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输液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2015-10-21李宏

延边医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安全隐患护理

李宏

摘要:目的: 对急诊输液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针对急诊输液室的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等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 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及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保证了护理安全 结论:使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医院声誉,提升了医院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急诊输液;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nursing safety hazards of the emergency transfusion patients ,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s In view of the emergency transfusion room environment factor, management factor, nurses, patients and other issues to tak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Resul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ursing safety hazard factors,adopt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ensure the nursing safety. Conclusions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obviously improve the emergency transfusion nursing quality, increas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medical disputes, improve the hospital reputation and the hospital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emergency transfusion;nursing;;safety hazards; preventive measures

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手段,是补充血容量,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输液治疗已是医院急诊提供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给药方便、起效迅速等特点,在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也是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1]。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病人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指标[2]。当今医疗形势下,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要求逐渐增高,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故对医疗护理的服务水平及治疗的期望值要求较高,我院急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形象窗口、是治疗护理的前沿,工作量较大、应急事件较多,故对护士的要求相对較高,而实际上我院急诊输液室年轻护士居多且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急诊输液护理质量是保证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了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护理安全隐患因素

1、环境因素 (1) 急诊输液室陈旧、布局不合理:输液患者各年龄段均有,特别是婴幼儿哭闹不安、陪护家属也较多,导致环境不安静,秩序混乱。(2)急诊患者病种复杂、分别来自各个科室:外伤、发热、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等不同病种的患者均在一个输液室,容易引发交叉感染[3]。(3)整个就医过程等待时间较长:患者经历挂号、候诊、就诊、缴费、检查、取药等多个环节,等待时间相对较长,而输液是最后一个环节,患者积压过久的不满情绪往往在此容易爆发、宣泄。

2、管理因素 管理缺陷:(1)查对制度流程制定不严格(2)输液高峰期患者较多时,导致排队秩序混乱,护士未及时安抚患者产生的不满情绪(3)护士素质参差不齐,护士长未进行新老护士、强弱护士搭配,护士长未制定弹性排班制度,致工作量突然增加时人力资源配备不足

3、护士因素 (1)责任心不强:未认真进行三查七对或巡视不到位(2)药品不熟悉(3)能力欠缺或专业素质低(4)法律意识淡薄(5)安全教育不足(6)互患沟通不到位,服务态度恶劣:尤其是在工作量突然增加的情况下,护士会出现烦躁、职业倦怠,不愿与患者沟通甚至不沟通,甚至会出现态度生硬的现象。

4、患者因素 (1)患者文化层次不一、年龄不一,部分患者语言不通,老年人听力障碍,护士核对时,患者易听不懂或听不清,与患者共同核对信息时,极易造成应答错误而导致错用药物。(2)患者遵医行为不强,对护士的健康宣教不认可、不重视,如擅自调快输液滴速致出现不适或者不良反应甚至发生意外。

防范对策

1、加强输液室环境管理 (1)急诊输液室人群流量大,患者集中,病种复杂,易发生交叉感染。因此要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室内安装空气净化消毒器,每日消毒2次,每次1h。同时,应严格要求护士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止血带一人一用,用后浸泡消毒,晾干备用,操作前后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双手,进行现场跟班考核护士,检查护士的执行力,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定期组织培训保洁员和护工,督查保洁员和护工的工作质量,防止交叉感染。(2)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将输液室进行分区管理,将成人和小儿分开输液,努力提供整洁、安静的输液环境。(3)优化就医流程:在挂号、候诊等处张贴醒目的流程图,指导患者便捷、合理就医,能够缩短等候时间。若就医环节上出现疑问,我院制度规定必须由医护人员电话联系他科来共同解决,提供便捷途径,以减少患者和家属来回走动。

2、加强管理力度 (1)护士长严格制定查对和输液流程,因规范输液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也对保证工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我院护理部规定:在输液瓶签上实行三人签名,即接药核对者、加药者、输液者或换输液者签名。输液时,严格采用两种查对方式,防止输液病人错误发生:即采用双牌查对和反问式查对[5],由患者或家属说出姓名,确认无误后再接上输液,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2)护士长执行弹性排班制度,保证护理人力资源,输液高峰期派专人维持秩序,同时增加人力。(3)护士长排班时做到将新老护士、能力强弱护士进行搭配,帮新护士和能力欠缺的护士把关。

3、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1)要求护士加强职业责任心,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才能有效地提高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提高医院声誉,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6]。(2)要求护士认真学习药物说明书,新药由护士长及时组织科室全体护士学习(3)我院护理部对不同资历的护士进行分层级专业培训和考核,对能力欠缺的护士强化训练,使她们尽快掌握专科知识,对不能胜任本岗位的护士果断采取换岗措施。(4)安排专人定时主动巡视,防止渗漏、滴速过快、滴注不畅、走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急诊输液多为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凶险多变,尤其对于应用升压药、呼吸兴奋剂,以及控制心率、纠正电解质等一些特殊药物的患者,输液过程中更加要小心谨慎;对于婴幼儿及心力衰竭患儿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输入青霉素类药物的病人及无家属陪伴的老年患者应重点巡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主动发现异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我院急诊输液室患者大多为坐着输液,在输液过程中如厕需要携带输液来回走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增加了输液风险,故要求护士应给予全程监护,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加强护患沟通 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互患沟通成为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高危因素[7]。护士的职业形象、言行举止,对建立良好的互患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高效的互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如护士接药时向患者介绍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输液中,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输液完毕拔针时,告诉患者按压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8],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大部分护理纠纷的早期,如果能有效的沟通并及时疏导,是可以取得谅解的[9]。

5、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1)首先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安全教育是我院对新护士岗前培训的必修课,其次是相关科室必须对新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易发生的护理隐患及如何采取防范措施,最后是科室对新出现的隐患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发生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我院网站上公布有相关法律法规,如遇到疑问,随时可查阅相关法律知识。(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护士自身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认真询问,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6、改善服务态度、提供人性化服务 急诊输液室为我院窗口单位,护士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故要求护士必须做到微笑服务、温馨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如我院实行急诊导医服务将患者护送到诊区、免费帮助患者寄存物品、提供一次性纸杯、直饮水、轮椅、推车、配备数字电视、提供健康教育读物供患者阅看、无家属患者如厕时有护工陪护。对儿童进行诊疗操作时,用吸引孩子的小故事、儿童喜欢的卡通小玩具等增进语言和肢体沟通,让患儿配合诊疗,缓解疼痛,消除恐惧。输液前,护士会根据患者病情提供床位给予躺着输液,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在患者输液结束拔出针头时,护士予正确、细心地指导患者压迫穿刺部位和方法、时间,防止发生出血。

7、加強健康教育 将健康教育贯穿于输液全过程,并且形式多样化[10]。对于擅自调快输液滴速的患者,护士应反复强调危害性,并在输液室张贴醒目的警示语“为了您的安全,请勿擅自调节输液滴速”“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等,必要时让患者签字。对于语言不通或听力障碍的患者,护士要更加耐心讲解,直到患者理解为止。护士除了口头讲述外,还可以通过示范法或集体讨论法向患者传达一些输液的注意事项、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常见病(主要结合病人所患疾病)的病因、预防、治疗、康复知识,也可在巡视病人、个别交谈时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使患者有效地参与自己的治疗、护理活动以及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虽然急诊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时间短,但通过我们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取得了显著效果。

小结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展示医院形象的重要窗口。急诊输液室患者人员复杂、病种复杂、情绪复杂等,故是护理纠纷的高发场所。病人输液安全始终贯穿于护士整个操作过程中,护士的语言、行为,接待时间及治疗环节等,稍微怠慢就会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11]。通过对输液室的环境管理、规范就医流程、加大护士长的管理力度、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互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健康宣教等人性化护理改进措施,使护理安全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有效地保证了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声誉,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向妮.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49-51

[2] 卢玉凤.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81-82

[3] 朱萍儿,黄晓明,蒋桂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67-69

[4] 刘红艳.浅谈基层医院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J].天津护理,2012,20(1):35-36

[5 ] 梁文英.门急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12,10(10)下旬版:2851-2852

[6] 李宇晴.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6-17

[7] 陈炜.世界博览会期间色标管理模式在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5(25):5

[8]王金莲.门急诊小儿输液安全临床路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3):400-401

[9] 庄素梅.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导,2012,10(32):335-336

[10] 姚荷英,沈喜王,春燕.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64-66

[11] 吴繁荣.加强门急诊输液存在问题及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 [J]?.医药前沿,2012,02(16):362-363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安全隐患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