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2015-10-21杨世颖

速读·下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思维

杨世颖

摘 要: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化学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能力;思维;探究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实验要素可为实验探究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途径。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在实验过程中,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围绕演示实验层层设疑,不断深入地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化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优势,让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情境的创设可以活跃学生情绪,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实验中来,特别是一些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实验项目,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可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克服心理障碍,让实验教学取得更佳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性质”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金属的活动顺序,然后提出问题:“将金属钠投放到硫酸铜溶液中能否将其中的‘铜置换出来?”有的学生马上回答:“能。”此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看到“钠”浮在液面上游动,并被不断溶解变小,且生成了蓝色絮状物和大量气体,却没有看到红色的“铜”被析出。这一现象就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形成冲突,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真相的欲望。

三、有效改进实验,增强实验趣味

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缺乏趣味性,且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作为化学教师,要经常思考改进,提高实验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一实验时,我们可以在一个装有石灰石的“U型管”一端,塞上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在另一端加入几滴稀盐酸,再用一根带有灰烬的木条进行检验,发现一端的木条熄灭(生成了二氧化碳),另一端的木条复燃(生成了氧气)。对原实验进行改进后,实验过程用时短,便于操作,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现象明显,具有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合理实施分组,提高实验效率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人员的搭配,让学生组成学习合作小组,自主讨论学习,为每个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能力建立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不仅仅是浏览,而是要在预习的过程中,边看边思考,做好实验提纲,准确把握实验与理论的联系,也可以在课前通过向学生发问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思考,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实验中,教师要做好监督的工作,由于实验的复杂性和陌生性等因素,又加上学生们实践能力的缺乏,学生们做起实验来肯定困难重重,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防止学生因为种种障碍而乱手乱脚,影响实验的效率和成功率。基于以上原因,教师为了防止压制学生的思维拓展,一味地程序化操作,尽量为学生合理分配小组,实验前小组合作预习,了解熟悉实验步骤和引用的理论知识,最好为学生提供实验室的环境学习,通过亲自操作,熟悉实验器材,以便在真正实验时心中有数,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报告,把实验和课本知识相结合,分析实验现象,思考遇到的困难,让实验达到预期的收获,试验过后,教师要做点评总结,根据个人实验情况,给予肯定和指点,指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自己纠正实验中犯的错误,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提高实验的效率,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五、注重联系实践,培养综合能力

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生活难题的能力,做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做到“活学活用”,培养新型的综合素质人才,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化学知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引导学生将视野从课本转移到更广阔的社会中,探索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利用所学的知识尝试着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和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释一下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例如酸雨,学生们通过所学知识知道酸雨是人类社会大量排放SO2气体所致,大量的SO2气体聚集在水凝过程下和水融合形成了亚硫酸,再经过催化氧化最终形成了具有腐蚀危害的硫酸混合物酸雨,这样引导思考的学习方法既可以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又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不知不觉将课本知识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过程中,学生本身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加了社会责任感,实现教学“育人”的目标。

六、结语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探究既可以巩固化学概念、化学定理等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有利于科学思想和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化学综合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極性,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