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杂交棉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10-21尹国
摘要棉花的杂种优势显著,新形势下杂交棉产业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该研究基于国家最新的棉花政策导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杂交棉的发展现状,从亲本材料的创制、制种、收获、销售、播种、管理等各个环节分析了杂交棉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杂交棉;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290-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ybrid Cotton Industr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YIN Guo, LU Zheng-ying*, ZHANG Yu-juan et al(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dan, Hebei 056001)
Abstract Heterosis of cotton is significa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ybrid cotton industry has encountered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 Based on national latest cotton polic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ybrid cotton in China was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from aspects of parent materials, seed production,harvesting, marketing, sowing, management and so on,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Hybrid cott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基金项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18-28)。
作者简介尹国(1983- ),男,河北邯郸人,从事棉花育种工作。*通讯作者,农艺师,硕士,从事棉花育种工作。
收稿日期2015-01-04
1国家最新棉花政策导向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和市场调控”新闻发布会,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布了目标价格水平和改革的方案,新疆棉花(皮棉)的目标价格是19 800元/t,7月份印发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方案》,为试点地区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提供了指导;二是制定了市场价格监测的方案;三是批复了新疆具体的实施方案;四是研究提出了新年度棉花市场的调控措施。目标价格的实施,对于提高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增强企业信心和市场活力,遏制化纤的替代和减少棉纱的进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的棉花(皮棉)市场价格是14 000元/t,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即国家补贴给农民的金额。并且,补贴不是每年都发的,只有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才给予补贴。这对于維护棉花生产者特别是棉农的利益具有深远的意义。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召开棉花价格试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明确对内地的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和甘肃9省棉花生产进行适当补贴,2014~2015年度补贴额度为2 000元/t,以后每年度补贴额将根据新疆目标价格补贴标准的60%测算,上线不超过2 000元/t。这是我国第一次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该政策的公布较晚,棉企开秤晚,收购价格慎之又慎,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因此造成各棉区意向植棉面积减少的形势,但该政策的连续实施对于稳定国内棉花总产和内地植棉面积,提升内地棉花植棉积极性和保护棉农利益将产生积极影响。
2现阶段我国杂交棉的发展现状
棉花是一种杂种优势十分明显的经济作物,通常情况下较常规种增产10%~20%[1-2]。20世纪90年代到2007年,杂交棉在全国各棉区的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棉区,杂交棉种植面积占90%以上[3]。2007年之后,杂交棉的种植面积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有时缩减幅度达到60%左右[4-5],再也没有突破2007年的235万hm2。
近几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增高、农资价格上涨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杂交棉的制种成本也在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0元/(人·天)上涨到2014年的65元/(人·天),10年间增加了6.5倍。一方面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杂交棉种植面积的减少,加之植棉效益与小麦、玉米相比不具有优势且机械化程度低,而用工量却比小麦、玉米大;另一方面是杂交棉种子价格的不断上涨,二者极大地挫伤了棉农的植棉意愿和积极性。然而,棉花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国家必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给率,减少对国外棉花的依赖性。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2014年11月15~30日就全国范围的棉花种植意向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植棉意向面积为360.59 hm2,同比减少61.01 hm2,降幅达14.5%。其中,黄河流域76.22 hm2,同比下降28.5%;长江中下游流域68.27 hm2,同比下降19.1%;西北内陆地区212.47 hm2,同比下降较小,为6.0%。随着土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加之意向植棉面积的不断减少,今后我国棉花产业形势严峻。因此,以单产促总产是一种长远的趋势,发展杂交棉是一条必经之路。
3杂交棉产业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亲本材料的创制近年我国杂交棉市场上推广的品种多达150多个[6],这些品种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在抗逆性(尤其是抗病性)、丰产性等方面同质化严重,难以组配出有突破性的集超高产、抗病、抗虫和纤维品质优良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品种。因此,极有必要从源头上通过远缘杂交、外源基因导入、化学诱变、辐射诱变等多种途径对亲本材料进行改良,创制出配合力高的优异亲本材料,才有可能使杂交棉的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3.2制种技术
现阶段,人工成本是杂交种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外地的日工资大概在150~200元,而杂交制种的日工资为40~65元,如今在农村已经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事杂交制种。况且制种期在7~9月份,正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加之劳动强度大,很多人不愿从事这项工作。两系制种法要拔除50%左右的可育株,造成田间缺苗断垄,降低了制种量,间接提高了杂交种成本。目前,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已经完成了可育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配套,不需要拔除可育株和人工去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制种量,但同样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这方面,邢朝柱等[7-8]、龚鹏等[9]、王志刚等[10]、张相琼等[11]、黄丽叶等[12]、王兆晓等[13]尝试利用蜜蜂传粉开展棉花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尚未大面积用于生产应用。若是可以在去雄、采粉、授粉等环节在技术和工具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减低制种劳动强度,提高制种速度和质量,必将大大降低杂交种制种成本。河南科技学院发明了一种“花粉液在棉花杂交制种上的利用方法”[14],将花粉混入液体培养基中,利用“喷雾器”喷雾或“特制毛刷”涂抹的方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实现机械化授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改进和完善,成熟后有望应用于大田作业。
3.3收获
由于杂交种种子的价格较高,采收的籽棉的价格也较常规种贵很多。部分制种农户和临时雇用的采摘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会穷尽一切办法掺假使假,将常规种混入到杂交种中。这样一来,就很难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来年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田表现为参差不齐,轻则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减收,重则会引起群体事件,给育种单位、制种企业和零售商带来不必要且不可估量的名誉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在收获环节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目前,杂交种纯度鉴定技术已经相当成熟[15-21],运用该技术,可以将问题解决在销售之前。制种企业可前期与制种农户签订制种协议,若抽检不合格,制种企业可拒绝回购。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制种企业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制种农户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敢掺假使假,进而保证种子纯度。目前,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棉花还是以手工采摘为主,人工成本很高。近几年,内地也开始逐步推广适宜内地品种特点的棉花采摘机,因此,育种家应该顺应棉花产业发展的大局,提前着手培育适宜机器采收的机采棉杂交种,棉桃的高度和吐絮期要相对比较集中,提高机采效率,减少浪费,这对于降低植棉成本和劳动强度意义深远。
3.4销售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杂交种鱼龙混杂,产品类型千差万别,有的经销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将往年库存下来的种子更改日期后重新销售;有的以次充好,将常规种的种子装入杂交种的包装出售,给棉农一个错觉,认为杂交种并不比常规种产量高;更有甚者将杂交F2代种子出售,严重扰乱种子市场秩序,肆意损害农民利益。因此,政府必须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否则一旦出现纠纷,最后还是要靠政府来解决,不如将问题消灭在根源和萌芽状态,最大限度保证农民利益。
3.5播种
随着棉花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杂交种较为昂贵,大多数地方开始推广单粒播种技术,一方面减少了种子的用量,降低了植棉成本;另一方面也省去了后期的间苗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这就要求种子销售企业在种子出库前必须把握好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否则极易造成缺苗断垄现象,棉花还要花费更多的劳动来补苗,即使补苗成功,也会造成出苗不齐,收获期推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减产。
3.6管理
杂交棉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都有种植,各地气候环境、光照条件千差万别,地力条件和棉农的种植习惯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品种对水肥条件的要求也存在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管理上各地要依据当地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合理的管理。这方面的参考文献和报道较多,在此不再赘述。
4结语
发展杂交棉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要是有利于简化制种流程,提高制种效率,减少用工和劳动强度,降低种子成本和提高种子质量的环节都可以尝试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杂交棉才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为棉花产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祁虹,王树林,王志忠,等. 雜交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 -14,17.
[2] 崔瑞敏,耿军义,王兆晓,等. 棉花杂交种冀H239 主要性状特征及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144 -146.
[3] 张志勇. 杂交棉在新疆棉区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种业,2012(12):45-46.
[4] 王凯辉,耿香利,李军英,等. 我国杂交棉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5):14 -16.
[5] 毛树春,冯璐. 2010年全国棉花品种监测报告[EB/OL].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报告第230期,(2010 -11-27)http: //www.ccppl.com.cn.
[6] 李根源, 刘金海. 我国杂交棉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棉花,2011, 38(5):2-5.
[7] 邢朝柱,郭立平,靖深蓉,等.棉花抗虫核不育系-中抗A 组合优势及昆虫传粉研究[J]. 作物学报,2002,28 (4):574-576.
[8] 邢朝柱,郭立平,苗成朵,等.棉花蜜蜂传粉杂交制种效果研究[J].棉花学报,2005,17(4):207-210.
[9] 龚鹏,杨波,徐叶挺,等.蜜蜂辅助授粉对新疆扁桃坐果率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4):689- 691.
[10] 王志刚,赵永刚,黄丽叶,等. 蜜蜂授粉对新疆棉花制种效果的研究[J].中国种业,2008(7):39-40.
[11] 张相琼,岳福良,周宏俊,等.棉花抗虫核不育系抗A 3 的培育及蜜蜂传粉制种研究[J].中国棉花,2003,30(1):9-11.
[12] 黄丽叶,陈应先,王志刚,等.新疆开放条件下利用蜜蜂繁殖棉花不育系技术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 :5359,5585.
[13] 王兆晓,崔瑞敏,耿军义,等.转Bt基因棉花核质不育系自然昆虫研究与进展传粉杂交制种初探[J].中国棉花,2004,31(10):7-8.
[14] 职明星,李秀菊. 花粉液在棉花杂交制种上的利用方法:中国,200510018047.1[P].2006-08-09.
[15] 陈浩东,刘方,王为,等. 棉花多重PCR 技术及其对杂交棉纯度鉴定的初步研究[J].棉花学报,2011,23(1):22-27.
[16] 匡猛,杨伟华,许红霞,等. 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品种鉴定上的研究进[J]. 棉花学报,2009,21(4):330-334.
[17] 匡猛,杨伟华,张玉翠,等.棉花杂交种纯度的SSR标记检测及其与田间表型鉴定的相关性[J].作物学报,2011,37(12): 2299-2305.
[18] 刘勤红,王芙蓉,张军,等. 利用SSR标记鉴定鲁棉研15号杂交种纯度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3(2):7-10.
[19] 武耀廷,张天真,郭旺珍,等.研究与进展陆地棉品种SSR标记的多态性及用于杂交种纯度检测的研究[J].棉花学报,2001,13(3):131-133.
[20] 王俊芳,杨伟华,匡猛,等.棉花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棉种鉴定技术研究[J].中国棉花,2009,36(3) :6-24.
[21] 刘峰,冯雪梅,钟文,等.适合棉花品种鉴定的SSR 核心引物的筛选[J]. 分子植物育种,2009,7(6):1160-1168.
责任编辑胡剑胜责任校对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