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肌桥近端狭窄的临床分析
2015-10-21张家禧段飞
张家禧 段飞
【摘要】目的:探讨冠脉肌桥近端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其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2203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肌桥伴近端狭窄患者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220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心肌桥患者244例,以冠脉肌桥近端狭窄为因变量,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OR 0.296,95%CI0.119~0.736,P<0.05)外其他危险因素与冠脉肌桥近端狭窄无相关。结论:性别是冠脉肌桥近端发生狭窄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心肌桥;近端狭窄;壁冠状动脉;冠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04-01
心肌桥,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行走于心外膜下,当其某一段行走于心肌纤维中,该心肌纤维束被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心肌桥下行走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近数十年很多研究人员针对MB就其临床表现、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基础、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MB在人们眼中早已不再是普普通通的良性解剖变异,本研究旨在探讨冠脉肌桥近端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其有关影响因素。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22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确诊心肌桥患者244例,其中女性86例,年龄39~78(58.52±6.946)岁,男性158 例,年龄29~59(54.22±10.338)岁。
2.2. 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及结果评定:采用Judkin法[1]:对左侧冠状动脉,多采用右前斜30°+足位30°、左前斜45°+足位30°、后前位+足位30°、后前位+头位30°、右前斜30°+头位30°、左前斜45°+头位30°。对右侧冠状动脉,常规采用左前斜位50°、右前斜位30°、后前位+头位30°3个投影位置。造影结果由2名高年资医师进行评定。
2.3. 统计方法
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进行χ2检验,将可能与冠脉肌桥近端狭窄有关的危险因素做Logistic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在220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MB患者244例,检出率11.07%。其中女性86例,平均年龄58.52±6.946 岁,男性158 例,平均年龄54.22±10.338 岁。在244例MB患者中,共检出心肌桥245处,其中单处肌桥243例,均发生于前降支,包括近段7例,中段204例,远段32例。双肌桥1例,发生于前降支中段、第一对角支中段。 将MB患者是否伴有近端冠状动脉狭窄作为因变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MB患者是否伴有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4 讨论
心肌桥,先天性解剖异常,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Reyman等人1737年在尸检中第一次认识到心肌桥,Crainicianu1922年提出心肌桥的概念,Postman和Lwig等1960年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进行了描述。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解剖变异,男性多于女性,黄种人、非洲裔美国人较白种人高发,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以左前降支中段好发,本研究244例心肌桥患者中共检出心肌桥245处,其中单处肌桥243例,均发生于前降支,包括近段7例,中段204例,远段32例。双肌桥1例,发生于前降支中段、第一对角支中段。与有关报道相符[2,3]。早期研究人员认为MB是一种良性的解剖变异,MB不仅对冠状动脉具有支持和固定作用,而且能够通过MB增加冠状动脉内的局部压力,发挥“心肌瓣膜”作用以提高心肌血供情况。最重要对MB远端的冠状动脉具有一定“保护”作用。随着人们对MB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内超声的普及,通过多种手段对冠状动脉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发现MB并不仅仅是一个收缩期的表现,严重时可持续至心动周期的舒张早期和舒张中期。Schwarz等应用CAG以及IVUS等检查发现:MCA内血流速度明显增加,收缩期血管内径缩小,最高可达80%以上,舒张期内径缩小,可达35%,而且血管最大截面积直至舒张中期才出现;心脏负荷增加,心率加快,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时限缩短,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时间缩短,同时心肌收缩力增强,加剧了MB对冠状动脉的压迫,引起心肌桥远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下降,最终引起了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MB可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但是MB的位置不同导致对冠状动脉的影响程度及结果的不同。近端的冠状动脉节段常常发生粥样硬化,而其远端及壁冠状动脉很少累及。MB被称作通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桥梁。本研究以冠脉肌桥近端狭窄为因变量,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OR 0.296,95%CI0.119~0.736,P<0.05)外其他危险因素与冠脉肌桥近端狭窄无相关。血管内超声显像证实:大约85%的MB近端血管存在粥样硬化。但MB对其桥下远端血管却有一定保护作用。Risse等研究发现MCA内膜66.3μm,其近端动脉节段内膜406.6μm,MCA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其近端动脉节段,这一形态学改变主要与血流动力学相关。MB近端血管内血液流速减慢,血流呈涡流、湍流状态,使此处血管壁的压力梯度产生变化,导致血管壁侧压力被迫重新分布,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随着心肌的收缩,MB近端的血液停留时间相对延长,有形成分在MB近端血管淤积,逐渐形成增厚的内膜,严重者可导致血栓形成。目前为止,MB患者发生临床心血管事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心脏收缩期MB对壁冠状动脉的压迫,可导致部分患者出现MCA的严重狭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狭窄类似,引起心肌缺血。(2)在MB的压迫下,部分患者可出现MCA痉挛,出现心前区疼痛、憋闷等心肌缺血症状。(3)在MB长期压迫下,MB近端血流动力学紊乱,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使冠脉肌桥近端更容易出现粥样硬化。
就目前情况,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对单纯MB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否产生影响尚无定论,对于此类患者是否坚持积极控制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待更多大规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湘,葛磷.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意义及诊断分析,實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Vol 1 5,No.4:283-285.
[2]Angelini P,Trivellato M,Donis J,et al.Myocardial bridges:a review[J].Prog Cardiovascular Dis,1983,26(1):75-88.
[3]Ishikawa Y,Asuwa N,Ishii T,et al.Collagen alteration in vascular remodeling by hemodynamic factors[J]. Virchows Arch,2000,437(2):13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