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措施研究

2015-10-21孔娟尉喜燕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护理措施

孔娟 尉喜燕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后,对感染患者实施干预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并发肺部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7.8%,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 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19-02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大多是病情处于危重情况的患者,患者病情严重,而且身体机能功能明显减弱,还会伴随多种器官功能障碍,易并发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肺部感染并发机率较大[1]。在重症监护室内,患者若并发肺部感染,就会出现较为严重后果,有时还会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2]。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并发肺部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并发肺部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45.2±4.6)岁;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44.5±4.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用药护理、抗感染护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气管护理:护理人员要将患者创口周围清理干净,保持创口周围的干燥,伤口周围若有组织渗液的渗出,一定要及时检测创口,分析是否发生感染,未感染就要为患者更换纱布,如有感染要及时上报医生处理,避免患者感染恶化。器官插内管套的患者,要做好内管套插入前清洗与消毒[3]。

口腔护理:重症监护室患者多处在昏迷的状态,不能由食道正常进食,所以,患者唾液分泌少,使口腔功能退化,细菌数量增高。所以,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口腔清洁,防止出现吸入性肺炎。患者人体情况不同,口腔环境也不同,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口腔清洁工具、清洁液,可以选择的清洁液包括2%碳酸氢钠溶液或1%双氧水等。

吸痰护理:有些患者需要行吸痰护理,在护理前要清洁好吸痰管,保证吸痰管处于无菌状态,护理人员实施吸痰护理 前要做好双手的清洁。为患者进行吸痰时,使用吸痰管以前要保持负压状态(≤50mmHg, 1mmHg =0.133kPa),插入到末端后,将负压关闭,再插入吸痰管,如果吸痰管对患者刺激过大,使患者出现咳嗽,就要将负压打开,左右旋转[4]。

消毒护理:重症监护室内要保持纯净而新鲜的空气,做好地面清洁工作,以消毒剂对地面及病房内物体做灭菌和擦洗,尤其对患者可以直接接触到物体,例如:病床、枕套等做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和更换。保持重症监护室内温度与湿度,护理人员与医生进入重症监护室前要做好消毒与灭菌,避免病毒与细菌传播。

1.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我国护理相关标准,本次研究两组护理效果分成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肺部感染彻底消失;有效:患者肺部感染基本消毒或 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未见好转,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7.8%,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 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n/%)

组别 例数(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5 28 15 2 95.6

对照组 45 19 16 10 77.8

卡方值 6.1538

P值 0.013

3 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主要的因素是排 痰不畅、误吸,造成患者咳嗽,使呼吸道的分泌物难以排出,患者消化道出现功能障碍,未实施有针对性护理造成患者胃内容物的返流,引发吸入性肺炎。而且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长期卧床,导致肺活量降低,很难排出分泌物,容易出现坠积性的肺炎。患者年龄过大,长期处于负氮平衡的状态下,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易受到感染。侵入性操作,也会造成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使呼吸道屏障能力受到影响。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頻繁,护理人员若未严格无菌操作,就会增大感染几率。患者气管切开或插管若操作不当,也会使患者呼吸道受到损伤,引起肺部感染。

由此可见,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因素既有患者因素,也有环境因素、人为等因素,所以,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时,一定要根据以上原因,给予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才会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在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给予有效处理,才能利于患者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77.8%,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 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报道一致[5]。总之,应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2):934-936.

[2]曹正玲,张丽珺.18例老年卧床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192-193.

[3]马丽萍.重症监护室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6(8):16.

[4]赵玉燕.探讨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10,37(8):826.

[5]高妍麟.重症监控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J].大家健康,2014,8(8):279.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护理措施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