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遭遇网络时代
2015-10-21张炜
张炜
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和作家在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这是我们在阅读中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李白在当时虽然不算少年成名,但在青年时期就已经是地区名人了。有才华再加上名气,这虽然不能确保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大富大贵,但对其进一步展现才华肯定是大为方便的。在前期,李白的名气一多半来自诗文还有一小部分来自他的行为。他仗剑远行,交游访道,干谒,不守常规的言行,都加剧了名声的传播。但这一切有个基础和前提,即仍然是非同凡俗的能力和潜质决定了一切。诗文使人讶异,气质非同常人——比如大诗人贺知章在长安第一眼见他,就送去“谪仙人”的雅号,大概不仅仅是看了那首《蜀道难》的缘故,而且一定还有当面端详的结果。言行、仪表、诗文几个方面相加,才有了那个妙喻。李白从各个方面看,的确都是让人精神一振的异数。
杜甫与李白相反,几乎一直是比较寂寞的。他除了在脾气相投的诗友之间获得一些承认之外,在稍远一点的地方可能没什么影响。再加上仕途的坎坷,生活的窘迫,肯定会大大折损他的诗兴。但是杜甫的精神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苍白,更没有文笔干涩到少写或不写的地步,他一生甚至比李白写得还多。有人判断李白的诗作比杜甫更多,只是在“安史之乱”中散失了,这只是推断和估计而已,并没有实证。实际上杜甫整个诗作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勤奋辛劳的,这样的一个人必然会留下大量的文字。
比起他的好朋友李白,杜甫的行迹经历就平淡得多了。这样说只是比较而言,因为杜甫还是比一般人传奇得多。首先他是一个官宦子弟,而且属于皇亲国戚,这样的人单讲人脉关系就比一般人广大许多。他的爷爷是高官和著名诗人,名重朝野,这让杜甫一生自豪。他在三十五岁之前还经历了“壮游”时期,足迹范围远阔,就此结识了许多知名的文朋诗友,甚至像李邕这样的大名士和高官都与之长饮论诗,同游济南历下。在十分讲究门阀观念的官场,杜甫在前期是比李白更有资本的,他可以接近一些显达人物。尽管如此,杜甫后来到了长安却远不如李白的际遇,可以说四处碰壁,最终成为一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一场噩梦。
杜甫的诗名盛大起来远不是生前的事情。一个艺术家的名声发生突变,直至受到了民众的欢迎,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见。这需要诸多条件甚至是特殊的机缘才行,一般都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的孕化。像人们屡屡作为例子来谈的西方大画家梵高,当时默默无闻,更谈不到受人欢迎,后来却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那么高的地位——其实这一切仍然可以找到深刻的原因,寻觅艺术的传布理由。当一种艺术风气转向时,作品中一些固有的个性特征就会裸露出来,它所表现出的微妙神秘和高不可及的才华也渐渐纳入人们的视野。但这个过程仍然需要业内慧眼的先一步指认,然后再得到广泛的响应。这时候已是“后来”,早就离开了艺术家奋力挣挤的那个“当下”,所以通常来说偏见和眼障也就少得多了。
但是作者在世时,及时而来的名声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他的才华不至于埋没,虽然这并不能使其艺术最终变得更好。名声让人自信,也让人盲目,是利弊兼有的。對于那些强大的生命而言,并不需要太多地借助外力,因为其自身固有的才华燃烧起来,这种激励和能量就足以使他走下去,走得很远,直走到最终的目标。还说西方的案例,当年的《尤利西斯》和《没有个性的人》这两部公认的文学巨著连出版都困难重重,可是作为作家作品,其最后的地位和分量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他们当时就失去了信心,终止了自己的劳动,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艺术是在初期就夭折了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是在后来被默默掩埋的。
有人会问,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是否更有利于李白、杜甫们的发现和产生?回答将是各种各样的。这是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外加一个物质商业时代,做一个艺术的守护者和发现者就更难了。就艺术而言,过度的传播力还不如没有,因为在媒体极为落后原始的时代,既有时空的隔绝,又会有独立安然的成长。而现在是相互扰乱,是交织和覆盖——不是一般的覆盖,而是千万重的覆盖,最后动用千军万马都无法挖掘和寻找那点艺术和精神的真金。商业利益一旦介入了艺术操作,就会造成更可怕的后果,艺术受众将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和舆论引导,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欺骗。哪怕是一个像牛犊一样的猛人、一个拔地而起的天才,只要遇到了这样的时代,相信也要紧锁双眉,无计可施。
一般人会说:这样的网络时代也许对色彩显著的李白稍好一些,对杜甫就大不一定了。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一块儿被垃圾覆盖;或者说,一切正好相反。
因为网络时代的坏处是覆盖,好处是提供更民主、更公平的平台。网络时代更是文化平均主义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如果恰好被一个原本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民族遭逢,就会加倍放大其坏处。就文学来说,参与者没有理性,人云亦云,群起效仿,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另一种专制和褊狭。如此一来,被淹没的倒有可能是李白而不是杜甫——杜甫写底层和苦难,在当下的文学环境和意识形态中倒也很容易被利用和抬举;而李白的写作对于时下的“现实意义”并不大,因为本来就没有多少人关心宇宙和永恒,只关心眼前,这种时代功利主义必然要忽略李白卓尔不群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