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倒逼改革”: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溯源
2015-10-21赵玉蓉
内容摘要 近代经济思想家把“师夷”与“变法”紧密联系,初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我国近代关于“以开放倒逼改革”经济思想的内涵、主要特征和目标演进,可以为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借鉴:“以开放倒逼改革”需要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开放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持续的作用;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释放市场活力。
关 键 词 以开放倒逼改革 近代经济思想 倒逼式 建构式 并列式
作 者 赵玉蓉,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生。(上海 200041)
“以开放倒逼改革”可谓是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性创造。从建设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新区、加入世贸组织到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历了四次“以开放倒逼改革”式的发展。然而现有“以开放倒逼改革”的相关研究偏重于应用型研究,着眼于阐述和思考国际贸易、金融体系和跨国公司发展等开放型经济发展对改革的推动作用,缺少思想层面的研究与历史观照,且在关于改革与开放的经济思想研究中,鲜有“以开放倒逼改革”的专题性研究等。本文希望另辟蹊径,通过回顾中国近代有关“以开放倒逼改革”经济思想的深化演进,为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经济思想的理论支撑与现实推进的借鉴。
近代经济思想中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
在近代经济思想中,残酷的现实使经济思想家们产生强烈危机感。不同于古代的内部式变法,近代经济思想家开始以开放的思维,把“师夷”与“变法”紧密联系,赋予改革新的内涵。从魏源的《海国图志》、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马建忠和薛福成的改革思想,到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严复的改革变法、谭嗣同的变法维新,再到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不仅蕴含着许多先进的有关对外开放和改革的思想,也初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改革与开放的辩证关系。
1.倒逼式:以开放的外部压力促进内部改革,巩固政权。这部分经济思想认为,改革没有自身内部的动力,需要通过对外开放形成一种外部推动力、倒逼压力,使官僚体制和旧习得以清正,使政权得以巩固。魏源的对外开放思想与其改革思想密切相连,他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1],治理当世必须依据形势变化采取新措施。而当时的官僚集团昏庸自私,毫无理想,“除富贵而外,不知国计民生为何事,除私党而外,不知人才为何物,所陈诸上者,无非肤琐不急之谈,纷饰润色之事……”[2]
只能寄希望于对外开放,通过引进西方技术提升国家军事力量,通过改革来保证政权的稳固。同样深刻认识封建旧习实质的还有严复,他指出封建势力之所以反对变法的原因是由于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国家承平既久,则无论为中为外,举凡一局一令,皆有缘法收利之家。曰法久弊丛,则其中之收利益愈益众,一朝而云国家欲变某法,则必有某与某者所收之利,与之偕亡。尔乃构造百端,出死力以与言变者为难矣。是故其法弥敝,则其变弥不可缓;而亦其变之弥不可缓,则其欲变弥难”[3],“此变法之所以难,而维新之所以多流血也”[4]。
2.建构式:主张以开放引进西方制度体系,建构国内新的经济社会制度。这部分经济思想认为,通过编写纲领、计划以建构起全新的经济社会制度,融合了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思想。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英国由于“法善”而成为“最强之邦”,美国“礼义富足,以其为最”,太平天国必须“立法为准”、“教法兼行”,学习西方富强之国的“邦法”、“技艺”,“兴宝藏”、“興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并提出各种社会经济改革主张。郑观应通过对日本的经验研究,主张学习欧洲的政治经济体制,他认为“考日本效法泰西,从本源上讲求,重教育,设公塾,立宪法,兴实学,士农工商均有专门之学,人才日出,技艺日精,上下相顾,情如一体”[5]。康有为认为,中国变法的目的是“再立堂构”,通过改制立法建立一个宪政制度,坚持主张“全变则强,小变则亡”,要对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各方面进行变革。他在戊戌变法中提出了相当完整的改革纲领,包括“钞法”、“铁路”、“机器轮船”、“开矿”、“铸银”、“邮政”六项富国主张和“务农”、“劝工”、“惠商”、“恤穷”四项养民主张。谭嗣同则以更激进的方式主张“尽变西法”,“铁路、轮船、钱币、枪炮与夫务材、训农、通商、惠工诸大政,固无一步应规仿西法”[6],他坚信,采用西方式政体中国贫穷衰弱局面即可根本改变,“一旦衔勒去,民权兴,得以从容谋议各遂其生”[7]。孙中山提出“废除专制,创造共和”的口号,并以《实业计划》一书,具体而完整地阐述了他关于修建大海港、修建铁路网、整修通航水道、修造公路网、建立农业基地、开采矿藏建设等宏伟计划。
3.并列式:以开放争取和平外部环境,以改革增强国家实力。这部分经济思想主要倾向于开放和改革同步并进,两者并驾齐驱服务于两种不同的目标,认为改革旨在增强国力,开放旨在维护与他国关系,争取和平外部环境。李鸿章的“变法自强”是洋务运动的旗号,认为使国家自强的唯一办法和途径就是“变法”,“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对外“力保和局”,争取一个和平外部环境,赢得变法自强的时间;对内大办洋务,使中国早日进入世界强国之列。1871年他给丁日昌的信中说,“自强之策,当及早变法,勿令后人笑我拙耳”[8]。面对危机和困局,李鸿章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等措施,兴办新式民用工业、引进和仿造“制器之器”,真正把师夷长技付诸实践,取得现实成效。
上述关于开放与改革辩证关系的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倒逼式的经济思想,把开放作为一种外部压力推进改革,希望通过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引进西方的资金人才,建立与国外常态化的通商关系,从而冲击改变国内官僚体制腐化堕落的局面。建构式的经济思想,把改革置于一个较为宏大的改革或变法革新基础上,设定完整的发展蓝图,试图放弃中国既有的政治体制而全盘学习西方的政治架构和体制,但是缺乏现实支撑,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背景下难以得到推进。并列式的经济思想,把开放与改革列为两种路径,开放仅一味朝着提高军事能力的方向,未能注意到开放与改革之间形成的整体合力,与体制改革的相关性不强。总体而言,开放与改革辩证关系的三种模式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基本都意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开放来实现国家的强盛。
近代“以开放倒逼改革”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
主张开放倒逼改革的“倒逼式”经济思想,其实已经认识到了开放与改革的必然联系,并且把开放对改革的促进作用理解得较为透彻。
1.承认本国落后,以中西方发展“落差”作为动力。区别于古代“炫耀式”的对外开放,近代思想家有了对外开放的主动性,认识到与西方国家在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落差,以此鞭策国家主动学习西方,融入世界发展大势。林则徐意识到中国军舰、枪炮的落后,提出“制炮必求其利,造舰必求极坚”[9]“开眼看世界”的先进理念。在林则徐的影响下,魏源力主对外开放,通过《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俗人情、科学文化、经济制度等,使国人转变观念,涌起了解外部世界的思潮。魏源极力鼓吹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诉之为“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令不行于海外,国非羸,令不行于境内之谓羸。故先王不患财而唯亟人才,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官无不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10]。内政改革不进行,对外开放则不能有效实现。之后,薛福成称“当此万国相通之世”[11]、陈炽称泰西诸国“挟其新器新发,长驱以入中国,中国弗能禁也”[12],康有為痛心于闭关自守使清政府被欺压赔款,认为“非日本之胜我也,乃吾闭关之自败”, “方今万国交通,政俗学艺,日月互校,优胜劣败,淘汰随之”[13],中国必须变法革新,“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14],与世界开放潮流融为一体……这些均表明近代思想家对世界相通、各国紧密联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关注。
2.摒弃闭关锁国,以自由贸易为起点开启对外往来。在中国近代重商思潮形成和流行的过程中,不乏有许多对自由经济、自由贸易的推崇者。林则徐批判了把有限的中外贸易视为对“蛮夷”的恩赐、把断绝通商作为对“蛮夷”的惩罚的传统思想,认为西方各国以贸易立国,中国与之维持友好通商关系必然且互利。魏源把对外贸易看作师夷长技的途径,主张开展正常的对外贸易,“其有洋船、洋炮、火箭、火药愿售者听,不惟以货易货,而且以货易船、易火器,准以艘械火药抵茶叶湖丝之税”[15]。洪仁玕主张实行通商政策,认为闭关自守只能造成“全体闭塞,血脉不通”[16]。王韬称,“贸易之道广矣哉,通有无,权缓急,征贵贱,辨远近,其利至于无穷”[17]。严复的自由经济思想较为完整,他批评当时的闭关锁国政策,认为“不知使货出于地而莫与之通,虽国家筹甚巨之款,以备车牛借子种置屋庐于民,民今为之,不二三稔,其委而去之,又自若也”[18]。他翻译亚当·斯密著作《原富》,认为英国之所以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则守自由商政(自由贸易)之效也”[19],中国的重商主义“保商权,塞漏厄之说,无所是而全非”[20]。谭嗣同宣称“仁以通为第一义”,把“通”分为: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其中,中外通的主要思想就是要求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故通商者,相仁之道也,两利之道也,客故利,主尤利也”[21]。梁启超指出,“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所藉以自存也”[22]。
3.引进外资外才,以对外开放实现强国目的。晚清思想家的觉醒,使“睁眼看世界”的对外开放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提升至制度、思想层面,把学习西方及赶超战略融于对西方技术、人才、资金、理念、制度的全方位借鉴运用。魏源极力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技术增强军事力量,“欲制夷患,必筹夷情”[23],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24],建议设厂制造,“请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聘请法国、美国各来头目一二人,分别带来工匠,在厂内帮助中国制造船炮。同时选广东、福建“巧匠精兵以习之,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25]。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批评洋务运动,认为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26],中国只有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方式,才能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今欲急求发达,则不得不持开放主义,利用外资,利用外人,皆急求发达我国之故,不得不然者”[27]。
近代“以开放倒逼改革”经济思想的目标演进
近代关于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思想,其方式路径各有不同,但其最终目标终是强国、富国以及富民。
1.强国。近代最初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希望通过对外开放,追求军事力量的强国。如魏源指出西方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其强大的商业支撑军事发展,“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曾国藩提出“师夷智以造炮制船”[28],并强调购买“制器之器”,“究不明夫用器与利器之所以然”[29]。左宗棠则把造船作为中国“自强要着”[30],认为“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技以制之”[31]。李鸿章强调“变法自强”,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建立北洋海军,把变法自强付诸实践。
2.富国。从强国到富国的演进,涵盖更多的是从经济思想的角度,追求国家产业的发展,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和国家的富裕。19世纪70年代后,李鸿章又提出“富强相因”论,主张国家的富和强互为条件、不可分离。王韬把兴利放在首要位置,提出“中国地大物博,于地球四大洲中最为富强,特当轴者不能自握利权,自浚利源,而亟为之兴利焉耳”[32],“商为国本”,希望通过对外通商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马建忠宣称“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33]。郑观应敏锐地觉察出西方列强的强大在于“兵战”和“商战”,而商战更为重要,“西人以商为战,士农工为商助也,公使为商遣也,领事为商立也,兵船为商置也。国家不惜巨资备加保护商务者,非但有益民生,且能为国拓土开疆也”[34]。梁启超提出以工立国主张,强调实行大工业改造,中国经济的发展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3.富民。在近代以富国强国为使命的主张下,能够从富民角度来思考变法维新的思想并不多见,但在其中也不乏一些强国与富民相结合的经济思想。李鸿章提出过“富在民生”,“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35]。冯桂芬把开矿作为裕国的一项重要措施,主张在经营方式上,允许并鼓励私人开采以藏富于民,“开矿非利其税,即经费之外,全以予民,不失为藏富之道”[36]。薛福成指出,西方国家的工厂每家“能养贫民数千人,或数万人”[37],中国要解决人满而贫的问题,也只有建立机器工业。而孙中山则站在民主民生的立场上,要求对外开放、振兴中华,“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38],“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39]。
近代以开放倒逼改革的经济思想,无论是强国、富国或是富民的目标,都是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希望通过国家的强盛来维护国家的利益,以富国强国的实力来增进民众的整体福祉,在他们看来,养民问题将会自然而然地在富国进程中得到解决。是故,最为典型的整体主义思路正如孙中山所说,“准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即为国有;国为民国,国有何异于民有!国家以所生之利,举便民之事,我民即共享其利”[40]。
“以开放倒逼改革”之于当下改革开放的启示
近代的对外开放与改革之间始终处于一种持续的紧张关系,开放的外部条件有了改变,内部经济体制却没有及时变迁,使得开放与经济改革在很多方面不能保持步调的匹配,在没有适度体制变革的支撑下,开放未能促使经济发展产生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1.“以开放倒逼改革”需要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近代有关“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思潮都是在连续不断的战争冲击下而形成,这就使得这些思想有局限性:一是缺乏长期发展思路。在接连不断的战争状态下,各类经济思想的主张都是在共同抗敌的应急情况下产生,有强国、富国共同愿望,但偏重于进行整体性防御安全,缺少对经济如何发展的长期考量。二是缺少制度延续性。接连不断的政权交叠使得制度延续性缺乏,即使战争后实现了革命成功、政权转变的目的,其最终结果也是不可预期的。在不能确保获得长期利益的状态下,官僚资本、民间资本、民族企业家的行为都是短期行为。三是经济社会平衡被打破。当外资在近代大量输入中国时,“最少数之极富阶级,全属外国人,而吾国民则属于最大多数之极贫阶级”。外商控制市场,中国“既无商会,不能相联”,而“西商厘窥而情实,阴持短长,任意涨落,故延时日以老我师”[41],各类利益集团、企业、行业协会的博弈规则被强势改变。
2.开放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持续的作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的根本在于制度变迁,若把改革或变法维新称为制度变迁,则对外开放是一种外部变量。当对外开放与国内制度安排、制度变迁达成某种程度的倒逼、促进关系,并建立或健全与对外开放相配套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就能打破国内的既得利益格局,形成新的竞争机制和利益格局,促进制度变革,实现经济增长。如果仅仅实行对外开放而不对国家体制作出相应改革,经济增长则是未知数。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中国清政府的戊戌变法形成鲜明对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重主朝政的明治天皇在开放条件下锐意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打破僵化体制,实现维新改革,使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相比而言,中国近代的改革断断续续,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是没有制度变迁上的支撑,对经济有所冲击却无长远效应。
3.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释放市场活力。近代“以开放倒逼改革”的主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政府始终是主角,各类企业和企业家的作用未能凸显,制度变迁的方向只是政府形塑的管制方向,对于发挥个体和经济组织的激励性不强,没有释放市场的活力。梁启超指出,“我国方今为列强竞争之目的物,终已不克闭关自守,而有安能人自为战?故所望于强有力之政府者,對内所关犹小,而对外所关乃巨也”。在此判断基础上,近代经济思想家大多主张国家干涉主义,“干涉论者,以国家主义为其基础者也”,“然以今后大势之所趋,则干涉论必占最后之全胜,盖无疑矣”[42]!洋务运动后兴起的工业发展多以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为主,商业行会与政府官员之间利益共容,压榨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空间,导致市场活力难以被激发。
以史为镜,我国在1978年坚定地选择对外开放、融入开放的世界,坚持和平发展两大主题,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通过引进技术与引进外资产生“溢出效应”,激发市场活力,倒逼相应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之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更要借鉴近代“以开放倒逼改革”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
参考文献:
[1]魏源.筹鹾篇.魏源集(下册). 北京:中华书局, 1976: 432.
[2]魏源.默觚·治篇十一.魏源集(上册). 北京:中华书局,1983:61.
[3]严复.上皇帝万言书.郑振铎.晚清文选.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26.
[4][18][19][20]严复.原富.严译名著译丛之二《原富》. 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4、392、119、478.
[5]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自序.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833.
[6]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237.
[7][8][16][24][25][28][29][34][35][36]转引自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续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9、158、57、35、35、142、143、211、164、115.
[9]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郑振铎.晚清文选.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
[10]魏源集. 北京:中华书局, 1983:166-167.
[11]薛福成.英吉利用商务辟荒地说.薛福成选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97.
[12]陈炽.续富国策·自叙篇.陈炽集. 北京:中华书局1997:148.
[13]康有为.请厉工艺奖创新折.汤志钧.康有为政论(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289.
[14]姜义华、吴根樑.康有为全集(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47-567.
[15]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魏源集(上册). 北京:中华书局,1976:187.
[17][32]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0:299、45.
[21]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51:44.
[22]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梁启超全集(第一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16.
[23]魏源.海国图志·叙.魏源集(上册). 北京:中华书局,1976:207.
[26]孙中山全集(第1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1:8.
[27]孙中山全集(第2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2:340.
[30]左宗棠.复陈福建轮船局务不可停止折.左宗棠全集奏稿卷四十一(第8册). 上海:上海书店,1986:630.
[31]左宗棠.拟购机器雇洋匠試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左宗棠全集(第4册). 上海:上海书店,1986:2851、2844.
[33]马建忠.富民说.适可斋记言. 北京:中华书局,1960:1.
[37]薛福成.用机器殖财养民说. 薛福成选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20.
[38][39]孙中山全集(第9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6: 355、410.
[40]孙中山全集(第2卷). 北京:中华书局,1982:521.
[41]梁启超全集.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19.
[42]梁启超全集(第三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867-1868.
编辑 李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