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情况

2015-10-21朱俊维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2期

朱俊维

【摘要】目的:探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50例为实验组,剩余50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8.5-13.4天,平均(10.8±0.7)天,而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10.1-22.6天,平均(14.2±3.3)天,由此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由于对照组,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的显效率为8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84%,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进行积极分析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的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情况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17-01

切口脂肪液化在妇产科腹部手术中属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患者的手术切口或皮下有较多的渗液,敷料上有黄色渗液等,是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患者伤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患者本身脂肪含量较高从而较易发生脂肪液化,另一类则是由于高频电刀使用不当,切口暴露时间长,手术中止血不彻底等造成的。一旦在术后发生脂肪液化,就增加了伤口的感染几率,影响了伤口的恢复效果。近年来随着妇产科手术的增加和肥胖人数的增多,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概率也逐渐增高,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为刚好研究伤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我院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50例为实验组,剩余5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1----32岁左右,平均年龄为(25.3±7.6)岁,其中,27例患者行剖宫产术,12例患者为子宫切除,5例患者为附件切除,6例患者为输卵管切除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3----35岁左右,平均年龄为(23.2±8.5)岁,其中,26例患者行剖宫产术,13例患者为子宫切除,7例患者为附件切除,4例患者为输卵管切除。经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是由于皮下脂肪含量较多,高频电刀使用不当,术中暴露切口时间过长等原因引起。所有患者手术切口边缘均无红肿发热等不良反应。同时在渗出液的镜检中可以看到脂肪滴和红细胞等。两组产妇在其他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如身体状况,年龄,孕周,产次,体重,疾病史等方面均无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入组前均无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发生[1]。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对切口的渗液进行每日1-2次的引流并挤压,挤压完后使用高渗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使用10层无菌纱布进行覆盖。然后将大黄和芒硝粉按照2:1的比例放置于棉布袋中,并将其放置在无菌纱布上进行外敷治疗。每日三次换药,换药时注意用酒精进行消毒。在治疗时还需服用抗生素防止患者感染。对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引流,之后采用无菌纱布将伤口覆盖后使用红光进行照射,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在治疗时同样需要服用抗生素防止患者感染[2]。

1.3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主要对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和伤口愈合状况进行判定。若患者在治疗5天后切口愈合情况达到甲级标准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在治疗5天后切口愈合情况良好,但仍需要进行治疗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在治疗5天后切口愈合情况较差且仍有黄色渗出物则判定为无效[3]。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除治疗方法不同外,其余临床资料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由Excel及SPSS13.0两个软件加以统计、处理以及分析所出现的数据均以“x”的形式加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8.5-13.4天,平均(10.8±0.7)天,而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10.1-22.6天,平均(14.2±3.3)天,由此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由于对照组,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的显效率为8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84%,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在妇产科手术中属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主要是由于患者本身的肥胖,糖尿病,高频电刀使用不当,妊娠期水肿等因素有关[4]。切口脂肪液化通常发生在术后的2到8天,早期主要表现为切口敷料湿透,同时有浑浊溶液渗出。在处理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常规方法为采用75%的乙醇进行消毒后使用大黄,芒硝等进行联合使用[5]。但这种方法疗程较长,同时治疗效果也不是很明显。而在本次的试验中采用了红光的治疗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治疗中,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8.5-13.4天,平均(10.8±0.7)天,而对照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为10.1-22.6天,平均(14.2±3.3)天,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少用3.4天,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的显效率为8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84%,二者同样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情况可以得知,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红光治疗可以明显缩短切口的愈合时间,同时也可以显著提高伤口的愈合效果。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做好预防妇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红光治疗在临床中的引用,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白才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1)

[2]张 勇.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

[3]白才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1)

[4]边文平.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5)

[5]付琼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