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2015-10-21陈信鸿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9期
关键词:技术建筑工程

陈信鸿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高速发展,以此为发展契机,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经历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其中,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行业的主流,被社会各界所关注,混凝土的养护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施工工序。文章从混凝土的养护原理、技术标准方面出发探讨了混凝土人工养护和自然养护两种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技术

1.引言

近几十年来,建筑行业取得了高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各种施工技术也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有不少先进的施工技术涌现,为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方向带来更大范围的发展空间。

2.混凝土的养护原理

混凝土在浇灌完毕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来为混凝土良好的硬化做准备,为满足这种硬化条件对混凝土所采取的措施就是混凝土的养护,介质的温度、湿度和养护延续时间被称为混凝土养护的三要素。

混凝土的硬化也就是混凝土强度增长的过程,它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为其提供养护环境。由于混凝土是水泥、骨料、水经拌和后硬化形成的混合物,且水泥是一种水硬性的胶凝材料,含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游离石灰,硅酸三钙作为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成分,其含量高达50%以上,与水泥胶凝性有直接联系,它与水反应(水化)后产生凝胶状的水化硅酸钙。

水化热是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1]。水泥的水化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加快,当温度过低时则会出现凝结迟缓的现象。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当周围空气干燥时,水分蒸发的速度就会加快,混凝土也会因为水分不足而影响自身的水化作用,减缓了凝结速度;在干旱多风天气施工时,混凝土毛细孔水由于蒸发速度过快,在水化作用停止的基础上,还会因为毛细管的引力作用而加剧混凝土的收缩,但此时混凝土的强度还比较低,收缩所引起的拉应力将会加速混凝土的开裂,同时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极易引发质量安全事故经实验表明,温度在标准15℃~20℃基础上每上升5℃,其初凝和终凝速度均可提前1 h,所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散热不均匀而出现的温度裂缝,还要防止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而产生的收缩裂缝。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要求的强度是指在15℃的潮湿条件下养护28 d后的抗压强度。水泥的凝结水化作用随湿度相对值和温度峰值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从混凝土的拌和到养护期间都必须牢牢掌握湿度和温度的变化,才能达到预期的混凝土强度。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与环境的温度成正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产品质量,人为创造混凝土的养护环境就显得很有必要。

3.混凝土养护标准

建筑混凝土待浇筑完毕后,需针对混凝土养护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对混凝土进行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处理,这一方法被称为潮湿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还处于潮湿状态时,对暴露在外的混凝土采用麻布、土工布等材料迅速覆盖或包裹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在保湿材料的上面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进行完全包裹,在这期间应保证包裹物的完好无损和彼此之间的搭接完整,以其内表面具有凝结水珠为合格标准,当混凝土结构中含有大掺量粉煤灰时,应适当延长其保湿养护时间,避免干湿恶性循环现象的发生[2]。养护期间内的混凝土,应确保其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65℃,且其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宜大于20℃,另外,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在自然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需进行保水潮湿养护,值得注意的是,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向混凝土洒水,而改为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的处理方法,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在养护期间,应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为后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留下可靠数据。混凝土在拆模时的强度也应达到设计文件的要求,切记在外界环境开始降温以前或者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时不得进行拆模处理,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0℃、表层混凝土与环境温差大于20℃也均不得拆模,在有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也不宜拆模。

4.混凝土的养护

4.1自然养护

混凝土在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的自然条件下,应采取浇水湿润的养护方法来防风防干[3]。具体的操作方法分两个方向来进行,第一遍从水平方向开始,而第二遍则从垂直方向开始。水平方向上的混凝土养护采用湿麻袋、苇席、锯末、湿砂等覆盖物进行覆盖;垂直方向上的混凝土养护则采用人工洒水、压力喷洒等方法进行,这两种方法需根据天气温度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养护方案。浇筑完毕后的12~18h内进行洒水,且必须保证均匀,另外,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还跟水泥品种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不得小于14摄氏度,其它水泥混凝土则不得少于21摄氏度;体积的大小也是影响混凝土养护时间时间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一般不小于28摄氏度。

4.2人工养护

所谓人工养护,就是人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凝结硬化工作顺利开展,蒸汽养护、热水养护、电热养护、太阳能养护等都属于人工养护方法的范畴。其中,蒸汽养护在缩短养护期和提高模板周转率方面的工作效果较好,静停阶段、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及降温阶段是蒸汽养护的四个主要阶段[4]。

构件在浇灌成型后,需在常温下先放置2~6h,这一静置阶段称为混凝土的静停阶段,对混凝土构件采取的这种行为是为了防止构件表面产生裂缝;在一定条件下,混凝土构件由常温上升到养护温度,这就是所谓的升温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应当注意保持升温温度不宜过快,因为温度上升速度过快时,构件的表面和内部会由于温差较大而衍生裂缝,另外,在升温速度上也需严格遵循一定的要求:薄型构件不得超过25℃/h,用干硬性混凝土制作的构件不得超过40℃/h,其他构件则不宜超过20℃/h;在恒温阶段,除了保证混凝土的温度持续不变的情况下,在相对湿度上也要保证比例占到90%~100%;随着恒温养护阶段结束,混凝土构件的养护过程开始进入降温阶段,也就是构件由养护的最高温度降至常温的阶段,这一过程在发生时会不断散热,降温速度应保持在10℃/h以内,直至构件出室,其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不得大于20℃。

5.结论

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温度、湿度和时间这三个基本的也是关键的因素,因此,混凝土施工在养护阶段的本质工作便是为保证混凝土凝结和硬化的顺利进行而创造出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为这一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经实践证明,这也是获得优质混凝土结构的一个关键步骤。

参考文献

[1]王海臣,黄俊波.混凝土养护技术探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2,29(2):133-135.

[2]项翔.建筑混凝土养护技术探析[J].山西建筑,2011,37(28):94-96.

[3]王大帥,王哲峰.混凝土养护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51.

[4]康英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J].民营科技,2013,(2):308.

猜你喜欢

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