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城市开发区的城市设计探讨
2015-10-21宋安
宋安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某地区城市滨水区开发再利用为例,详细阐述了对于大城市开发区城市设计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开发区;城市设计;方法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秦皇岛路32号,原为一废旧码头,1900年前后,由日本南满洲铁路公司收购、改造。1911年9月开始营业。1920年后,改由日本大连汽船株式会社所有。1943年改建为水泥钢筋混凝土固定码头。"八一三"战役期间成为日军登陆的桥头堡。抗战胜利后,由海关接管交中央信托局经营。新中国成立后,划归上海港务局第三装卸区管辖。目前归属申江集团。A、B号楼始建于1911年,矩形平面,三层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现代主义风格。C、 E号楼原为两层砖木结构,矩形平面,是上海民国时期比较典型的建筑。
2.群体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此次整体控制秉持几大原则:尊重历史文化——符号再塑,生态植入,留旧创新;时尚元素、精致细节、经典、标志性;功能可塑性,发展连续性,改建经济性,着眼全局。
本区域内除侯船厅以外没有新建建筑,全部为保留改造,共有9栋建筑物,包括A、B、C、D、E、F、G栋保留建筑,以及江边一座配电站与水泵房。D、F楼整体改造,之间加建单层钢结构大厅,作为世博游船的候船楼,正对南侧滨江游船码头。同时A、B、C、E楼作为建筑整治对象,保留加固建筑主体,外墙加以修缮翻新,作综合利用。E楼近期可作为论坛会议用房。
场地内有一条东西向规划道路,作为基地出入的主要通路。本区域充分利用轨道交通与基地西北角公交枢纽带来便利,以这些公交人行出口为起点,组织从杨树浦路至滨江的人行流线。同时结合水门近远期规划,布置内部场地。
基地场地中部非常开阔,将被打造为公众活动的广场、城市至滨江区域的通道。基地东西两翼结合老建筑形成宜商宜停留的室外场地。
为确保滨江岸线的可达性和公共性,方案对车流的走向和基地的方式进行了控制和引导,着力加强滨江岸线与城市腹地之间的步行联系,促使区域功能相互承接。与此同时,利用场地周围以及防汛墙内侧用地,解决静态交通的问题。远期结合规划道路以北的用地开发,弥补本区域停车配置不足的缺陷。
基于以上设计内容,本次环境整治采用了多方合作的方式,控制方案深化与实施准备。本项目召集了区文管委、区建交委、区规划局、消防局等主管部门,以及上海市建科院、住总集团、岩土院等多方面的专家、团队一起研究项目的设计、施工步骤等细节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建筑师全天驻场,监督并指导建筑的局部拆除、修缮、修补等工作。并对整个实施工程进行监测,确保老建筑的安全。
本项目实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一次城市更新工程,也是一次历史复兴的工程。从档案馆查阅历史图纸,到与各主管部门协调保留改造手续,直到完成施工图纸,进入施工阶段,每一步都加深了我们对城市历史的认识,对设计师职责的认识。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也为工业遗产的利用增加了新的案例和实践经验。
3.单体空间的设计手法
3.1功能转换
对该区域的研究会发现,该地区位于五角场副中心的边缘,与滨江各功能组团相衔接,与其说是一个过渡区,不如说是一个高端商务商业平台的缺位所在。
因此本案的定位将致力于打造一个集聚人气的,包含绿地与文化功能的高端商务商业中心深入发掘老建筑魅力,经过适当的修缮并添加时尚的元素使其具有承载新的功能机制的可能,并将其打造成为该地区的高档商业餐饮酒店娱乐为一体的地标性场所。外立面修缮采用统一的材质与粉刷色彩,在不破坏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加入特殊的艺术化元素,突出建筑的特殊性。
一般情况下旧建筑改造一定要考虑“因地制宜” ,功能的转换要满足结构的适配性,改造的可能性两大要点;AB楼是无梁楼盖结构,层高不高且柱网比较规则,固结合市场需求功能暂定位餐饮和精品酒店;CE 樓原木框架及木质破损严重,不具有使用功能,从新采用钢结构支撑体系,除外墙及基础经过修缮加固处理以外,C楼同时又加出一层使用空间,创造出一层无柱大尺度空间,为将来作为演艺中心提供可能。
这种功能置换是功能的彻底转释,但几乎利用原有的一切旧的语言来诠释新的场所空间,整改区域树立精品意识,更加强化空间的整体性。从整体和谐性来考虑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注重标志性建筑以及广场、小品、雕塑、铺装等的设计与建设,充分体现绿色生态的建筑理念以及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底蕴。对于场地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四栋建筑去旧纳新,使其焕发新生最大限度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的增值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完整、简约的空间形态形成可识别性;以灵活的开放空间系统创造地区活力。
3.2形象再造
实际上这次修复采用的是,原真式修复与风格式修复相结合的方法,旧建筑的外部装饰以及构图比例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工业美感,在建筑立面处理我们基本上按照历史照片及原有图纸,剔除毫无意义的增补和附加物,整个立面尽量还原原来的历史风貌,但有些年久失修的建筑材料以及构件,已经没办法进行修复,只能在保留外观的前提下进行替换,比如大部分红砖已经破烂不堪,经过去污,清洗修补,留下局部可以使用的,其余均根据原来机理,到砖厂专门定做,然后又经过现场打磨,做旧等处理,如原有墙面相得益彰,形成新的质朴的风格,产生宁静和回归自然之美,还有一些如落水管,栏杆门窗,均用现代材料进行替换,既尊重了原有的场所精神,又赋予了新的寓意和技术,既延续了原有建筑的脉络机理,又赋予了新的创意,通过色彩,材质,和机理的对比,展现着时间与空间的风貌。旧厂房红砖墙展示出天然淳朴的机理,所有门窗采用钢板仿旧木材质,落水管采用黑色铸铁按原风格打造;采用深灰色铸铁栏杆;有意裸露内部结构,唤醒沉睡的历史,打造新的主题元素,新旧机理的交织,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渲染出整个场所的特定气质和特定氛围。感觉源于“工业时代的沧桑”又与旧时期大不相同。
4.结论
近现代工业的出现为全世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但同时随着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旧工业时代已离我们远去,随之而遗留的大量的旧工业厂房亟需当前社会做出合适的处理。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上海黄浦码头秦皇岛水门再利用项目在具体再利用设计中的建筑景观设计、建筑功能设计、建筑整体规划乃至施工方法上都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能够为针对近现代遗存的工业遗产,特别是城市滨水区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提供较为积极的现实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伟, 周婕, 许峰.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2): 174-179.
[2] 杨东峰, 殷成志, 史永亮. 从沿海开发区到外向型工业新城——1990 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大城市开发区到新城转型发展现象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13(6): 80-86.
[3] 姚士谋, 陈爽, 吴建楠, 等.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J]. 地理科学, 2009, 29(1): 15-21.
[4] 徐永健, 阎小培. 北美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经验及启示关[J]. 城市研究, 2000 (3).
[5] 叶伟华, 赵勇伟. 滨海片区城市设计运作实践探索及启示——以深圳大梅沙片区为例[J]. 规划师, 2010, 26(3): 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