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绣”
2015-10-21周丽
周丽
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湖南省的“湘绣”,四川省的“蜀绣”,广东省的“粤绣”和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一、湘绣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此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湘绣逐渐将国画传统特点引入其中,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湘绣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使湘绣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等为原料,配以各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它以中国画为神,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达到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绣品中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
二、蜀绣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朝政府还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到了宋代,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清朝中期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品种日益增多。
蜀绣作品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绣品的种类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三、粤绣
粤绣也称“广绣”,它是出产于广东省广州、潮州、汕头一带刺绣品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永贞元年,广东南海县一位名叫卢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块一尺左右的绢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粤绣从此名扬天下。宋元时期,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到清代的乾隆年间,第一个粤绣行业组织“粤绣行”在广州成立,当时从事刺绣的艺人众多,粤绣在工艺和针法上都得以不断发展完善。1915年后,粤绣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多次获得大奖。
粤绣作品主要取材于龙凤、花鸟等,图案构图饱满,色彩对比强烈。在针法上具有“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的特点。在种类上粤绣可分为绒绣、线绣、金银线绣三类,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日用绣品等。
四、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此后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完善,到明代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局面。清代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便有了“繡市”的誉称。1950年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究所,并开办刺绣训练班。苏绣的针法由原来的18种发展到今天的40余种。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细、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责编/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