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的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2015-10-21李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综合治疗临床效果

李迎

【摘 要】目的:观察对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来诊治的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患者94例(126耳)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62耳)以及对照组47例(64耳),给予对照组头孢类药物+地塞米松治疗;在对照组全身用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联合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吸并注药、鼻腔滴药等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36耳(占58.1%),好转23耳(占37.1%),无效3耳(占4.8%),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27耳(占42.2%),好转25耳(占39.1%),无效12耳(占18.7%),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采取综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用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关键词】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综合治疗;临床效果

卡他性中耳炎又称分泌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等,是由于咽鼓管阻塞、功能障碍、中耳感染及变态反应引起的中耳非化脓炎症性疾病,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鼓室积液、听力下降、耳鸣、耳痛、耳内闷胀等[1-2],若治疗不及时、不得当,病情拖延可引起中耳粘连、鼓室硬化等难以逆转性病变,对听力造成严重影响,也可继发感染引起化脓,甚至形成胆脂瘤等。本病治疗原则是控制炎症、消除鼓室积液、改善中耳通气、相应病因治疗等等。本文对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的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两年来诊治的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患者94例(126耳)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62耳)以及对照组47例(64耳)。患者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耳内闷胀、耳鸣,查体见鼓膜内陷、混浊、光锥消失、活动度差、可见液平面或气泡,纯音听阈测试呈轻度传导性耳聋。观察组:47例(62耳)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7~68岁,平均年龄(37.2±10.6)岁;病程7d~6个月。对照组:47例(64耳)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7~68岁,平均年龄(37.2±10.6)岁;病程10d~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头孢类+地塞米松治疗。50~100mg/(kg·d)头孢噻肟钠以及0.2~0.4mg/(kg·d)地塞米松靜脉滴注3d后改为50mg/(kg·d)头孢噻肟钠以及0.1mg/(kg·d)地塞米松3d,再改用头孢氨苄50mg/(kg·d)口服7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鼓膜穿刺抽吸并注药、咽鼓管吹张、鼻腔滴药等综合治疗方法。鼓膜穿刺抽液:消毒外耳道后用穿刺针头在鼓膜前下方穿刺,抽吸积液直至无液体抽出,每周1次。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后,用麻黄素液滴鼻,清除鼻涕后患者以手指捏住两侧前鼻孔,张口吸气再屏气使气体自鼻腔进入咽鼓管,促使中耳通气,并有利于下鼓室积液从穿刺点溢出。鼓室注药: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配成1ml药液,穿刺抽液后将药液缓慢注入鼓室内,直至鼻咽部有药液流出,必要时按压耳屏,或以鼓气耳镜加压,1~2次/周。3~4周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治愈:临床症状均消失,听力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听力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听力均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36耳(占58.1%),好转23耳(占37.1%),无效3耳(占4.8%),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27耳(占42.2%),好转25耳(占39.1%),无效12耳(占18.7%),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8112,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卡他性中耳炎的病因到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主要可能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外界空气无法进入中耳,中耳腔气体被吸收后形成中耳负压,导致中耳腔粘膜肿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中耳粘膜瘀血而致液体漏出、鼓室积液。随着病情发展,中耳粘膜上皮增生增厚,杯状细胞增多从而使腺体分泌增加,鼓室积液变得粘稠。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气压损伤、慢性扁桃体炎、鼻咽部肿瘤等[3-4]都可能影响咽鼓管功能,引起卡他性中耳炎,其中儿童最常见的是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成人最常见的由鼻炎、鼻窦炎引起。

糖皮质激素在本病的使用尚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急性期炎性反应,有效阻止其向慢性病程转变,而且短期应用不引起明显不良反应。本病采用头孢类抗生素及激素全身应用,主要作用在于控制和消除上呼吸道感染和变态反应等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并有助于预防继发性中耳化脓性炎症。鼓膜穿刺抽吸液体可改善中耳负压,有助于耳内闷涨、听力减退等症状的缓解,抽吸液体后注入药液可使其分布于中耳腔,并逐渐渗入咽鼓管,注入的药物中,糜蛋白酶有助于分解中耳内较粘稠的胶样分泌物和纤维组织渗出,能使鼓室积液稀释,改善咽鼓管功能,地塞米松应用于局部以发挥抗炎作用。咽鼓管吹张可使气流主动经咽鼓管进入鼓室,有助于保持咽鼓管通畅、改善鼓室内负压。鼻腔滴药主要能改善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收缩毛细血管,减少渗出,有助于消除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原发因素,缓解病情。

经过综合治疗,观察组治愈36耳(占58.1%),好转23耳(占37.1%),无效3耳(占4.8%),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愈27耳(占42.2%),好转25耳(占39.1%),无效12耳(占18.7%),总有效率81.3%;两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811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表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采取综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全身用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参考文献

[1]包敏.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J].健康大视野,2013,21(2):53.

[2]肖俊,冯勇,马志跃.102例卡他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544-545.

[3]Kemaloglu YK, Beder L, Sener T, et al. Tympanometry and acoustic reflectometry in ears with chronic retraction without effusion[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00,55:21.

[4]Verhaegh SJ, Tolk, deVogel CP,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o Moraxella catarrhalis an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urface antigens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recurrent acute otitis media and 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 Clin Vaccine Immunol,2012,19:914.

猜你喜欢

综合治疗临床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65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