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药剂对椰子坚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研究

2015-10-21沙林华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毒力测定药剂

沙林华等

摘要

[目的]筛选槟榔椰子坚蚜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研究5种药剂对椰子坚蚜的防治效果。[结果]5种药剂中,10%顺式氯氰菊酯、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对椰子坚蚜的室内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15.28、30.00和3023 mg/L;10%顺式氯氰菊酯、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各浓度施药后10 d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22%氟啶虫胺腈施药后5 d的防效均达到100%。[结论]防治椰子坚蚜时首选10%顺式氯氰菊酯,其次是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但应急防治时选用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椰子坚蚜;药剂;毒力测定;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S763.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1-131-03

槟榔(Areca catechu L.)作为一种棕榈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栽培作物,属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在海南地区的栽培历史已有1 000多年。海南为我国最大的适宜槟榔生产的省份,种植槟榔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椰子坚蚜(Cerataphis lataniae Biosduval)是同翅目扁蚜科坚蚜属昆虫,分为无翅和有翅2种形态,主要为害椰子、槟榔、百足藤、拉坦棕属植物。近年来,椰子坚蚜对海南槟榔的危害极其严重,从三亚、万宁、乐东的槟榔调查结果看,几乎每个乡镇种植的槟榔都有受害,椰子坚蚜主要通过无翅孤雌蚜吸食槟榔叶、雕花、花序、果实的汁液,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槟榔的开花和结实。每年深秋至次年春季是主要发生时期,干旱季节危害尤其严重。

目前,针对椰子坚蚜的化学防治研究较少,研究者只提出一些化学用药建议,但是针对药剂对槟榔椰子坚蚜的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加上农民对槟榔椰子坚蚜的认识不够,导致他们对药剂使用盲目性很大,防治效果不理想,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笔者测定了5种药剂对椰子坚蚜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旨在为槟榔椰子坚蚜的药剂防治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害虫。

田间药效试验于2014年4月在海南省三亚市吉阳镇封塘村2块4~5年的槟榔园进行,试验对象为椰子坚蚜无翅成蚜,近期未用农药。田间试验前采回有较多无翅成蚜的槟榔雕花进行室内试验。

1.1.2供试药剂。

30%溴虫腈微乳剂、10%顺式氯氰菊酯水乳剂、10%吡虫啉悬浮剂、10%吡丙醚乳油剂均为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产品;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产品。

1.2方法

1.2.1室内毒力测定。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将双面胶带剪成2~3 cm长的胶块,粘贴在载玻片的一端,用镊子小心揭去双面胶带上的纸片,用零号狼毫毛笔挑选体色鲜艳、健康活泼、大小基本一致的无翅成蚜,将其背部粘在双面胶上,注意不要粘着蚜足、触须和口器,每玻片粘2行,每行粘20头。待虫体稳定后,用双目解剖镜观察,严格剔除死亡、不太活泼以及体位不合适的个体,并补足数目。在预试验基础上将5种供试药剂按针对目标害虫的推荐使用浓度稀释成5个质量浓度,将玻片粘贴有蚜虫的一端完全浸在供试药液中5 s后取出,迅速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药液,经自然晾干20 min后放入直径为9.0 cm的培养皿内,并用保鲜膜封口,用昆虫针刺上多个通气孔,贴上标签。培养皿事先依次铺上0.7 cm厚的脱脂棉和滤纸,并加水保湿。然后置于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80%左右的光照培养箱中。以清水为对照,再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依次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于24 h后用双目解剖镜检查结果,分别记录存活和死亡的椰子坚蚜数量。用毛笔轻触蚜虫足和触角,多次触碰不动者计为死亡。对照处理组死亡率小于10%为有效试验。

运用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测试数据采用Finney 机率值分析法处理,求毒力回归方程、LD50 、LD95、95%置信限及相关系数、毒力指数。

1.2.2田间试验。

试验在海南省三亚市吉阳镇封塘村槟榔园进行,槟榔树已定植4年,种植密度为2.5 m×3.0 m,长势良好,树高为3~4 m,试验时已有半年以上没有进行药剂防治。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小区大小为4棵×4棵,区组之间留2行作为保护行。从每小区随机选取3株槟榔树,再从每株槟榔树上抽取1片槟榔小叶调查椰子坚蚜成虫数量并用红色尼龙绳进行标记。然后按试验设计配制药液,用小型喷雾器对标记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至有少量滴水为止。于施药后1、3、5、7、10 d调查残存的活虫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各药剂处理的防效,采用DMRT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室内毒力

结果表明,毒力最高的是10%顺式氯氰菊酯,其LC50为15.28 mg/L;其次是10%吡虫啉和22%氟啶虫胺腈,其LC50分别为30.00 和30.23 mg/L;30%溴虫腈和10%吡丙醚的毒力相对较低,其LC50分别为154.67和25534 mg/L。

查相关系数显著性测验表,由r0.01,6=0.834 3可知5种供试药剂与死亡率相关系数极显著。以吡丙醚为标准药剂,5种供试药剂的毒力指数(Ti)大小为:顺式氯氰菊酯>吡虫啉>氟啶虫胺腈>溴虫腈>吡丙醚,说明在防治椰子坚蚜时应首先選择毒力指数较高的10%顺式氯氰菊酯,其次是10%吡虫啉和22%氟啶虫胺腈,再次选择30%溴虫腈和10%吡丙醚。

2.2田间药效

30%溴虫腈500倍和1 000倍稀释液施药后3 d对椰子坚蚜的校正防效都超过85%,有一定的速效性,施药后5~10 d 500、1 000、2 000倍稀释液的校正防效都超过70%,有一定的持效性,4 000、8 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较差;10%顺式氯氰菊酯2 000倍稀释液施药后3 d的防效超过90%,其他浓度虽然初期防效不明显,但所有浓度在10 d后都超过90%,表现出很好的持效性。

10%吡虫啉3 d后的防效就超过98%,表现出很好的速效性,其他各浓度在5 d后防效都超过70%,到10 d后防效几乎都达到100%,表现出很好的持效性;22%氟啶虫胺腈2 000、4 000倍稀释液施药后1 d的校正防效都超过90%,其他浓度的校正防效也超过70%,速效性明显,施药后3 d所有浓度的校正防效都超过90%,5~10 d皆达到100%,持效性极好;10%吡丙醚125倍稀释液施药后3 d的校正防效超过90%,施药后5~10 d都达到100%,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但是其他浓度的校正防效多在70%以下。

3结论与讨论

椰子坚蚜的若虫个体较小,尤其是1、2龄若虫田间调查较为困难,且药后短期内难以判断其存活情况,同时考虑到椰子坚蚜若虫相比成虫对药剂的敏感性更高,因此,以椰子坚蚜的成虫作为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对象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防治椰子坚蚜的5种药剂浓度和死亡率相关系数极显著。其中,10%顺式氯氰菊酯、10%吡虫啉和22%氟啶虫胺腈的毒力较高,适合用于防治椰子坚蚜。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基本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一致,但是22%氟啶虫胺腈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理想,5 d后防效皆达到100%;10%吡虫啉10 d后的防效也几乎达到100%;10%顺式氯氰菊酯的速效性相对较差,但表现出很好的持效性。

综合来看,田间防治首选10%顺式氯氰菊酯,由于其毒力高,利于减少农药残留和延缓椰子坚蚜抗药性的产生,其次是22%氟啶虫胺腈,再次是10%吡虫啉。但是在虫口大量暴发时,22%氟啶虫胺腈和10%吡虫啉作为应急防治的效果会更明显。

椰子坚蚜近年来在主要槟榔产区都有大量发生,为避免药剂的频繁使用导致抗药性的产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常规药剂进行正确合理地交替或混配使用,不仅有利于延缓抗药性的发展,而且更能减少椰子坚蚜防治过程中因引进新型药剂而增加的防治成本。

参考文献

[1]

任軍方,王文泉,唐龙祥.槟榔的研究概况[J].中国农学通报,2010(19):397-400.

[2] 邓秀成.海南槟榔产业格局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08(3):47-50.

[3] 郭昆.中国扁蚜科的系统分类研究(同翅目:蚜总科)[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83.

[4] 覃伟权,吕朝军,李朝绪,等.中国椰子害虫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00-204.

[5] 彭正强,张方平,符锐冠.椰子有害动物名录(续1) [J].热带农业科学,2001(6):60-78.

[6] 徐建辉,沙林华,陈攀,等.海南省三市县槟榔蚜虫危害情况调查[J].热带林业,2014(6):36-39.

[7] 黄山春,许喆,林松,等.万宁市槟榔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2):81-84.

[8] 陈良秋.海南岛槟榔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74-75.

[9] 罗文扬,罗萍,刘东明.棕榈科植物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124-127.

[10] 师超,涂锡茂,冯雪春,等.6种杀螨剂对朱砂叶螨不同生测方法的毒力比较[J].农药,2012(3):222-224.

[11] 范文忠,刘玉兰,金仙花.8种药剂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J].植物保护,2007(9):209-211.

[12] 农业部农药检定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161-163.

猜你喜欢

毒力测定药剂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煤泥分选超净煤的药剂研究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
咖啡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毒力测定
海南椰子坚蚜对五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9种杀菌剂对茄子褐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