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端处突
2015-10-21先人
先人
宋太宗赵匡义病重时立第三子赵恒为太子。当时,吕端继吕蒙正为宰相,他为人识大体、顾大局,很有办事能力,深得太宗赏识。太宗评价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太宗驾崩后,围绕谁来继位的问题,宫内多有不同意见。皇太子赵恒年已29岁,聪明能干,处事有方、断事有力。但是,他是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其他王子对他的继位资格深表异议。这些王子各自拥有自己的势力,一旦处理不好,国家便可能面临冲突甚至战争。更糟糕的是,李皇后对于赵恒继位也有不同意见。
吕端密切关注着宫里宫外的一举一动。
太宗驾崩,举国祭丧。太监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李继熏、知制诰胡旦等人密谋阻止赵恒继位,改立楚王赵元佐。
一天清晨,李皇后突然命王继恩召见吕端。吕端一听,心头一怔,预感可能有大事发生。
想到这里,吕端决定抢先动手、争取主动。他一边答应王继恩面见皇后,一边让人猝不及防地将王繼恩锁在内阁,严加看守,严禁王继恩与任何外人串通,严禁任何外人接近王继恩,以免劫持逃走。随后,吕端恭恭敬敬进入皇宫,面见皇后。
“太宗已经晏驾,我们是不是要立长子为皇帝?这样,既顺应了天意,又合乎了常理。你的意下如何?”李皇后直截了当地问吕端。
“先帝立赵恒为太子,正是为了今天。太宗晏驾,将大好江山留下。如今,先帝尸骨未寒,我们岂能违背先帝遗诏而另有所立?臣请皇后三思。”吕端不卑不亢地回答。
李皇后听后,觉得吕端所言不无道理,再加上当时朝廷有相当数量的大臣竭力拥立赵恒。所以,李皇后思虑再三,决定改变自己的想法,同意吕端的意见,由太子赵恒继承皇位,统领大宋江山。
不过,吕端仍不放心,担心新皇帝被人架空或被人偷梁换柱。
公元997年,新皇帝垂帘召见群臣,群臣跪拜,山呼万岁。独有吕端立于殿下,昂首不拜。众人忙问其故,吕端答曰:“太子即位,光明正大,为何要垂帘侧坐、遮遮掩掩?”他斗胆请命皇帝卷起帘帷。
新皇帝同意了吕端的请求,卷起帘帷。吕端走上前去,仔细观望。确认是赵恒之后,吕端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急忙走下台阶,面对新皇帝行跪拜大礼。
《宋史》评曰:“吕端谏秦王居留,已见大器,与寇准同相而常让之,留李继迁之母不诛,真宗之立,闭王继恩于室,以折李后异谋,而定大计;既立,犹请去帘,升殿审视,然后下拜,太宗谓之大事不糊涂,知臣莫过君矣。”
从恪守太宗遗嘱、帮助赵恒即位一件事,足以看出吕端遇事沉着冷静,敢于并善于坚持原则,做到了遇大事而不糊涂。这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