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影像(MRI、CT)动态增强技术查看肺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2015-10-21李树功赵子成葛光英张家瑞张海波

延边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

李树功 赵子成 葛光英 张家瑞 张海波

摘 要:目的:应用医学影像(MRI、CT)动态增强技术查看肺肿瘤血管的生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肺肿瘤血管生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MRI以及CT扫描,分别分析和记录MRI、CT技术参数以及肺肿瘤动态强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对肺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观察,将各种值和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了Pm 以外,各个参数都和微血管密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灌注值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最高。结论:医学影像(MRI、CT)动态增强技术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肺肿瘤血供情况信息,是一种新的肺肿瘤血管生成观察方法。

关键词:医学影像;动态增强;肺肿瘤;血管生成

肺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转移、进展、生存等一系列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采用医学影像(MRI、CT)动态增强技术查看肺肿瘤血管的生成,对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解,能够作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依据[1]。MRI、CT动态增强成像不仅能够对肿瘤血管的特征进行观察,还能够将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提供给肺肿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收治的肺肿瘤血管生成患者50例。入选标准:(1)患者同意积极配合检查。(2)没有对比剂使用禁忌者。(3)临床中被怀疑患有肺肿瘤。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5-65岁,平均年龄为(40.516.5)岁。26例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24例进行动态增强CT检查。所有患者在进行MRI、CT扫描与手术之前均没有接受过任何的肿瘤治疗。

1.2 MRI、CT检查

在进行MRI、CT动态增强检查之前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程序,并指导患者训练呼吸,嘱咐患者保持扫描序列中重复屏气呼吸深度的一致性。进行扫描之前所有患者要保持呼吸平静,使用心电门控[2]。

MRI动态增强检查:进行常规的冠状面与全肺横断面的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检查,使用快速自旋回波T2WI与自旋回波T1WI,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到肾上腺平面,其中包含患者的整个肾上腺。再将肿块最大直径平面作为中心,进行快速动脉扫描,扫描厚度为5毫米,扫描时间为5-18秒。首先进行1次平扫,再通过肘静脉将Gd-DTPA快速注入,剂量为0.15mmol/Kg,注射流率为每秒2毫升,将其延迟十秒以后,在进行无间隔的连续图像采集,持续时间为四分钟,获得连续动态图像。检查设备

1.5TMRI机和GEsingnaHDX3.0TMRI机[3]。

CT动态增强检查:进行常规全肺横切面扫描,确定肺部肿块的位置,然后再将肿块最大层面作为中心进行1次平扫。然后再使用高压注射器将40ml的300mg/ml的对比剂碘海醇经过前臂以6毫升每秒的速度进行静脉注射。10秒延迟以后,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屏气,进行第一期动态扫描,扫描时间为0.75秒,1.5秒扫描一次,持续进行30秒。第一期扫描结束之后,嘱咐患者保持20秒钟的平静呼吸,再进行第二期扫描,所需时间为20秒。平扫与第二期扫描都采用轴扫的方式,层厚为2.5毫米,电压为120千伏,电流250mAs。

1.3 数据分析与图像处理

把所有扫描结果传送到工作站,利用软件随机作出彩色编码的肿块血流灌注图,对肿块血流的灌注特点进行分析。在主动脉和肿块上划分兴趣区,记录下CT值,并作出肿块的时间-密度分析曲线。主要参数有毛细血管通透值、相对血管容积、灌注值、肿块和主动脉峰值之比、增强峰值、最大增强线性斜率。在工作站对MRI图像进行重建,使用Functool软件,将最大斜率与增强峰值作为参数,对所获取的动态图像进行彩色编码,作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参数为信号强度改变率、增强峰值、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1.4 病理标本的处理

在进行病理标本选材时,肿块位置要尽量和MRI、CT的扫描层面保持一致, 通过CD31免疫组织进行化学染色,采用 Weidner 改进式方法对5个视野内的微血管数进行记录后再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将所有值的平均数做为此病例的MVD。

1.5 统计学分析

将50例肺肿瘤患者的微血管密度分别和动态 CT、MRI的各个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用t进行检验,再分别对50例患者的微血管密度、动态MRI、 CT的各个功能成像的参数平均数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rBV、M/A、PH、动态增强CT成像灌注值都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灌注值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最强,Pm值和微血管密度没有相关性(r =0.31, P >0.05)。E4 、E2、E1、PH、 SS、动态增强 MRI 参数值和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T 和微血管密度间是负相关的关系, 参数SS和微血管密度间的相关性最明显(r=0.869, <0.01)。Tmax、Tprior和微血管密度间没有相关性(r为-0.219和-0.151, P>0.05)。肺肿瘤MRI、CT动态增强表现:分为两种类型:(1)不均匀强化,主要为肿瘤周边强化;(2)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MRI和CT 彩色灌注图能够将肿块不同位置的血流灌注差异直观地展现出来。在少数肺癌病灶里能够发现,中央坏死区和肿块边缘部位周边血流灌注呈现增高趋势。

3.讨论

血管生成为创伤修复、生殖、发育、生长必经的生理过程,一种合适的成像技术能够对肿瘤血管变化进行清晰的反映,MRI、CT动态增强成像有助于对肿瘤血管的特征进行观察,它能够将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提供给肺肿瘤。本研究对 MRI、CT动态增强功能成像的参数和微血管密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除了Pm 以外,各个参数都和微血管密度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灌注值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最高。

CT增强扫描的主要原理是进行静脉注射对比剂之后,小分子碘对比剂在血管内、外进行扩散,并且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能够对组织与血管增强的程度进行观测。CT显示肿瘤血管生成的具体表现为:(1)预后信息的提供,主要提供和肿瘤微血管密度有关的信息。增强扫描时肿瘤的强化程度受肿瘤新生血管的影響,CT值可以较为容易的将此强化程度反映出来。(2)将隐匿恶性病变显示出来,在发现形态学变化之前,CT能够直观的观测到灌注变化。(3)区分良性与恶性肿瘤,如果有较明显与较丰富的灌注,则表明有恶性肿瘤生成。

MRI动态增强分析能够进行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的评价,具体的观测参数有:特异性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对浓度、组织的灌注或血流、血管内皮对水或溶质的通透性、组织血容量等。MRI、CT动态增强技术能够用于检测肿瘤血管参数,如肿瘤代谢、微血管密度、血管通透性、血容量、血流等。MRI、CT成像技术能够对新生血管生长分子特征进行本质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第21卷主题索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12):913-936.

[2]张敏鸣,周华,邹煜.肺癌肿瘤血管生成CT及MR灌注成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3(04):286-290.

[3]陈波,许健,卢光明.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像学评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02):196-202.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
多种医学影像设备联合应用在突发事件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AI医学影像
新时期医学影像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校企联手, 培养稀缺“医学影像高端人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进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