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排球对中学生掌握传球技术影响的研究
2015-10-21王红卫高林王帅
王红卫 高林 王帅
摘 要:排球运动自诞生以来以其熟练、准确、细腻的技巧,快速激烈的对抗性深受人们所喜爱。但标准排球对初学者来说有很多的局限性,而软式排球的出现恰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软式排球产生于日本,现已在欧洲、东南亚国家广泛开展。目前,软式排球已逐渐在各个地方兴起。它以极强的健身性、趣味性受到体育爱好者的欢迎,并已纳入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材料。
关键词:软式排球;学校体育;影响;传球技术
八十年代中期,软式排球在日本山梨县诞生,并很快成为日本中老年人和家庭娱乐健身的一项体育活动,且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普及到日本的中小学校。1988年2月,日本排球协会制定了软式排球竞赛规则。1992年,软式排球运动进入日本学校,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一项教学内容。1993年4月,“日本沙滩软式排球协会”单独成立。自此,软式排球在日本全面普及并向国外推广。目前,软式排球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已广泛开展。1995年8月,软式排球开始进入中国。
2000年以来,在中国排球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在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下,软式排球在我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大、中、小学及社会团体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举办了多层次的软式排球培训班和软式排球比赛,软式排球运动得到有力的推广和发展。软式排球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初中生260名。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参阅期刊网搜索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搜集文献数十篇,通过分析、研究,掌握当今软式排球教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2)实验对比法
采用组间比较实验对软式排球和标准排球进行对比分析。
(3)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抽样调查。设计有关软式排球与标准排球授课情况下学生相应的上课兴趣、注意力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测试,发放问卷260份,收回问卷260份,其中有效问卷2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调查被实验学生,将有排球技术基础的学生排除在实验对象外,并按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动作的领会接受能力等将实验的学生分为实验班(软式排球过渡到标准排球)和对照班(标准排球班);实验时,两班教案、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中教师对两班学生的要求均相同。
1.对比实验结果
(1)软式排球与标准排球授课下技能掌握程度的比较
第一次由教师讲解和示范正面上手传球的技术要领,练习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传球技术的计数测试,统计次数,测试重复两次,取最高次数。前四次课,实验班用软式排球进行练习,后两次课改用标准排球,对照班始终采用标准排球。第六次课后进行同样内容和方法的复测。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前3节采用软式排球进行传球练习,后2节再过渡到标准排球练习,而对照班始终采用标准排球练习,6次课后两个班对照传球技术呈显著差异,实验班掌握传球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
(2)软式排球与标准排球授课下学习态度的比较
实验班的同学上体育课的态度较为积极。在“采用软式排球授课学习态度更积极”与“进行软式排球作为过渡对技术的掌握有很大的促进”的回答中,实验班的学生对该内容的效果基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说明采用软式排球授课,学生对引入的内容较认同,基本持积极态度。而相对而言,对照班的学生因为没有软式排球运动的切身体会,又受标准排球高难度的影响,因而在回答的态度上没有实验班学生积极。
2.对比实验分析
(1)对比传球技术的结果分析
之所以会选择正面双手传球为实验的对比内容,是因为在排球的基本技术中,传球所需要掌握的技术环节最为复杂,再加上传球时易挫伤手指,所以对初学者来说传球技术的掌握程度更易反映软式排球与标准排球的授课效果。造成两个班掌握传球技术的差异有很多。初学者在学习标准排球的传球技术时,由于球体过硬過重,易挫伤手指,碰撞之处易出现红肿造成疼痛,使初学者产生畏惧感,渐渐对排球失去了兴趣,大大限制了排球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而软式排球却在这一点上优于标准排球。而软式排球因球体轻而软,不易伤手,而且传球时不需要手指、手腕的缓冲,即可将球任意地传出,因此更容易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软式排球传球技术比标准排球更容易些。软式排球与标准排球相比,气压小而轻,飞行速度慢,这就给初学者创造出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预测、移动和完成击球动作。来回球增多了,不仅增添了乐趣,还节省了拣球时间,当初学者对排球运动产生了兴趣,而且已学会正确的传球技术动作后过渡到标准排球的传球技术上来,就容易多了。
(2)对比问卷的结果分析
在“是否赞同引入软式排球上体育课”这一问题上,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学生均一致赞同“采用软式排球授课”。在这一点上,两组意见几乎一致,说明学生更喜欢在排球运动授课中采用新颖的软式排球进行教学。
硬排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怕疼。硬排对学生生理上造成伤害,如手臂易红肿、手指易挫伤等。学生往往只打几下就站在一旁休息了,老师过去催促,他们会同时伸出手臂让你看,老师只有狠心才能将课上下去。如果用软式排球教学学生心理上的畏惧感就消失了。加之软式排球技术掌握起来没有硬排难,学生兴趣要比硬排高得多,教学就好组织了。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软式排球不能完全替代硬排。譬如:软式排球球体大而在长距离运行中极易产生飘忽下沉,球的飞行路线改变较大,球在手臂上感觉差,不易控制,造成接发球到位率下降。而接发球在排球比赛中又是重要的一环,因此软式排球不能完全替代硬式排球,但在中学教学中,软排又比硬排占优势。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软式排球对传球影响是存在的,并希望老师尽快实行此种教学方法。更有95%以上的学生希望将硬排教学换成软排教学。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软式排球较标准排球操作技术难度低,对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掌握,技术学习期短,掌握难度小,进步幅度大。
(2)通过两次对比可以看出此种软式排球过渡教学消除了学生对标准排球的抵触情绪,软式排球运动使那些不喜欢排球运动的人增加了自信心。同时相应的排球技术也有所提高,特别是传球技术的改变有利于开展排球教学的多层次化改变。
(3)软式排球传球中体现出的优势和作用,为各个学校大力开展软式教学提供了理论和依据。在体育课程中加入软式排球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而且对终身体育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4)软式排球不但对青少年的传球技术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软式排球也对青少年传球时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准确性以及传球姿势有很大的影响。此影响表现在传球手型有很大进步,传球的准确性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传球时所表现出的力量不足也是主要问题之一。
(5)对比中还发现软式排球相对于标准排球在控制青少年情绪方面有更好的优势;通过软式排球传球的教学不但可以培养中学生的优良体育道德作风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培养中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以及应变能力。
2.建议
(1)软式排球与标准排球在传球技术上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所以应采用软式排球对初学者进行传球技术教学,进而再过渡到标准排球的传球技术学习上来。
(2)软式排球的传球教学相对于标准排球的传球教学更易为青少年接受和开展,在学校开展软式排球运动时,应该使学生在娱乐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战术水平。
(3)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习体育改革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软式排球在学校的推广应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增加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深度。加大软式排球的推广力度,不但能使软式排球尽快在学校开展。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研制出适合我国中小学使用的软式排球和软排规则,使我国中小学的排球教学有理论与硬件支持,为学校排球的普及和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周宁,李书强,亢晋勇,等.我国软式排球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关于学校软式排球的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03):109-110.
[2]邓光庆,姜海银.试论软式排球运动的发展价值[J].四川体育科学,2006(01).
[3]梁健辉.软式排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04).
[4]蔡衍铿,李健.对泉州市中学软式排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J].體育科学研究,2006(01):84-87.
[5]高玲娣,刘涛,杨士清.浅谈软式排球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5(S1):164-165.
[6]邓光庆,宋元平.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发展的特点、前景及策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01):69-71.
[7]黄斌,李一新.软式排球运动特点的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5(02):101-103.
[8]吴长青.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被迅速推广普及的主要因素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5(04):35-38.
[9]林丽,王成.软式排球运动的全民健身价值与推广普及策略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96-98.
[10]王虹,党卫国.论软式排球在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中的推广[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38-39.
[11]李雷,王志刚.软式排球在我国学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01).
[12]葛春林.对我国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体育,2001(04).
[13]孙少强.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14]郑邦瑞.软式排球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必要性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03).
[15]郭小琳.广东省城镇中学软式排球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16]段美玲.郑州市初中软式排球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7.
[17]邓光庆.我国学校体育开展软式排球的历程、现状、意义和前景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
[18]章红兰.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19]张克仁.软式排球技术特点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02).
[20]解玺.浅谈软式排球开展的对策研究[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