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彩陶的悬疑及其异域之旅

2015-10-21东方晓

东方收藏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罗唐三彩

东方晓

陶瓷界所谓“三彩”,泛指以黄、绿、白为基调的低温铅釉彩陶;而“三彩”前面加个“唐”字,则特指中国唐代以来烧制的三彩釉陶。其造型生动古朴,釉色斑驳流韵,艺术品位上乘。

一千多年前,富于创造的华夏先民在中原大地上筛选出细腻的白色黏土,做成人物、动物或器物等泥坯,在1000—1100℃氛围中预烧,冷却后滴洒含铅、铝等氧化物为基础熔剂和以铜、铁、钴等矿物原料作发色剂的多彩釉料,再次入窑以850—950℃火候烧成如梦如幻的三彩釉陶。虽然历史悠久,世界仰慕,但一直处于有其实而无其名的地步,直到清末民初一次偶然的开掘,不同凡响的中国多彩釉陶方才有了令地球人为之倾倒的大号——“唐三彩”(图1、2)。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陇海铁路开建。当工程进展到开封至洛阳地段穿越汉唐以来著名墓葬区邙山时,在损毁的唐墓中挖出大量色彩绮丽的彩釉仕女俑、乐伎俑、陶马、陶驼、陶枕等完器和残片。这些美丽物件一经流入北平南琉璃廠古董市场,立即受到罗振玉(1866—1940)、王国维(1877—1927)等考古学巨擘的极大关注,继而成为众多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由于出自唐墓,色彩多以黄、绿、白或绿、赭、蓝等三色为主,于是“唐三彩”之名不胫而走,成为世界陶瓷史上可圈可点的名品之一。因首发于洛阳一带,故又称洛阳三彩(图3)。

可是,这些被后人极为看重的瑰宝,翻遍历代古文献却怎么也查不到根底。其症结究竟何在?窃以为,问题应归咎于不太“吉利”的用途上。

我国于公元前十六世纪商代中期就出现了原始瓷器。到唐代,实用性、观赏性及技术性俱佳的耀州窑青瓷、邢州窑白瓷轻巧精致,引领潮流;而相对粗疏厚重的釉陶当然自叹弗如,逐渐退出日用器行列,转而作为权力和地位象征性替代品的冥器,加入了战国时期就有的泥塑陪葬队伍,给原本灰头土脸的地下大军平添了几多奢华。贞观十年(636),贵为一国之母的长孙皇后在临终前特地嘱咐夫君:“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三彩的不凡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尽管八方宠爱,但以其冥器的“不祥”身份,活人无不避讳,难登史籍大雅之堂就不难理解了。

文字依据缺如,导致中国三彩始于哪个朝代成了一桩悬案。以纪年墓的出土物为参照,是史学界得以比较客观地圈定一个大致年代的常用手段。迄今为止,被中外史学家认可最早出土三彩俑器的纪年墓,为唐郑仁泰墓或李凤墓。

郑仁泰(601—663),名广,唐朝武将。其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所辖礼泉县烟霞公社马寨村西南约半华里处,是太宗李世民(598或599—649)昭陵一百八十余座陪葬墓之一。1972年出土了一批色彩柔美、造型生动、排列有序的彩釉陶俑。有关专家指出,其继承和发展了汉魏以来彩绘陶器的制作工艺,是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初期三彩珍品(图4)。

李凤(622—675),字季成,唐高祖李渊(566—635)的第十五子,虢王。该墓为李凤和妻刘氏的合葬墓,位于陕西渭南富平县吕村公社吕村大队北吕生产队正西约二百五十米处,是高祖献陵六十七座陪葬墓之一。1973年出土的三彩双联盘造型别致,在黄、绿、褐三色环形彩纹的映衬下,尽显“高大上”的皇家气派(图5)。

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墓葬均为七世纪中期所建,据此大致可以引证唐三彩就诞生于这个时段。但是,据日本相关报道,昭和四十年(1965)曾经在奈良斑鸠地区的御坊山古坟出土过据说为七世纪前期中叶的唐三彩陶砚。七世纪前期对应中国历史年表应该是隋代(581—630?),那唐三彩就该是“隋三彩”了。好在史学上有“隋唐不分家”之说,无须过多纠缠于此,争议集中在三彩的真伪上。有日本专家指出,所谓“三彩”,实属误判。因该砚长期埋于地下,部分含铅釉料发生“银化现象”,从而显现绿以外的白色和淡淡的黄色。其真实身份应该是一只带盖绿釉陶砚。孰是孰非,未有定论(图6)。

唐三彩不仅是中国陶瓷艺苑的瑰宝,而且借助大唐王朝强大的文化辐射力,通过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流布到世界各地。从全仿到自创,派生出波斯三彩、新罗三彩以及奈良三彩等等各具异域风情的“洋三彩”。

“波斯”是古代西方人对西亚一大片土地的泛称,历史上该地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

早在古波斯的倭马亚时代(661—750),伊斯兰陶工便能烧造以褐色黏土作胎的无釉素陶或施以青、绿、黄色的彩釉陶,器型以罐、钵、瓶等日用器皿为主。

750年,自称“萨法赫(屠夫)”的阿布·阿拔斯(721?—754)灭了倭马亚,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阿拔斯王朝。即我国《新旧唐书》称为“黑衣大食”者。751年,在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亚古城撒马尔罕以东的塔拉斯河畔,阿拔斯王朝在与大唐帝国的一场战役中俘获了一批中国陶工,唐三彩制造技术因此被移植到伊斯兰大地,波斯三彩由此而生。

西亚一带缺乏色白的黏土,为了达到唐三彩的视觉效果,波斯陶工先用白色泥浆给红褐色坯体打底,待施以线刻纹样后,滴挂或洒挂含氧化铜、钴、铁等发色剂的釉料,最后罩无色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通过控制坯体的摆放形态得到不同的釉料流挂效果;通过调节窑内火焰的含氧量得到绿、蓝、黄、褐等多种色彩。剔刻的纹样通常为花瓣纹、缠枝纹、几何纹等。流畅圆润的线条与多彩融合的色釉交相辉映,瑰丽潇洒,尽显波斯三彩的独特个性。薄薄一层玻璃釉,不仅使器物更加光鲜润泽,还具有很好的防渗透功能,大大提升了波斯三彩陶器的日用性(图7)。

此外,在阿拔斯王朝的其他地域,诸如马格里布(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地区)以及叙利亚、塞浦路斯、意大利等地,陶工们吸收唐三彩技艺,相继烧制出地域风格强劲的多彩或多彩线刻纹样釉陶(图8、9、10)。

再说东亚。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公元前57—935)曾借助大唐军力,于660年灭了百济,668年灭了高句丽,结束了朝鲜半岛三国割裂的局面,735年开启了统一新罗时代。

据朝鲜现存最古的典籍《三国史记》载,统一新罗第三十五代君主景德王金宪英在位的二十四年间(742—765),曾派出十一次以上的遣唐使,走北路出黄海到我山东半岛的莱州或登州,再转陆路经青州、兖州、汴州(开封)最后到达洛阳或长安。这些使节把朝鲜的土特产带到中国,返回时再把中国的货物带回朝鲜,其中当然不乏包括唐三彩在内的陶瓷器。另外,江苏扬州通过与河南省连接的大运河,只需六天时间便可以把中原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新罗。

猜你喜欢

新罗唐三彩
新罗入唐僧汉文诗初探
流光溢彩唐三彩
“唐三彩”是哪三彩
从唐诗看唐朝与新罗友好交往
简述新罗时期与唐文化交流及其影响
新罗诗人崔致远汉诗中唐朝文化的研究
一批分离66年唐三彩文物跨海重逢
唐三彩大举布局华中地区武汉20家门点正面对抗屈氏
千年遗韵绘三彩
罗唐时期的宾贡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