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歌剧表演中寻找歌唱的真谛

2015-10-21黄媛媛赵洁玮

关键词:音乐学院歌剧声乐

黄媛媛 赵洁玮

【引言】:武汉音乐学院的《茶花女》6月在琴台剧院首演获得成功,谁会想到,这部歌剧竟然是由几个学生担当的主角。这个开始只是几个孩子在《歌剧重唱》课后的课余闲暇玩唱最后却在歌剧厅获得巨大成功,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但是通过这部歌剧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武汉音乐学院开设《歌剧重唱》课程的成功,我们也能看到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他对锻炼学生个人演唱技术与他人合作的协调,训练学生多声部形式演唱美妙和谐的音乐听觉无可替代。学生在重唱课程中将声乐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演唱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2009年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开设了歌剧重唱课程。作为在表演实践中全面体现声乐技能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深受学生喜爱。5年来教学课时320学时,共完成了多部歌剧的重唱及片段,近200多名学生选修此课程,除了考试之外,还作为课程汇报展示进行了演出,成功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并在近年来大学生艺术实践汇报演出中获奖。通过与担任本门课程的主要任课教师的探讨,对该课程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以下经验仅供各位老师借鉴。

一、 歌剧重唱是磨砺学生演唱功底的磨刀石

众所周知,歌剧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它将舞蹈、戏剧、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都聚集于一身。作为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唱是任何一部歌剧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仅有咏叹调抒发情感的成分,更有宣叙调发展剧情的功效。武汉音乐学院开设此课程是作为限选修课程设置的,但是对于选修的学生学校老师还是做了一定的挑选。因为是在2009年首次在声乐系开设,校方希望在与其他院校开设的同时我们也能有自己的斩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学生一般在大二才开始接触歌剧选段,大四时才能掌握部分歌剧咏叹调的演唱。因此在挑选学生时教师侧重在二、三年级的学生中挑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教师也深刻体会到这门课程能够让优秀的学生较快较早的脱颖而出。歌剧重唱课程也成为声乐学生的演唱功底不断磨砺的磨刀石。

歌剧重唱艺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作品结构和规模多种多样。在教授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把多门专业课、基础课打磨整合,学生也在不断地学习表演中了解歌唱的真谛,他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几乎所有课程在这门课程教学中都会有所凸显,如声乐小课、戏剧表演课、表演实践课、意大利语语音、法语语音、德语语音基礎课、声乐基础理论课、声乐名著赏析课、声乐教法课、形体课等等,部分专业较均衡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往往如鱼得水,而部分专业能力不够均衡的学生往往出现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故事。

例如演唱歌剧重唱选段《默默倾听》,这是一首男女声二重唱,选自歌剧《风流寡妇》,歌剧用德语演唱,是三拍子的舞曲节奏,最高音在小字二组的A。这首歌曲是教学中学生非常乐意学习的一首曲目。

学生在熟悉曲谱后开始通过音乐展开剧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学生的德语语音课、形体课、华尔兹的表演、声乐课等等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就在这首歌曲中得到完整的展示。

在谱例中红色部分是女主角汉娜开始的地方,这里既是节奏的难点,也是华尔兹的结束部分,在教学时有的学生动作协调性不好在跳舞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失误;有的学生语言能力不够强,德语发音不够标准;有的学生乐感不好在节奏上容易卡壳·····这些基础往往在排练中闹出许多笑话,而恰恰就是在这些欢笑中、脸红中,学生学会了课后学习,课后复习,很多以前不太重视的专业基础课开始重新摆上书桌。学生崇拜的偶像不再是hightC的演唱,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个人综合实力的加强,综合能力的提高。

歌剧重唱课程像一块磨刀石,他对学生传达出的不仅仅是作曲家的审美理念,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演唱表演分析歌剧重唱的审美特征、表现类型、基本结构,探究歌剧重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其丰富的表现手法,从中发掘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实质。

二、 歌剧重唱是激发学生演唱合作能力的孵化器

通过五年的教学,老师让学生不仅仅学会演唱的技巧表演的能力,更多的是教会他们将个人演唱技术与他人合作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学生不再是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他们是一个整体出现在舞台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缺乏集体学习的氛围。与其他非艺术类高校比较而言,我们音乐学院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多依靠个人的自觉性,独自在琴房中度过。很多在高校工作的学生跟我聊天时常常很遗憾,在他们就读音乐学院期间,常常是三点一线的生活:琴房--食堂--寝室;回忆起来都没有自习室的学习生活,因此与其他大学生交谈时缺乏了许多的自习室的乐趣。在舞台上我们的学生是光鲜亮丽的,但是他们往往也是孤独的,一种学习的孤独。但是在这次的重唱教学中,学生通过集体演唱大量的重唱(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曲目、歌剧片段,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不断提高个人演唱能力,更多的是学会了再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他们在演唱中、在表演中透过和声与对位的音乐技巧,多声部的演唱,形成美妙和谐的音乐;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他人、学习他人、扬长避短,充分地施展个人的演唱才能及表演魅力,为以后在歌剧表演或教学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院校之前的教学往往侧重于个人表演,很多曲目的选择局限于个人演唱能力的提高,对于在课堂上培养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的的实践教学尝试不够,而歌剧重唱课程的教学,让老师对学生合作协调能力的培养有了用武之地。记得清华大学的冯元元老师说过:“····只有亲身演唱或演奏过的作品再经过史论课的分析,印象才深刻,······才能增强学生独立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其音乐文化 的素养。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平衡课程设置,是音乐艺术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歌剧重唱课程是声乐演唱技能在表演实践中的核心课,教师依据课程的要求是根据学生不同声部、演唱程度及表演能力来组合重唱形式,选择著名歌剧片段让学生演唱及表演来加强实践演出能力。

三、歌剧重唱课时激发学生合作协调的桥梁

在五年的教学中,老师積极主动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能力,在竞争合作中提高他们的演唱、表演实力。除了在授课过程中灌输欧洲歌剧知识,让学生了解在西方音乐发展过程中音乐和戏剧是怎样一步步发展与结合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走进歌剧这一高雅的艺术领域,接受美的熏陶。同时在教学中也经常有目的的让学生们自己选择剧目、自编自导锻炼其潜在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演唱表演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待到微风轻轻吹过”; 选自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在马车上”、 “可爱的姑娘”时,有的角色是我们安排的,有的却是学生自告奋勇要求的。这种情况在以前的声乐小课中是不常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惊喜的发现,主动要求唱的学生在学习中无论是识谱读音、表演歌唱都较安排的学生要积极,因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也很惊人。而安排的学生因为有了“竞争”,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强,为了保持“优势地位”,学习更为积极。这些情况也是我们稍加引导,积极配合乐见其成的。经过一学期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这些学生在汇报表演中都获得了成功,这种教学效果是我们非常开心的。

结语:五年来,通过开设歌剧重唱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声乐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老师让学生感受到重唱中为创造美而齐心协力,亲密无间的群体和谐氛围,以及追求高雅,和谐、文明,向上的艺术价值观。今后音乐院校也应该将更加注重声乐教学的课程建设,对课程体系进行清理整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合社会、适合市场的、对声乐学习和教学方法有了全方位、多视角、立体而系统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中】田可文《中西方音乐通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3版

[2]【中】罗宪君、徐朗《声乐曲选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9月第28版

[3]【意】贾科萨、伊利卡编剧,[意]普契尼作曲,唐宇明翻译,《三幕歌剧托斯卡》,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4]【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演员的自我修养》,中国电影出版,1986年3月

[5]【美】约瑟夫·科尔曼著,杨燕迪译,《作为戏剧的歌剧》,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1.武汉音乐学院,2.中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音乐学院歌剧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Reflec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浙江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