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浪:在开国大典上指挥演奏国歌

2015-10-21《大鲁艺》摄制组

现代阅读 2015年5期
关键词:广州话杨成武冼星海

《大鲁艺》摄制组

1938年8月,我经香港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了广东八路军办事处,再通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最终到了延安。

我先是到了陕北公学政治班,陕公毕业的学生有可能被分配到全国各地,有人到了重庆、有人到了昆明……好多地方被介绍来介绍去,当时来讲,我有可能会回到原地。后来鲁迅艺术学院到陕北公学挑人,因为我会吹口琴、拉手风琴、弹钢琴,虽然并不专业,但也被选上了,成为鲁艺音乐系第三期的学员。

我和冼星海原来在香港时就认识,在鲁艺再次见到他,显得格外亲切。我们就像亲戚似的,他讲广州话我可以听懂,他说香港话我也可以听懂,什么叫香港话呢?香港话就是英语加广州话。比如“吃饭”,香港话就会讲“eat饭”。在冼星海的指挥下,我们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了《黄河大合唱》,演出很成功,冼星海创造了各式各样的乐器,都很适合《黄河大合唱》。

当时在鲁艺,我感觉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管吃管住还不收钱,不像我在香港的时候,房租就要6美元。我们住集体宿舍,每人吃的东西也差不多,国共合作的早期,延安的粮食都是从西安购买的,后来国民党撕毁协议,西安这条粮食渠道就断了。

延安粮食短缺,我们1万多人就撤出延安到了晋察冀,1939年夏天到了河北正定。算起来我在延安待了不到一年,但我们把延安的文艺带了出去。

后来我担任了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的音乐队长,新中国成立前夕,开国大典的任务落到了我们军区身上。当时,杨成武是阅兵的总指挥,每天都不停地练兵,练脚步、练队列,但我们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为开国大典做准备,只以为是一次普通的阅兵。当时的训练很严格,也很艰苦,比如,练正步时,脚心离地多远是固定的,不能高也不能低,而且还请了苏联人来当教练。

在选开国大典曲子时,有个指挥说:“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世界用什么,我们就用什么。”这个提议的背景是,当时有很多从苏联回来的专家,他们认为苏联都建成社会主义了,而我们正在建设中,所以苏联用什么我们就用什么。后来我提议说,用我们革命部队里流传的歌曲做典禮用曲。这一提议得到了杨成武的支持,但他决定不了,又经聂荣臻、周总理向中央报批。得到批准后,我成为了为开国庆典奏乐的200人军乐队的总指挥。

1949年10月1日那天,随着毛主席一步步走向天安门城楼,我们的《东方红》音乐响起,一直演奏了三遍,直到毛主席走到天安门中间……下午3点,随着国旗的冉冉升起,在我的指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雄伟歌声首次回响在天安门广场,并通过实况转播的无线电声波,传到了全世界。

猜你喜欢

广州话杨成武冼星海
苍梧白话中的指示代词“噉蚊”和“咁”
香港说广州话的学生习得普通话咝音声母的研究
杨成武与聂荣臻
以广州话为第一语言的普通话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偏误分析
坐标式的“艺术高峰”——冼星海《我学习音乐的经过》读后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咁”和“噉蚊”在梧州话与广州话中的区别与联系
冼星海等人应该是“国立音专”的优秀学生
从冼星海两部交响曲的创作看中国早期交响曲的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