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5-10-21罗爽
罗爽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技术在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的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易恢复的优点,可有效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一种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肌瘤,由于瘤体将部分子宫内膜覆盖,造成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影响经血排出,进而导致子宫出现异常性收缩,产生月经周期紊乱、痛经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手术切除法目前是子宫肌瘤的常用手术方法[1],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法具有手术切口大、术后恢复慢、术中脏器暴露时间长等缺点,手术存在较大的风险,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镜下手术法已在临床上多个科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基于此,笔者采用宫腔镜電切除术进行了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并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接受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的患者40例,年龄27~48岁,平均年龄34.1±3.8岁,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进行治疗,即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使用宫颈扩张器将患者的宫颈扩张至11号,若患者的瘤体已经脱离出宫颈,使用止血钳将瘤蒂的根部钳住,切下,然后将宫腔镜、电切环置入,在宫腔镜下对瘤蒂切除部位进行观察,将剩余的瘤蒂完全切除,术中对出血部位使用电凝进行止血,对于Ⅱ型和Ⅲ型的患者,应先将瘤体切割成细小的碎块,然后再逐步取出,对瘤体进行切割时,应从宫腔内瘤体最为突出的部分进行切割,在宫腔镜下将电切环自肌瘤的表面绕行至肌瘤的后部,绕行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正常内膜组织造成损伤[2],沿宫底向宫颈方向进行瘤体的切割,切割深部不可过深,以防止子宫穿孔和大出血的发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
1.2.2 临床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优:治疗后患者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痛经等临床症状消失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月经量恢复正常,宫内无残留的肌瘤或残留肌瘤体积明显减小;良:治疗后患者的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痛经、贫血等症状仍然存在,残留的肌瘤体积停止增长;差:患者经治疗后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残留肌瘤仍然增长,有效率=(优患者数+良患者数)/患者总数×100%。术后恢复情况主要考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临床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见表2。
Z=-2.309,P=0.021,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宫腔镜电切除术作为微创治疗方式的一种,其在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治疗中具有如下优势:① 手术创伤小 无需进行开腹手术,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② 手术视野清晰 通过使用宫腔镜可对残留瘤体进行准确观察,提高了瘤体切除的效果[3];③ 脏器暴露时间短 宫腔镜电切除术无需进行开腹,有效的避免了因脏器暴露时间过长所致的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宫腔镜电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再者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从而说明了宫腔镜电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易恢复,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进一步说明了宫腔镜电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总之,宫腔镜电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易恢复的有点,可有效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福梅. 宫腔镜双极电切加卵圆钳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 (36) : 5542
[2] 王华萍,林琪.宫腔镜电切除术( TCRM) 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4901.
[3] 李会珍,薄彦爽,韩亚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 :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