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急救期间的护理对策

2015-10-21王慧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急诊科

王慧

【摘 要】目的:通过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急救期间的护理对策,对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期间的抢救护理技术加以改良。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关注急诊科护士采取急救护理措施的步骤、过程和重要意义。结果:120例患者中除6例重度肢体外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在转送至ICU及其他有关科室后加以护理,身体好转并出院,急诊抢救成功率为93.3%。结论:在急诊科急救期间,及时并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对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急诊科;严重创伤;护理a

患者创伤原因一般多为车祸、烧伤、触电等,临床表现为体表出血量大、难以止血或内出血严重,且致死率较高[1]。患者的存活率和抢救成功率与严重创伤患者入院时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较大关系。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多种优化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案的探索,对本院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行综合性鉴定,以便为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期间的护理措施的改善做出贡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到有关资料共120例,男73例,女47例,均为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当地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患者年龄分布于15~73岁,平均年龄(43.5±6.4)岁。资料中所有伤患均在12min~1.3h内获得救治,就诊时有心跳暂停、呼吸停止14例,另有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

1.2 创伤部位及原因

创伤原因:交通事故60例,尖锐器具刺伤23例,爆破伤12例,其他25例。创伤部位:颅脑43例,运动系统32例,胸部27例,腹部13例,其他8例。120例中抢救脱险107例(89.2%),死亡13例,急诊抢救室死亡4例,院前已死亡3例,6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

1.3 急救护理措施

1.3.1 判断伤情准确迅速 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在抢救前,首先要迅速判断创伤部位、伤势、出血量、患者意识等。及时与患者或陪同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伤者致伤原因和有关病史,把握抢救重点,保证一次性施治至正确部位。抢救时,一般按照科学的ABBCS法,其中对气道有无堵塞及是否开放、脉搏血压、呼吸动度和频率、体表主要出血部位、末梢循环及患者意识情况反应状态重点关注[2]。

1.3.2 执行各项抢救程序准确 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为1小时,应该对患者“先救命后治疗”,争分夺秒,准确实施每一项急救程序。因抢救期间严重创伤患者最容易因窒息死亡,所以救治期间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护士首先要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异物,保证呼吸顺畅,必要时采取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措施使其吸入氧气,呼吸机随时待命。另外,休克不仅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伤后6~8小时的抢救重点。此时应建立2~3条通畅的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保证大量输液、输血的运行通畅。资料中,120例患者均建立了静脉通道,并及时给予了补液[3]。若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出血,应尽快施以加压包扎,填塞,钳扎等止血措施以防大量失血加深患者的休克。针对多种创伤原因如中毒、各种大出血、电击伤、休克等建立十多种抢救程序,一旦遇到该种病情能及时准确实施措施。

1.3.3 协调各科室工作,随时准备手术 为了保证抢救时间,护理人员要有预见性地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相关的工作,使其他专业人员尽快处理患者,使急诊科真正地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危重创伤患者的手术率79.35%,在抢救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如配血、备皮、皮试、插胃管等,并快速聯系手术室,及时开始手术。

1.3.4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及时调整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心理焦虑、绝望、悲观、恐惧等情绪,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

2 结果

通过及时、准确、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改善,120例患者中除6例重度肢体外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在转送至ICU及其他有关科室后加以护理,身体好转并出院,急诊抢救成功率为93.3%。

3 讨论

严重创伤患者具有多重致病因素的机体代偿失调综合征,如果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注重医护人员急救护理技术的熟练性、规范性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严重创伤患者中有20%因未能及时得到现场有效准确的救治而死亡[4]。急诊科医护人员在严重创伤的急救中,应遵循“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收治患者后应迅速且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准确判断病患伤势并进行恰当的救护。急诊科急救护理是对严重床上治疗的开始,也是抢救极为重要的环节。缩短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为前提,尽可能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患者治疗后后遗症的发生率,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5]。在收治病患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情况及时处理,时刻保持沉着的工作态度,协调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救治期间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鼻腔异物,必要时采取吸痰、插管、切割气管吸氧的处理,避免因窒息引起的患者死亡情况。另外,尽快处理患者伤口,及时记录以便于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出患者的病情状态[6],随时准备科室的转运,统一协调,及时进行抢救,保持患者血液循环通畅等。本文各项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除救治之前已经死亡病患基本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并获得改善,身体逐渐好转并出院,患者的急诊成功率为93.3%。

综上所述,规范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科急救期间的护理对策,对于提高严重创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会文.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0, 7:2385-2386.

[2]寇贺荣.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9:86,88.

[3]刘超夫.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与效果分析[A].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十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3,3.

猜你喜欢

急诊科
急诊科规培教学的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内容与方法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某院急诊科疼痛药物使用分析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科滞留时间超过4h以上患者的临床分析
急诊科建设要高举患者利益至上的大旗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急诊科平战两用负压病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