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2015-10-21刘永斌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异位症腹膜异位

刘永斌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4岁,未婚,主因“反复经期咯血伴胸闷、咳嗽1年余”入院。患者近1年以来,反复出现经期咯血症状,于月经第2~3天开始咯血,色鲜红,每天2~3次,量约10~20ml,常伴有阵发性咳嗽及胸闷,曾给予抗炎、止血及中药治疗,效果欠理想,经期结束后,症状自然缓解,患者咯血、咳嗽、胸闷症状与月经周期有关。月经史:14Y(4~5)D/30D,量中,色红,有痛经史,孕2产0,人工流产2次。患者既往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史,行全身及专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妇科B超:子宫及双附件区均未见异常。痰涂片镜下找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2]。胸部摄片示:右中肺野内带见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CT平扫示:右肺中叶支气管阻塞,其外侧见大小约0.5cm×0.8cm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25HU,边界清楚,右肺中叶过度充气,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入院后给予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至月经结束5天后,咯血等症状完全消失,遂出院,出院1周后复查CT:右肺中叶支气管壁见一小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右肺中叶透光度恢复正常。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考虑为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出院后隨访,于外院行纤支镜检查治疗,取活检病理检查可见子宫内膜样组织,确诊为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予抗炎、激素抑制治疗,未再出现咯血等症状。

2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顾名思义就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分出现、生长、浸润,随着女性激素周期改变而引起的周期性脱落及修复,继而表现为反复出血,可形成结节及包块,亦可引起疼痛和不孕等。内异症多见于生育期妇女,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其特殊的外观,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到病变,并取得活体标本病理的检查。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发生率约10%~15%,而不孕症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生率约30%~60%;其特点为:①疾病的严重性与体征及症状不成比例;②病变广泛、形态多样;③极具浸润性,继而形成广泛而严重的粘连,有为良性病变、恶性表现的特点;④具有激素依赖性,易于复发。异位内膜组织可以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根据临床侵犯部位可分为卵巢型内异症、深部浸润型内异症、腹膜型内异症、其他部分的内异症四种临床病理类型。病变常累及盆腔内,主要以卵巢和宫骶韧带居多,同时也可出现在子宫、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直肠膈、腹膜脏层等部位,更罕见的也可出现在如输尿管、肺、膀胱、脐、肾、胸膜、乳腺、手臂、大腿等身体的其他部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理尚未完全清楚,但目前,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以下几种说法:一是种植学说,①经血逆流:月经血经输卵管倒流,引起子宫内膜碎片异位播散而种植于盆腔组织及其他脏器;②医源性种植:是指直接将子宫内膜带至腹壁手术切口、或宫颈、阴道、会阴伤口等处,是医源性种植。如剖腹取胎术后可见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分娩后会阴切开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等;③淋巴及静脉播散:是指子宫内膜碎屑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至远离盆腔的器官如腹膜后淋巴结、输尿管、肺、胸膜、大腿、手、臀、淋巴结等组织。二是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女性生殖系统上皮、卵巢生殖上皮及盆腔腹膜均起源于体腔上皮,当受到炎症、创伤、雌激素过高等因素的影响时,可使体腔上皮化生而成子宫内膜样组织,8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卵巢,与卵巢生发上皮的化生潜能有关。但目前很多学者认为腹膜刺激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果而不是因,而且腹膜刺激都发生在异位灶以外的部位。三是诱导学说,诱导形成内异症的理论认为,种植的内膜释放某种未知物质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组织,该学说实际上是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的延伸。四是遗传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内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是无家族史者的7倍,可能是多基因及多遗传因素的影响。五是免疫因素,曾报道有些免疫疾病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清除盆腔活性子宫内膜细胞能力减低,从而导致内异症的发生发展。六是炎症,有证据表明内异症与亚临床腹膜炎症有关,表现在患者的腹腔液中白细特别是巨噬细胞、细胞分裂活动、生长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物质均增加[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进行性病变,早期症状隐匿。当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异位到支气管粘膜并继续生长、浸润、周期性的反复出血的情况为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发病具有规律性、周期性,每次月经来潮时发病,出现咯血等症状,经期结束后,症状自行缓解。本例病例中该者反复出现经期咯血就是本例病史较为典型的症状,对于育龄妇女,如果出现反复经期、周期性咯血等症状,而又排除特发性疾病病史,应注意该种疾病,要与肺部及支气管其他疾病相鉴别。因此对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应仔细询问病史,临床表现及其月经周期的关系,了解发病特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随访检查。可进一步行纤支镜检查治疗,最终术后病检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8-377.

[2]田增华.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J].2007,4(5).

猜你喜欢

异位症腹膜异位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样引起的?
国内首个腹膜假黏液瘤治疗规范发布
常跷二郎腿,易患子宫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子生物学诊断的完善
人类的内脏是简单堆在肚子里的吗?
重复异位妊娠30例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2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