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尝试

2015-10-21刘周

关键词:学困生家长数学

刘周

数学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可以用来培养人的品质,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内在因素,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进程,它不仅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还是发展学生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过程,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一轮课改浪潮不断深化的今天,在初中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普遍受到重视,数学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数学学困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增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状制约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也有悖于新课标的精神。针对这种现状,我通过对我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部分数学学困生进行问卷调查,寻求造成数学学习困难的部分成因,现在我就结合一些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形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数学作为一门学生的必修课,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很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很多学生都觉得困难,这到底有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呢?根据我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数学知识本身的难

从学科自身考虑,与小学数学教材相比,初中教材难度较大,知识点较多,相对小学数学,初中数学知识较抽象、系统性、逻辑性较强,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在学习数学的某一部分的时候,学生没有学好,那么在学到后面相关章节的时候,学生就觉得学起吃力。这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一旦学生产生不想学的念头,上课就不会认真,从而越学越觉得难学,到了一定时候,就真的想学也难。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做到:1、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要抓住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其兴趣所在,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想学、肯学、爱学、乐于接受知识,从而到达转化的目的。特别要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施进行教学,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2、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教师多创造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风采,彻底改变学困生作为陪读者或局外人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分类管理,分层次要求,让学困生都有所获,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树立各有所用的意识。

第二:家庭或家庭教育的失误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现在留守的孩子越来越多,由于父母或在外经商,或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学习中的事。他们除了管好孩子的吃穿住行,给与他们较好的物质生活外很难和孩子交流,家庭教育不容乐观。这对心理、思想都处在叛逆期的初中生也是一种造成不想学习的原因,这些家庭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父母都对自己的一切不闻不问。因此,学习也懒懒散散的,最终成为学困生。另外,由于农村家长文化素质不高,部分家长或隔代监护人溺爱子孙,对其言听计从、放任自流;部分家长的管教方法简单粗暴,习惯于用怒吼和巴掌解决问题。还有家长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没有自己的事了,完全不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当然,也有家长是太关心孩子了,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望子成龙”心切,以至于“逼子成龙”,对孩子的压力太大,让孩子感到自己无论如何都达不到目标,从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以至自暴自弃,无心向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取赢得家长的支持,促进学困生的进一步转化。

我们可以利用开家长会、家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传授教育子女的一些正确方法,使家长关心并重视子女的成长,多与子女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同时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共同担负起督促和引导的责任,真正做到齐抓共管,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来自于学生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因

主要是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习惯等的原因,如在思想上缺乏强烈的进取心、进取精神,不求上进,没有远大奋斗目标和理想抱负,没有支持学生努力学习的持久精神动力,一遇到困难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解决问题的信心、耐心和毅力;初中数学难度逐渐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下面是我尝试着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具体方法与步骤。

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先把脉

对于每个学困生数学学起来困难,都有其原因。教师首先得调查分析每个学困生为什么成为了学困生。应该先从教师自身身上找原因,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其次,在学生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或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等造成的。找学生谈话,通过谈话,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情况。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调研工作的内容有: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和谈话时机及场合等。

第二:制定转化方案

对于每一个学困生,找到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后,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转化方案。比如,由于家庭原因中父母太忙或在外打工对孩子关心不够而造成的学困生,首先应该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多抽时间关心孩子,并随时提醒,让他们把关心孩子变成一种习惯。另外,作为老师应该尽量抽时间找学生谈心,多关心学生,以弥补学生缺失的家庭关怀。所以,评价学习方法的单一性也是促使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原因,因此,采取多层次的评价方式也有利于转化学困生。

第三:实施转化的方式

数学老师一个人要转化好班上的学困生,可能效果、时间上不是那么理想。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上的同学、其它科任教师、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等。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困生,可以让数学学得好的同学与其结成对子,让好生教劣生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好生帮助其学习,这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有助于搞好同学关系,当然,也离不开正确的方法、适合的计划以及及时准确的反馈矫正。而对于那些因为家庭原因,在思想上对学习认识不够的,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的学困生,可以让他较喜欢的老师做他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知识不仅要有深度,还应该有广度,学习应该全面发展。对于学习不够自覺,没有明确学习目标、贪玩或者自控能力差的,一方面老师要鼓励其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也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用真心、用爱心、用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困生,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甚至,我有时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变成一种学生很愿意做的事呢?学习是一种成长,它比学生身体的成长更持久,更有意义。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学习并快乐着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那么,学困生的问题将不会存在,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

[2]刘京海主编:《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3]李济明,《家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北京教育》,北京教育杂志社出版,2003年第1-2期总第302期

[4]李洪元,《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

[5]孙云晓著:《教育的秘决是真爱》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秦峰中学)

猜你喜欢

学困生家长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家长错了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长请吃药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犯错误找家长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