产和更新的能力,水库建设后造成的生态影响对环境系统的再生和自我修复无任何压力。②水库区域能够很好地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条件。③水库区域的食物链结构完善,,能量流动和物种流动通常,生态系统虽然有所改变但依旧平衡。
5.生态理念下的水库建设
建设健康水库,趋利避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把生态理念贯穿于水库开发建设的研究决策、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阶段。
在研究决策阶段,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以生态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决策指导,对拟建项目的环境生态影响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把水库开发建设的规模、时间及河流的梯级开发等进行统筹考虑,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久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在设计阶段,水库设计不但要符合工程设计原理,而且要遵循自然原理。将拟开发的河流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待。改进和完善水库设计技术,将生态工程学原理运用于水库设计中去,根据河流特点和流域情况,充分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对水库性能、容积、淹没面积、大坝高度、移民等多种生态指标,进行优化筛选,设计合理的建设开发规模和标准。设计中还应留有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的生存环境,對存在洄游动物的河流,应设计过坝鱼道。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结合区域生态现状,将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当中。
在建设阶段,要注重项目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政策,建立相应机制,全面贯彻和落实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方针和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工作制度,采取先进、高效的污染处理技术和设施,有效地减少和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和影响。结合工程建设进度,注重水土保持、绿化等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充分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本土物种的基础上,为维护物种多样性创造条件。
在运行管理阶段,应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平衡协调规律,兼顾上、下游利益,制定合理和蓄水、调水运行计划,保证流域的生态需水量,保证河流生命基本水量。重视不稳定下泄流的对生态和河流形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下泄流速和流量,维护下游河流特性和生物特征。开展健康水库的评估和预测工作,采取积极有益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保持和维护水库的生态系统健康和水库功效完整,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记录工作,组织人力物力,对水库的生态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总结:建设一个良好的水库,除了思想上的重视之外,还需要专业的理论指导作为保障,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将生态理念加进法律法规当中。研究建立一套生态。环境经济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经济评价引进项目评价体系中,这样既能让水库满足人类需要,又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潘杰.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水利与电力,2008(8):75
[2]赵芹.从生态理念谈水库建设及开发[J].甘肃农业,2014(9):59-60
[3]肖金凤,梁宏.水库建设与开发的生态理念[J].水利水电技术,2004(11):8-10
[4]李良庚.茜坑水库建设生态水库的实践与探索[J].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2011(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