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

2015-10-21谢丽娟臧金梅徐素红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实践性高职院校

谢丽娟 臧金梅 徐素红

摘 要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要与培养技能型人才相吻合,实践性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关键。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实践性精品课程现状,从师资队伍建设、过程监督与管理、激励机制、“校内+企业”实践模式四个方面对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实践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质量工程.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上突出的一大特色就是实践性。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实践性精品课程现状,分析如何促进高职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

一、实践性精品课程现状分析

(一)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是关键

国家倡导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加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精品课程更是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技能的培养不是纸上谈兵,离不开实践环节,因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实践性建设是特色更是关键。

(二)实践性精品课程现状分析

笔者调查所在院校的精品課程发现,实践性在少部分课程中得到了重视,大部分课程呈现不足。学校共有各级精品课程23门。调查发现,这23门精品课程都具有了开放网站,供师生交流和学习。所有的课程网站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等都清晰条理的呈现。其中在三维艺术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等五门课程的网站上,课程的实践性建设较好,实践性也作为特色和亮点呈现出来。以三维艺术设计为例,学生除了校内实验实训,还在校企联合的多个企业实训及顶岗实习,在室内设计、广告制作、建筑设计效果等方面让学生真正的实践和成长。山东华太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经理李国华担任课程指导多年;假期选派教师到济南盈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潍坊东泰宏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培训,并参与项目开发,将企业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入校园。但是大部分的课程里,只是学生在校内实验室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实验操作,实践性教学上也只是本门任课教师的单独师范,课程实践性建设不足。

二、高职院校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一)重视“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课程中必须要有高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这是实践性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课程教学团队应由年龄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人员稳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组成。其中“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输送教师到企业中培训学习,在合作企业中承担技术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增强实践技术能力,使教师及时获取行业企业动态信息,并使之及时进入课堂,让学生能学到最新知识信息。另一方面,为优化课程教学队伍结构,在合作企业中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技术人员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和企业专家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思维,带动精品课程实践性发展。

(二)加强过程管理与督促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各系精品课程建设的申报与评估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实训中心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和保障。课题申报之后,申报组的成员各司其职展开工作,直到申报资料上交,学校才会参与评估,中间的资料组织、教师安排、实践教学设置、视频录制等等都缺乏管理。导致有些申报课题完成时间长,质量也不尽人意。等学校初次评估后再修改则会千头万绪。学校应当按期对申报课程进行检查,定期总结交流建设情况。精品课程建设的日常工作可以采取课程申报人负责制。申报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运作等工作。组织相关教师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另外,应严格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精品课程建设领导部门汇报。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门精品课程的完成需要课题申报组的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比起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准备实践项目,组织实践素材,思考实践效果等。所以高职院校要从政策上向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实践环节教师倾斜,在课程建设经费、条件等方面提供支持,比如制定关于教师的职称晋升、教学成果的地位、教师的待遇等方面的积极政策,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实践性建设的积极性,以确保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正确、有效的进行。

(四)优化“校内+企业”实践实训模式

近几年的高职教学改革中,“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等词出现的频率颇高,在教学中采用师生“工学结合”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由此也制作了一批基于校内实训的精品课程。但是,很多院校实验室后期的升级却重视不足,建成后一直保持原貌,和新技术、新应用脱节。为真正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既要注重校内实验实训的提高升级,也要带师生深入企业,采用“校内升级,校外补充”的实践模式,即补充了室内实践的滞后,为学校节省资金投入,又切实锻炼自身技能。“校内+企业”实训模式,对于实践性的精品课程制作提供了充分的实践环节,这类的精品课程实践性突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明显,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更加吻合。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张海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49-52.

[2]谢一风.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比较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8(9):72-74.

[3]罗雪莲.关于高校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0(1):57-61.

[4]左琳.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建设的探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6):56-57.

(作者单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实践性高职院校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