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2015-10-21张凤翱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水利工程

张凤翱

【摘要】水利工程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承担,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工程中应加强混凝土施工的管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实现对水利工程质量控制。本文对水利工程中关于混凝土施工的管理及其质量控制做一些探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属于国家的基础产业设施,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除了具备可抵抗洪水的重要作用,还可确保水资源以及改善水的环境,对于水生作物来说,也可提供生存的保障。开展水利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且,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开发是非常有利的,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人类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系统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许多有变数的影响因素,只有寻找出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才可在实践中进行准确的科学工作规划以及对施工管理的策划,从而确保施工的稳定、有序的运行。

一、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

1、制定施工管理的计划要合理

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等目标的实现。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计划的制定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还要考虑到突发情况,周全考虑才能计划周密。而且,计划一经制定,就要全力贯彻与实施,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增加技术含量,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技术管理过程中,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无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常常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要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来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检验制度。

3、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提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它是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立足点和依据,也是质量管理活动取得成效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和保证。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对质量控制的不严格,才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水利设施建设是百年大计,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为了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要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大坝混凝土浇筑和相关的工程设施,从设计、施工到投入运行,质量是贯穿始终的要求。

4、掌握成本管理手段,合理降低工程投入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的现象。成本控制不严,将会造成人才、物力的浪费。因此,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在工程开始之前,对该工程全面进行成本预算。成本预测的目的是确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即确定成本降低率,为编制降低成本计划确定方向。然后分析和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减少材料、物资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完好率,节约机械费用和施工管理费,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损失等途径。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1、组成原材料

混凝土的质量与施工的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受原材料的影响,力学性能与耐久性也和所选用的组成材料有着非常大的联系。细骨料和粗骨料在混凝土中起到填充作用与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抗收缩的骨架作用;胶凝材料与水可形成浆液,包裹在骨料表面的同时并填充到骨料的空隙,硬化前的胶凝浆液,可以使拌合物具备一定的易和性,即可塑性,具有润滑的作用,对于施工是非常方便的;硬化后,胶凝浆液起到胶结的作用,将骨料胶结成具有固定强度的坚实整体。因此,混凝土组成原料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胶凝材料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水泥须优先选择散装水泥或者是旋窑水泥,其强度等级须符合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并且须通过水位变化区、构筑物的溢流面以及大面积内部混凝的构建物等不同项目的要求,对不同的硅酸盐水泥进行合理选择。对于细骨料来说,砂粒的级配要良,并且质地清洁,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山砂或者是特细砂,砂的细度模数须控制于2.4-3.0之间,这样可以节约水泥量并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

2、配置混凝土的方式要合理

混凝土若要顺利施工并且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其配合比就必须要达到施工工艺以及工程技术性能等相关要求,须通过实测数据将试验室的配合比转换成施工的配合比,准确的实现实验室的配合比。因为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完全的相适性,混凝土的和易性在实际施工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有可能不同于试验室配合比下的混凝土和易性,此时,须在确保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达到施工的要求。而且,为了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之满足工程的不同要求,在混凝土中也要掺入各种类型的外加剂,从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外加剂的掺入对于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增加混凝土强度、节省胶凝材料的用量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振捣

和易性可以综合的表达出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流动性以及保水性。若混凝土的和易性不佳,则会引起离析或者是振捣不实等问题,形成质量的缺陷;若和易性較好,则混凝土较易振实,可以得到均质密实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好的和易性须具备较好的保水性以及粘聚性,这可根据掺加高效减水剂从而达到良好的和易性。浇筑振实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属于重要的环节,若振捣不充分,则混凝土内部很容易产生孔洞以及蜂窝等内在的质量问题,然而这些内部问题容易被忽略,因此,要特别重视,进行质检的人员一定要选择合理有效的施工措施与检验措施,进行充分的浇筑振捣,从而确保混凝土整体的质量。

三、结语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案件找施工规范进行,避免混凝土材料施工的偷工减料问题和施工态度施工技术不严谨的问题,只要将主观上的一些问题的以避免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通病是几乎不会发生的,因此为了确保我国水利工程的安全使用,希望上述的问题相关施工人员可以注意。

参考文献:

[1]王汉中.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看法.[J].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04.

[2]牛山林.浅谈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

[3]吴金成.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处理[J].价值工程,2013,23:62.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水利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无裂缝大坝混凝土施工若干关键工艺
论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