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军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5-10-21李振南
李振南
[摘要]军队院校是培养部队后备干部的摇篮,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基地,因此军队院校人才队伍质量对于军队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本人探讨了军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军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加强军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军队院校 人才队伍 建设
一、军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是教学需要与教员编制员额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军事人才生成渠道的不断拓宽和增加,特别是随着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逐渐成为军官的重要来源,军事队院校职能逐渐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变,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近年来,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培训员额大大增加,而承担任职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却未能同步发展,特别是教员的编制员额不足,难以适应任职教育的需要。
二是教员队伍的素质结构与任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任职教育客观上要求授课教员必须具有综合的知识、复合的能力和素质、丰富的部队任职经历,以利于教员在教学中以高屋建瓶的眼光、切身的实践体验和体会,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应用能力,但现在,部分教员的知识结构和经历背景与任职岗位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
三是院校引进保留人才难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部队院校对人才的吸引力有所增加,但年轻教员工资的绝对数比较少,比地方同龄同职级别的干部、公务员、教师仍然处于劣势,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院校吸引保留人才难的状况,这种现象在驻大城市、驻沿海地区的院校中更为突出。
四是院校人才队伍自身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就教员的培训来说,一方面一线教员骨干因教学任务重难以抽调出来进行充电培训,能够参加培训的多是尚不能独立从事教学、或不能胜任教学的年轻教员;另一方面现在全军还没有建立固定的教员培训进修基地,一些院校不定期地办班培训教员,也往往是应急性的培训,系统的培训少。
二、军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分析
一是军队使命和职能的拓展对院校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军队使命和职能的拓展对我军人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并进而对培养人才的院校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意识、宽广的知识面、广阔的眼界视野、较高的思维层次的人才。
二是院校教育轉型对教员的任职经历和实践能力提出新要求。院校转型后,学制缩短,要求实施研究性教学,开放式教学,对教员的能力、经历、学历等综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对教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对教员是一个挑战。
三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对院校教员提出新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有:首先是提高院校人才队伍的科技素质,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其次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教员提出新要求。因此,教员应当对各军兵种知识、联合作战理论都有一定了解;再次是现代战争指挥是基于技术的指挥,是指技合一的指挥,谋略也是基于技术的谋略,要求教员必须懂技术。
三、加强军队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是探索和开辟教员干部队伍开放式建设的新路子。合理规划教员队伍的结构。适应军队建设需要和院校发展要求,逐步改善教员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以全职教员为主、教官为辅、非现役文职教员和客座(兼职)教授为补的教员队伍。切实走开干部教员交流任职的新路。必须走开院校教员和管理干部跨军兵种赴部队、机关代职的路子,加大激励措施,逐步形成制度。教员干部赴部队、机关代职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岗位指向性,要有明确目标。建立正常的人才代谢机制,教员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进”与“出”的渠道都应当畅通,对由于考核失察造成引进失误的教员干部,应当有一种渠道交流出去,或淘汰出去,逐步消除请神容易送神难的现象。
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与奖惩激励新模式。科学全面地评价教员人才,在职称评定和能力业绩的评价中,克服以往对科研成果考虑的权重偏大,对教学成果的考虑过少的倾向。教学质量的评价要综合专家、机关、学员的意见,主要看学员的评价和意见。分类分层设立奖励项目,原则是要激励大多数人,而不是激励少数人。教员职称应正确定位并分类分级,院校发展已经产出越来越多的新岗位,原有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这一职称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涵盖。根据新出现岗位的工作性质,应新设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工等,使各类人员准确定位。
三是出台教员队伍和管理干部培养提高的新举措。创新军事教育,必须把教员的培养提高放在首要位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教员队伍的发展应当是领先发展、优先发展,只有这样教员才能够引领部队的人才需求,引领人才发展方向。建立院校人才培训制度和培训基地。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才,院校教员也应当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全军应统一规划和建立院校教员培训基地,并形成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对教员进行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并形成制度,比如每年每名教员(特别是专业教员)都应进行一次短期“充电”和“加油”。此外,还应依托院校建立院校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对院校管理干部(特别是新任管理干部)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员队伍素质,鼓励院校中青年教员和干部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员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知识含量。利用国民教育优势,实施军地联合办学、办班,使教员干部受到短期的培训进修。
四是加强和改进院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与协调。进一步明确党委在院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决策作用,完善干部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防止人才工作多头领导、扯皮内耗、打乱仗的现象。有关部门和各院校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教员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之后的管理特点与规律。对于任职教育院校、学历教育院校、混合教育院校、士官院校的人才队伍建设,不宜统得过死,不宜搞一刀切,要给予分类统筹指导,给予各院校在教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定的自主权。分片建立区域军事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协作联合体,使各院校教学、管理人才信息共享,使人才得到合理的流动。
(作者单位:国防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