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教学中的“看”“说”“想”
2015-10-21訾园
訾园
中图分类号:G6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112-01
幼儿绘画是幼儿亲手拿笔在纸上表现的可视形象的过程,表现了幼儿对生活认识感受和情感。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幼儿园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从1——2岁起就表现出绘画的浓厚兴趣,他们喜欢乱涂乱画,看见所画的线条就非常高兴,满足涂鸦的过程。到了幼儿3岁左右,幼儿可以绘画出近似物体的形象,进入形象期,这一阶段幼儿绘画的目的加强了,他们有了初步的图构思,能有意识地画,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按物体的使用区分颜色,这时的幼儿画画表现出其独特性,不善于构思和布局,不会表现非水平线上的物体,忽视物体间的比例及透视关系,对印象深刻的物体或某一部分画得十分突出,情绪性强。
幼儿绘画教学就是要按照幼儿不同绘画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以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美感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所以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幼儿自主主动性又必须重视教师的指导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命题设计来体现,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活动目标。例如:教幼儿学习画圆。小班上学期命题画,各色糖果“五彩泡泡”“草地上的小花”,幼儿随意画圆到学习画一样大小的圆,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表现技能,从教学的内容上,以画单个物体过渡到画多个物体;从命题画到意愿画。如“美丽的花园”“炎热的夏天”等命题。由于贴近幼儿生活,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因此,幼儿在学会单个物体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富有创造性地表现出一定的主题情景。幼儿感知物体最敏感的最有兴趣的是色彩。在绘画中,形体与色彩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形体构成了画面,而色彩给画面于生命。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形体与色彩同步的教学方法,即在启发幼儿如何选用点、线、面构成的画面,表现主题的同时,学习脱离物体的固有颜色,选用五彩的颜色来表达情意。展现在幼儿笔下的“七彩的树叶”“红色的天空”都表达了幼儿对之喜爱的情感。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学选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看”、“说” “想”。
一、看
幼儿使用感官和双手来探索世界的,是通过颜色、声音和形状来认识事物并激发情感的,通过对美好的感受,能培养感官的敏锐、察觉心灵的敏感。
看即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一般观察强一些的孩子绘画水平会高一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养成会看、会观察的习惯。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单个物体的颜色、形状、更要注意引导观察其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其它物体的透视关系。如:引导幼儿观察菊花时,不仅要引导幼儿观察花朵与枝干的大小比例及各菊花间的重叠、遮掩等,从观察活动中,训练幼儿具有一双敏感和不断发现的眼睛。由于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幼儿绘画活动之前仔细的观察,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是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画面内容更丰富多彩。如命题画“大马路”上多了什么?-----在画物体时尽量提供幼儿实物模型,让幼儿在触摸、观察中感知到物体在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形象。
《指南》艺术领域关于引导幼儿感受与欣赏指出:为幼儿提供审美感受的机会、尊重幼儿独特的感受、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
组织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我们经常性地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展让幼儿有机会多感受多体验,增加幼儿美感的经验。组织幼儿欣赏名人名画,挑选一些色彩鲜艳的、形象鲜明、线条清晰明朗、具有形式美的美术作品。如“齐白石小蝌蚪、小昆虫;徐悲鸿的骏马、梵高的向日葵、星夜”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欣赏作品材料。引导幼儿欣赏,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的主动体验过程,帮助幼儿建立了标准,提高了审美情趣。
二、说
活动前说画可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鼓励幼儿在画前大胆地表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画后能解说自己的画,让幼儿逐步了解到一幅好的画与画画前的想象、与画画后的“说”分不开的。这也为他们从无意识的涂鸦阶段过渡到有意识的创作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幼儿的说画还包括了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幼儿想象与创作的萌芽,教师要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可简单用 “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的标准来评价。教师要对充满童趣和创造力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评价活动鼓励幼儿共同参与。让幼儿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欣赏评价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评价能力,产生自我满足感、成功感,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
三、想
艺术是幼儿的游戏,艺术的材料和工具是幼儿的玩具,他们用不玩这些材料和工具时的肢体动作、声音和图形进行想象,表征不在眼前的事物,反映他们的所闻所感,象征性地实现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因此他们感兴趣于过程不在乎结果。在绘画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和表现,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
“说”(语言)是“想”(思维)的外部表现,但本文要讲述的“想”更侧重于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创造的能力,幼儿具有不受常规约束的的丰富的想象力,经过引导就能表现出来。因此,教师给的命题和提问都应具有启发性。例如:主题画“狮子王”,启发提问:“狮子王问什么是大王?”“它住在哪里?吃什么怎么睡觉?它有朋友吗?-----”在意愿画“未来的交通工具”时启发想象,如“你想设计的是哪一种交通工具?它在哪里行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以坐人吗?有多快?”幼儿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产生对绘画的激情、启发思维,幼儿从讨论内容中选择一个主题作为绘画的表现内容,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抒发情感。“想”画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加入绘画活动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将童趣从画笔端流露。
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的“看”“说”“想”正是在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教师与幼儿充分互动的体现,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构思、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绘画表现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