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午图”中品民俗

2015-10-21王东峰

东方收藏 2015年4期
关键词:端阳钟馗设色

王东峰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天中节。我国传世的古代名画中,以“端午”为主题的为数不少,于尺幅之间,描绘了独具特色的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

元吴廷晖《龙舟夺标》(图1)

《龙舟夺标》图,元代画家吴廷晖所绘。绢本,设色,纵124.1厘米,横65.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吴廷晖,浙江吴兴(今湖州市吴兴区)人,生平不详,擅画山水花鸟。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北宋词人黄裳的这首《减字木兰花·竞渡》,以端午节龙舟竞渡为题材,上片写竞渡,下片写夺标,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特色民俗活动,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的踪迹。为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后每年五月五日,楚地纷纷举行龙舟竞渡活动,以便驱散江中之鱼,避免鱼吃掉屈原身体,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一种端午风俗活动。直到今天,在南方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地域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龙舟夺标》图中有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中间的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子内有许多人在观看比赛;前后两舟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舟上的参赛选手,跟随鼓声的节奏指引,奋力划桨。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游行于其间;观赛的百姓,或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显得十分热闹。远处群山连绵,云遮雾绕,山脚下一处古刹隐于丛林之中,又给人以幽静之美。画中线条有如游丝般的细致柔和,人物精密生动,龙舟工整华丽,真实地表现了端午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场景。

明陆治《端阳即景图》(图2)

《端阳即景图》是明代画家陆治的作品,纸本设色,纵133.2厘米,横64.3厘米,为上海博物馆藏品。陆治(1496—1576),字叔平,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晚年隐居在城西的支硎山中。他是吴门派大家文徴明的重要门生,诗、文、书、画都有相当的造诣,与文徴明的另一个得意弟子陈淳同为明代大家。

北宋诗人黄庭坚在《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中写道:“萱草石榴偏眼明。”南宋词人吴文英《隔浦莲近·泊长桥过重午》有“榴花依旧照眼”句;元代诗人袁桷《客中端午简善之》有“海城红忆石榴新”之咏。蜀葵多为红色,原产于中国四川,故名“蜀葵”;又有地方称其为“麻秆花”、“一丈红”;又因它于端午节前后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的花和叶,具有解毒散结的功效,外用可以治痈肿疮疡。所以,蜀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除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由此可见,萱草、石榴、蜀葵,均为端午节的标志性花草。

陆治晚年清贫,隐居支硎山下,种花自娱。若有好友佳客至,即设席花竹之间。此图所画即是端午节时陆治亲手所植花木的芳姿。图中的湖石是背景和衬托,故仅用淡墨干笔渲染造型,复加以苔点,颇显意趣;而萱草、蜀葵、石榴等花叶,均以勾花点叶法重点刻画,勾笔细劲如铁线,而点叶则用笔较拘谨,但温润沉着;野草灌木则直接以没骨画法用色彩点染写出,显得生趣盎然。整幅画设色清丽脱俗,用笔繁简得当;构图错落有致,纵横相联,活泼而不板滞,是作者小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作。

清余樨《端阳景图》(图3)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清代画家余樨所绘的《端阳景图》,立轴,绢本,设色,纵137.3厘米,横68.8厘米。余樨,字南洲,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年间以画供奉内廷,工花鸟,能别出新意。

在《端阳景图》中,余樨以挺秀细润的笔法,将菖蒲、蜀葵、豆娘、蟾蜍和青蛙等动植物生动逼真地刻画出来:在日丽水暖的郊外,野花等植物竞相绽放,青蛙、蟾蜍和豆娘等动物在明媚的阳光中跳跃、飞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欢欣景象。此图线条工细、匀整、流畅,构图简洁、疏密相宜,用笔工整,严而不板,秀润中略得野趣,设色典雅富丽并富有装饰性。花的娇态,叶的反正,豆娘的飞翔,青蛙的游姿,描绘得都很细致,具有质感和动势,且富有生趣,显示出画家较强的写实技巧。

此图既然以《端阳景图》为名,画中的动植物,自然与端午风俗有关。先说菖蒲。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端午节这天,人们多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葉等,并饮菖蒲酒,以驱邪避毒。

端午与蟾蜍缘分颇深。在古代,蟾蜍和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因为古有蟾蜍可以“辟兵”的说法,所以到了五月望日(十五日)大家都去捉,以至于蟾蜍面临“寿尽”的命运。后世人们捉蟾蜍的时间则改为五月初五端午节,其目的则是为了祛病解毒。清代《吴越风土录》记载:“端午日,药市收癞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五月)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其法:针枣叶,刺蟾之眉间,浆射叶上,以蔽人目。不令伤也。”可见端午捉蟾蜍的习俗不仅流行于古代民间,连皇家亦不例外。现在我国北方的晋南地区农村,每年端午节这一天,家家都要蒸面青蛙,放到自家庭院中,上一炷香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河北承德一带的人们,会往捉住的青蛙口中塞进一块京墨(写毛笔字的墨块),待干燥后制成蟾酥,可用来治疮瘤疙瘩。南方某些农村则于端午节这天用雄黄酒生吞小青蛙,说是可解百毒。

此图上方所绘乃是两只豆娘,有人却误认为是蜻蜓。古代端午节这天,江南一带的妇女有佩戴“豆娘”头饰的风俗。其源一说来自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的记载说:“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也就是说,江淮一带的妇女,端午节这天要在发髻上插一种叫“豆娘”的饰物,它是用丝绢等剪裁成仙、佛、虫、鱼等形状,固定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支架上,插在妇女发髻上。

清任颐《端午图》(图4)

任颐(1840—1896),字伯年,浙江绍兴人,清末杰出画家,与任熊、任熏、任预合称“海上四任”,又与蒲华、虚谷、吴昌硕合称“海上四大家”。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并吸收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多姿多彩、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此幅《端午图》系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纸本,设色,纵125.6厘米,横34.8厘米。

任颐作画手法多样,构思巧,形式美,下笔如风,顿挫有绪,色彩明丽。《端午图》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构图取新颖之姿,用笔用色讲究韵味和文人趣味。图中物象,皆与端午习俗有关。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具有一种特殊香味,具有驱蚊虫功效。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新采艾条插在门楣上,或将艾草捆扎为似人似虎形状,悬挂在屋檐下,或放置在屋子里,以驱虫避邪。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枇杷是端午节前后的时令水果。在江南一带,过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枇杷。

大蒜自古就是天然杀菌剂,有“天然抗生素”之称,没有任何副作用,是人体循环及神经系统的天然强健剂。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区,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会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早餐食大蒜、鸡蛋、油条,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大蒜经高温煮熟后,能够去除其辛辣味,不刺激肠胃,营养物质也不会流失,尤其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人食用。

清任颐《钟馗》(图5)

任颐的人物画多取材道教神仙谱系和民间习俗崇奉的神灵,而反复表现的要算钟馗画得最多。作品《钟馗》是光绪十七年任颐五十二岁时创作的,这时正是他创作的最成熟时期。任颐的人物画很注重人物的神态和动势的处理。画中仅画钟馗肖像,虬髯虎眉,环眼睨视,头部动势微侧,双臂胸前交叉,右手反持利剑,那种特别的神情似在倾听周围鬼魅的动静,给人以画外有画的联想。在任颐创造的很多幅鐘馗像中,这一幅应该算最传神、最别致的一幅。

钟馗是华夏民族传统民间信仰中的道教俗神,专司捉鬼驱邪。唐王仁煦《切韵》就记载道:“钟馗,神名。钟馗之说,盖自六朝之前,固已有之。流传执鬼,非一日也。”钟馗具有降妖捉鬼的本领,因此,在我国的江淮地区,很多人家都会在端午节这天悬挂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又是一年端午到,品赏传世名画“端午图”,感受独特浓郁的传统节俗文化。

猜你喜欢

端阳钟馗设色
《岩高千尺虎》
《传宋苏焯端阳戏婴图》
庚子端午吟
《独白系列之三》
端阳
《鹿鸣》绢本设色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鉴赏
钟馗千年【百变秀】
漫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