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压疮措施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5-10-21吴芳芳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压疮预防应用

吴芳芳

【摘要】目的:探究压疮预防举措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实施手术的小儿患者20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预防压疮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255,P<0.05),压疮主要以Ⅰ期与Ⅱ期为主。结论:小儿手术中应用预防压疮举措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术;压疮;预防;应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50-01

压疮作为临床患者卧床休养期间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迫导致血流不畅、引发组织功能缺失进而导致红肿、溃烂等症状,不利于患者康复,给患者身心都带来巨大痛苦。小儿手术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压疮发生率较高,但是通过手术护理中预防压疮举措的应用有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积极探索预防压疮举措及其应用价值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压疮预防举措在小儿手术中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效果,选取在本院实施手术的小儿患者200例进行对比研究,临床报告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间在本院实施手术的小儿患者200例进行对比研究,患儿主要来源于心胸外科、骨科、新生儿外科与普外科,排除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护理患儿,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200例患儿中男性114例,女性86例,年龄7个月—6岁,平均年龄(2.5±0.8)岁,手术时间0.5-7h,平均手术时间(2.2±0.5)h,手术体位截石位58例,侧卧位35例,平卧位82例,俯卧位25例,麻醉方式全麻139例,局麻61例,所有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儿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预防压疮护理。

预防压疮护理是在明晰小儿手术中压疮发生因素的基础上实施,一般而言,导致小儿压疮发生的原因有手术体位因素、手术时间、麻醉药物作用、小儿体质、体温控制、年龄与体重等原因[1]。

预防压疮护理中要注意通过与患儿家属的有效沟通尽量选择手术时间稍短的治疗方案,将手术中所需要的特殊体位、注意事项等告知家属及患儿,对患儿体质情况进行了解,配合术中各种防护举措达到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若仍旧患儿受压部位红肿、水泡等情况,要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做特别说明。

为减少手术期间患儿在手术床上的摩擦,要提前在患儿受压部位下方铺设海绵或者软垫,患儿采取侧卧位时应用啫喱头圈,耳廓下加棉花垫,其他突出骨节与皮肤相互接触部位也要及时添加面点。若患儿术中需要应用约束带,要保证约束带松紧适宜,减少患儿对手术床单、约束带等之间的摩擦,降低压疮发生率。

手术过程中要做好患儿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在不影响手术进行的前提下定时观察皮肤情况,并放松约束带对患儿局部受压部位实施减压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红肿。患儿需要更换手术体位时保持轻柔操作,进行其他护理时也要避免过度拖拉拽造成皮肤表层损伤,另外还要做好皮肤表层的及时清洁。

手术期间注意患儿体温的控制,以保持正常体温位移,手术室温度不得低于22℃,根据患儿需求及身体情况及时加盖棉被、毛毯等物保持患儿体温,手术中若需要开放腹腔,则要应用温热冲洗液促进患儿体内血液循环,降低压疮发生率[2]。考虑到手术结束后患儿受压部位将会由缺血、缺氧状态迅速转变为快速充血状态,容易造成组织再灌注损伤,因此要及时给予减压按摩减轻患儿痛苦,防止损伤[3]。患儿送入病房之后要详细记录受压部位情况,以便后續做好压疮护理工作,防止继续受压。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压疮分期标准采用美国NPUAP推荐标准,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代表两日内受压部位有不褪色红斑,Ⅱ期代表受压部位表面出现红肿、破损、溃疡、水疱等,Ⅲ期代表受压部位皮肤组织溃烂、坏死以及伴有邻近组织损害,Ⅳ期代表受压部位组织破坏深入肌层或骨骼等。

1.4统计学

临床医学数据均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 ±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对比见表1。临床数据显示,研究组压疮发生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255,P<0.05),两组患者压疮主要以Ⅰ期与Ⅱ期为主。

表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例(%)]

组别 例数 压疮发生率 Ⅰ期 Ⅱ期

研究组 100 2(2%) 2(2%) 0(0)

对照组 100 13(13%) 6(7%) 6(6%)

3.讨论

小儿手术中因患儿手术配合程度低,多数需要采取全身麻醉,麻醉药物阻滞作用下患儿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影响,更容易发生压疮。在患儿实施手术期间,通常需要固定体位,手术时间较长情况下,受压部位缺氧、缺氧症状会导致组织损伤,引发压疮。患儿本身皮肤娇嫩,皮下血管与汗腺较为丰富,术中经常溢出冲洗液、体液等,容易导致皮肤潮湿,由此会削弱患儿角质层保护作用,造成受压组织红肿、溃烂,导致细菌繁殖,引发压疮。手术期间若需改变体位,患儿受压部位承受振动过大,与手术床之间的摩擦力与剪切力也会造成肌肤受损。

此外,不同年龄、体重患儿个体体质差异也较大,也是容易导致压疮发生的一大主要因素。鉴于此,本次临床护理中积极应用压疮预防举措,针对可能导致患儿压疮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预防控制,实践对比结果显示在降低患儿压疮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证实了预防压疮举措应用的有效性与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综上所述,小儿手术中应用预防压疮举措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培双,李春晓,赵丽艳.三级质控体系预防压疮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7):471-472.

[2]张婷.护理干预对肿瘤晚期恶液质患者难免压疮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1,15(2):258-259.

[3]王雪绯,杨红艳,任国心.60例老年瘫痪病人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1):88-90.

猜你喜欢

压疮预防应用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