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践研究
2015-10-21蔡军
蔡军
【摘要】本文主要依托近年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企合作各种表现形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力求找到在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方面探索出更加符合国内院校、企业、社会和学生要求的实践运行机制,更好的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提供广泛的人力支持!
【关键词】汽车;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特别是汽车专业领域。其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快速发展。
发展到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职业院校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方式,目的主要是职业院校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第二阶段,以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方式,目的主要是满足企业快速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第三阶段,以行业、企业和学校为主导的职教集团,满足多方利益的共同体。
校企合作在第一阶段,2000年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教学系统还是延续的本科院校的学科体系,还不能适应企业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究其原因,固然有高职院校自我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限制的客观因素,也有高职院校教师思想相对封闭的主观因素。国家在这个阶段大力开展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估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当地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投入,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提高。虽然硬件条件好了,但是制约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依然原地踏步,裹足不前。主要表现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过多、过深,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这一阶段,有部分院校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和企业联姻,共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常见校企合作方式:一、邀请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二、聘请企业的高管、高工来学校作为兼职教师,提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三、安排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这一阶段,学校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而企业相对来说却表现得比较冷淡,“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领导和专业老师到处找关系,求亲戚,联系对口企业,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企业表面上看似和院校进行了合作,实际上动力不足,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企业发展宁愿去本科院校求贤也不愿去职业院校招工。在这个时期,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也仅仅局限于学校安排部分学生去企业进行短期的实训,学生到了企业往往是什么都不会干,企业也不敢让学生参与过多的企业岗位见习,很多学生抱怨,说到了企业实习就是去给人家打扫卫生,光站在一边不让动手。同时,企业也是一肚子苦水,学生去了企业,安全很重要,学生实操能力不高,不敢让学生动手修车。汽修企业普遍比较繁忙,无暇顾及前来实习的学生。除此之外企业还担心培养的学生不能为我所用,为别的企业“做嫁衣“,影响本企业未来的发展。
高职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经历了数年,中国的职业教育在这期间快速发展壮大,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学校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校园大了,硬件设施好了,实训设备和条件提高了,关键是职业院校进行了深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形成了相对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引入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企业和职业院校多年合作后发现,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来了能干、用得上、留得住”,踏实肯干,不像有些本科学校的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岗位实操技能相对较差。高职学生以新的定位、新的面貌呈现在企业面前,引起了企业极大的兴趣。在这一阶段,企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人才相对匮乏,特别是某些行业和岗位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以汽车专业为例,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汽车产量以平均每年2000万的数量在增长。放眼全球,没有哪个汽车市场能像中国这样需求巨大。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汽车维修人员,特别是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非常匮乏。汽车维修企业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工作一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校企深入合作势在必行。各种企业的“冠名班”、“试点班”和“订单班”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例如“丰田班”、“大众班”、“奔驰班”和“宝马班”等等。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签约,三方共管、共育人才。企业参与学校整個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职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润华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润华班”,从360多名普通班新生中,经过企业面试选拔了24名学生成立。该班级由学校一名汽修专业教师和润华集团首席汽车维修技师共同负责。企业捐赠部分设备供“润华班”同学使用,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积极参与该班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和制定,引入企业文化和5S管理模式。学生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由企业提供年度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直接顶岗工作。校企合作进入新的模式,努力达到人才培养共赢局面。
此外,汽车专业校企合作还发展了“校中厂”,“厂中校”模式。所谓的“校中厂”,即是学校引资入校,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资、出设备,校企共同建设“校中厂”。校内汽车专业教师和企业汽车维修技师角色互换,促进校内专业教师不断提高实操水平,同时,企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弥补当前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缺乏的主要矛盾。
“厂中校”即是,根据济宁本地汽车服务行业协会及各个汽车4S店,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发、建设的“鲁南汽车城”,学生集中进入厂中校内学习,理论实践并举。由于汽车城内各个品牌车辆集中,售后服务完备。学生不必往返于学校和实训基地,集中精力在学习中,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此种校企合作模式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业获得了急需的一线岗位人才,形成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梯队,企业内部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学生毕业即就业,做到了“零距离”上岗,同时,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较高,短期频繁跳槽的现象大大减少。学校通过和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加快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相应的课程改革,同时将这种“冠名班”的成功案例继续推广到普通班,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但是,这种短期“蜜月式”的校企合作也有其一定的弊端,例如,部分学生不能满足企业要求,中途退出“冠名班”;还有部分同学毕业后以各种理由不进入企业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凸显了此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松散,缺乏第三方的协调和监管。
为了解决上述这种点对点式的校企合作中的各种问题,汽车职教集团,这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营运而生。报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横向依托汽车服务行业协会,纵向联系中职汽车院校,形成完整的汽车服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汽车职教集团采取理事会制度,将原来松散的自律式的校企合作方式转变成集团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运作模式。校企合作不再是单一的、点对点的合作,而是点对面、面对面的广泛深入的合作;不再是学校或企业单独一方一厢情愿的“拉郎配”,而是在集团理事会共同管理下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政府、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权责明确,高效运行。有了政府的监管,行业协会的协调,企业的积极参与,学校的深入改革,人才培养规格更加贴近社会人才真实需求,形成长期的稳定校企合作模式。汽车职教集团设理事长一名,由理事会全体成员选举产生,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和运作;同时还有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课程建设委员会等根据不同职能建立的各个下属机构。汽车职教集团定期召开理事会议和全体会议,依据各下设委员会工作意见,依据集团各规章制度,积极发挥理事成员单位作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同时,济宁市汽车职教集团积极加入山东省汽车职教集团,形成合力,拓宽服务领域,辐射周边地区。
以上是根据近几年所经历的汽车专业校企合作运行中的做法和体制运行机制的探索研究的一些体会,随着时代的进步,高职教育的开放程度会越来越大,校企合作必然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我国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地人力支持。
特别注明:本文来自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汽车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践研究》
(本论文来自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汽车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践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