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
2015-10-21袁东胜
袁东胜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有许多的独特。随着市政工程建设和不断扩大规模的项目,要改善传统的封闭式项目施工管理方式、管理系统,施工技术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实施科学的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有效的质量管理,使其适应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6408413.htm
关键词:市政道路;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一 市政工程建筑管理和质量管理现状浅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新模式下常见的建筑、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主要由施工单位自己控制、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仍有一些问题。
(1)缺乏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2)忽视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管理。
(3)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不严。
(4)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效果达不到要求。
二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防治
2.1路基工程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要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此类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在填土中夹杂块状物或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块状物会严重妨碍颗粒问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的效果,一旦有机物腐烂,会造成土体内有空洞,影响路基密实度。
2.1.1 防治措施:
(1)控制回填土的质量,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过湿土及含有机质的土不准使用,及时取出夹杂在土中的大石块状物。
(2)压实前应排除积水,对过湿土要进行技术处理,降低含水量,积水排除有困难时,也要将淤泥清理干净,分层回填并压实。
(3)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来施工,水平分层进行回填并压实,振压时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1米,每接填下一段时,端头要与上一段压过的端头重叠,对于检查井等周围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应用人力夯实。
2.2路面层工程的施工
路面平整度差,出现波浪形,有时路面产生沉降、疲劳性裂缝,路面衔接不平,松散,路面有轮迹,路面泛油,光面均会影响路面的摩擦力,降低抗滑能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2.1防治措施:
(1)要提高基层的平整度,面层的沥清混凝土应采用摊铺配合机械来施工,以保证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对于压实产生的横向微裂,可在终展前经过复展予以消除,也用热的沥青灌缝,对路面开裂,龟裂,可采取刷油发处理,防止渗水使裂缝变大。
(2)可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查,对路面下雨支管槽,可适当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预防路面造成损坏,同时,纵横向部位两边的厚度应力求一致,对乐实不到位的地方,应派人进行找平。
(3)加强沥青混合物料的管理,杜绝不合格材料使用,沥青混合料应使用软化点不低于45C的石油沥青,如果是基层原因引起的,应先处理基层再做面层,如是面层原因引起的,在高温下加热烘烤发软后铲除,然后找补平顺,如是基层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应挖除并作补强后,再修补面层。
2.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水泥砼路面施工中伸缩缝做不好,养护不好,是早期破坏的祸根,水泥砼路面损坏所造成的坑洞、错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易引发交通事故,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年限。混凝土板层浅表面做得不好,会影响表层的耐磨性和抗磨性,板块的裂缝和断裂,破坏了板块的整体性。
2.3.1防治措施:
(1)施工中要选用耐热耐寒性能好、粘结力好、不易脱落的材料,并保持定期养护换料,确保伸缩缝正常使用,当接缝处相邻两板烘起损坏时,应拆除破坏的混凝土板块,重新修筑水泥砼路面。
(2)混凝土板出现裂缝,应随时根据开裂程度,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补修,当裂缝较小,可用环养砂浆修补,当裂缝较大时,沿裂缝凿成v形槽,清洗干净后再用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填满夯实,表面再用热烙铁做平处理。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用水量,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防止离析,混凝土浇筑时,要捣实密实,防止木削、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内,雨季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防雨措施,遇到有大暴雨应暂停施工,正确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天,待混凝土达不到设计强度后方可通行。
三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问题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不但要考虑其承担的城市交通重任,还要考虑到与其他专业的统筹衔接。施工初期要结合城市定位和长远期规划,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热力、电力、燃气、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大幅调整路线、管线布置冲突、道路刚竣丁就破路埋管等影响施工质量现象。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联络,选择最佳施工方案。
3.2要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首先就是那些市政工程的施工中最不好去监督控制的关键部分的管理,就是要进行关键岗位的公开性和平等性的优先的上岗制度,其次就是对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材料的采购方面的质量,一定是所有的工程的参与建设施工管理者来进行监督和审核的。这样能够让采购的材料的过程更加地规范、严格,合理地控制了材料的采购价格与质量。加强企业对合同的重视,避免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单方面的管理得不到监督和控制管理的情况.
3.3堤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
業务水平、综合素质。施工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3.3建立科学合理管理体制
市政道路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于城市的各个经济部门,其运转具有强烈的系统协调性,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高效的市政管理体制是强化市政道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市政道路管理现代化的关键。高效的市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体现责权利相统一、建管养相分离、统筹协调与分级负责相衔接、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相补充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市政管理体制。
3.4重视科学技术在技术与管理上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的组织的过程中,就需要工程的施工建设企业改革传统的人工铺设变为现在的设备摊铺,应用科学技术来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根据市政工程的设计图纸所指定的型号进行施工。在进行中,以前的施工的路面的缝隙一般是由施工企业用沥青来处理的,这样会导致一些小块的石头和细沙会进入到缝隙,使混凝土的版块不可以进行伸缩。这样的质量问题,可以聘请专业技术强的路面缝隙处理的施工队,对路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通过专业的技术的运用,市政的道路工程的建设施工的质量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四 结束语
加强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技术及其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加强对影响市政工程因素的防范措施,对提高项目的全寿命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华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中国西部科技,2009.
[6] 吴惠芳.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河海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