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2015-10-21胡乃凡
胡乃凡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优势,并探讨了网络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幾个应用方面。
关键词:网络RTK;控制测量;放样
一、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优势
网络RTK也称多参考站RTK,是近年来在常规RTK、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代实时动态定位新技术,网络RTK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有VRS的虚拟参考站技术和FKP的区域改正参数法技术。其中在公路测量中主要应用的是虚拟参考站技术,与常规RTK不同,VRS网络中各固定参考站不直接向移动用户发送任何改正信息,而是将所有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根据这些站发来的信息,整体地改正GPS的轨道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将高精度的差分信号发给移动站。这个差分信号的效果相当于在移动站旁边生成一个虚拟的参考基站,从而解决了RTK作业距离上的限制问题,并保证了用户的精度。
相对与传统的RTK技术来讲,网络RTK技术在诸多方面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统一的基准,保证区域测绘信息的统一性,避免不同行业或者部门存在坐标系统的过多差异与分歧。2.按照不同的客户需求,能够提供精度不同的信心数据。3.改进了初始化时间,扩大了工作范围。4.建立和采用连续基站,保证实时监测与测量,保证和提高工作效率。
二、网络RTK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公路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中线放样、纵、横断面测量等。一般测绘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设备,从已知点起算,逐步测量,求得所需数据。二是利用GNSS接收机,采用单基站模式,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利用地面已知点校正,来求取待定点坐标。
(一)控制测量
对于一般性市政公路,可沿规划公路走向,在路幅外侧布设RTK控制点,点位在选择时应注意避开强磁场,如高压线、发射塔,同时应避免仪器周围有大面积水域、树木、建筑等。观测前,精确架设仪器,量取仪器高,并将仪器高度截止角设置在15度,在PDOP值小于6,平面收敛阈值小于±0.02m,垂直收敛阈值小于±0.03m时存贮数据。由于仪器受外界影响的条件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对仪器进行复位,观测十组以上数据,各坐标较差值小于2c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平面坐标值。为检核RTK控制点间的精度,我们往往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测角、测距来进行检核。
(二)中线放样
RTK测量技术用于公路放样,放样工作一人就可完成。将线路参数如线路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输入RTK的外业控制器,即可放样。放样方法灵活,即能按桩号也可按坐标放样,并可以随时互换。放样时屏幕上有箭头指示偏移量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误差小于设定的为止。
针对不同需要,RTK放线模式分为线放样、曲线放样和线路放样三种模式。1.线放样。主要应用于直线公路放样,比如城市中直线公路的放样、公路附属管线、排水沟等放样。直线放样需要在RTK中输入公路起点和终点的坐标,根据用户输入的中桩距离等参数,RTK会提取出每隔一定距离的中桩点坐标,在放样时,测量人员通过选取中桩数据进行放样。2.曲线放样。针对某一段曲线进行放样,比如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设计方案变更,就会出现某一段需要重新放样。曲线放样需要清楚该曲线路段的曲线要素,包括ZY、QZ、JD、YZ四个点位及偏角a外矢距E等要素(图1)。一条曲线通常通过以上要素的其中三个点就可以确定。通常情况下,通过在仪器中输入ZY、JD、YZ三个点的坐标就可以模拟处该曲线公路。3.线路放样。线路放样对于整个公路项目的放线,尤其公路内含有多处曲线路段的放样尤其便捷。某公路工程完全是由多条曲线组成,如果采用传统放样方法,其过程相当复杂,采用网络RTK放样,通过在仪器手簿里输入路线参数进行路线模拟再进行放样就很方便。首先在手簿中的工具—公路设计中新建文件,然后录入设计数据,数据之间要有连续性。
(三)数字地面模型
山区公路地形复杂,公路设计部门的选线难度较大,需对带状范围内的地形建立数字地面模型,通过模型三维数据比较来计算工程量,从而选出一条最为合理的路线方案。山区公路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若使用全站仪或传统RTK测量,都存在着很多困难。全站仪采点存在通视条件差、必须做简单的控制测量、精度难以保证等缺点,而传统RTK技术在很多狭窄的山沟里无法收到无线电信号。这两种方法都难以达到数字地面模型的采点精度。且两种方法需要时间也难以保证进度。而采用网络RTK(VRS)技术,通过网络RTK(VRS)技术使得流动站仅需传递虚拟参考站的坐标和部分计算,流动站信号支持对一般的RTCM常规RTK接收机。
(四)纵、横断面测量
常规测量中GPS只是运用于公路测量中的控制、地形和中桩放样等,公路的纵横断面测量只是停留在原始的方法,即采用全站仪或水
准仪测量纵横断面,野外记录,室内输入计算机。纵横断面的数据精度直接影响整条公路的工程造价,而运用日渐成熟的网络RTK技术可以在野外直接采集中桩及垂直于中桩两侧的地形点,室内利用软件直接生成公路纵横断面资料,直接实现公路纵横断面内外业一体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和中间环节的输入错误。
三、网络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一)坐标转换参数
WGS84坐标是网络RTK在工作时直接得到的坐标,它是地心坐标系,但是我们实际需求的坐标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的成果,所以转变坐标系统,尤其是实现WGS84地心坐标系到我们需要的参心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是网络RTK在作业时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众多的实践验证,网络RTK所使用的坐标转换方法最常用的是七参数转换法,即三个坐标平移量、三个坐标轴的旋转角度,一个尺度因子。参数则来源于整个GPS参考站网内均匀分布的控制点(至少需要三个控制点)。但若测量区域内无法提供足够的点来进行七参数法求解转,在确保准确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四参数法,即两个坐标平移量,平面坐标轴的旋转角度,一个尺度因子K。
(二)观测要求
网络RTK观测的采样间隔一般为1秒,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每次测量的历元数和观测次数及观测限差均不相同,可根据现行规范进行操作。有的情况下还有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观测,确保成果精度可靠。较传统作业而言,网络RTK测量技术无需逐级布设控制点;不受常规RTK作业半径局限;无需架设参考站,实施作业只需一个移动站,这样一来无论是人力、工作时间、还是设备投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付凤扬颜宏强.网络RTK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年3期.
[2]陆幼峰.基于网络RTK技术实现公路纵横断面一体化[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