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静脉穿刺的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

2015-10-21叶静

延边医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脑瘫

叶静

摘要:目的: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顺利完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4.8月—2015.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60例,年龄0—3岁,男孩40例,女孩20例,全部病例所滴注药物为脑神经营养药物,无刺激性,输液器选用山东威高集团生产的输液器,生产批号:20100031。输液敷贴选用3L敷贴固定,选择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儿科护士2名执行静脉输液操作。结果:头部静脉输液效果明显好于四肢静脉,头部静脉中又以额静脉输液疗效最佳。结论: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与体位,照拂患儿情绪,家属的合理制动配合都对穿刺成功及获得良好疗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脑瘫;手足徐动型;静脉穿刺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护理操作的一项基本功[1]。在临床工作中,常常看到静脉穿刺时,因小儿不予配合,使静脉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尤其是脑瘫患儿的不随意运动更是增加了穿刺的难度,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在给脑瘫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选择患儿合适体位对顺利完成输液从而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1.研究对象

选取2014.8月—2015.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60例,年龄0—3岁,男孩40例,女孩20例,全部病例所滴注药物均为脑神经营养药物,无刺激性,输液器全部选用山东威高集团生产的输液器,输液敷贴选用3L敷贴固定。选择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儿科护士2名执行静脉输液操作。

2.护理干预

2.1 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规操作

根据《儿科护理学》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规操作[2]:备齐操作用物,评估操作环境,排净输液器内空气,助手协助固定患儿体位,根据穿刺部位选择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常规消毒,操作者右手持针柄以5~15度角沿静脉走向向心方向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少许,固定针柄,打开调节器,用4条敷贴固定。调节滴速为36滴/min。

2.2 穿刺部位的选择

根据病情,静脉血管分布情况,弹性情况选择穿刺部位。头部静脉:常选用额前正中静脉、额浅静脉、两侧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四肢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

3.结果

将60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人分别选择头部静脉和四肢静脉进行穿刺,结果如下表:

头部静脉与四肢静脉两种穿刺部位的比较(n=60)

两种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头部静脉输液效果明显好于四肢静脉,头部静脉中又以额静脉输液疗效最佳。

4.讨论

4.1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穿刺部位的选择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是以不随意运动为主要的临床特征,不随意运动在四肢,尤以上肢为重[3]。因此此型患儿静脉穿刺应首选头部静脉。

头部静脉优于四肢静脉且疗效佳。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头部肌肉薄弱,痉挛程度低,静脉清晰表浅,易于固定[4]。因此宜选用头部静脉穿刺。在头部额静脉、两侧颞浅静脉以及耳后静脉的选择上,由于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存在非对称姿势、ATNR姿势、竖头不稳等异常姿势,当患儿紧张头偏向一侧时可造成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穿刺处药液渗漏,影响静脉输液疗效;头部额静脉穿刺利于家长抱扶,穿刺成功率较高,因此应首选头部额静脉进行穿刺。另,四肢静脉穿刺可能诱发异常姿势。四肢静脉穿刺易刺激引发患儿不良情绪,使四肢肌张力增高。穿刺局部肌肉痉挛,手部和足部静脉管壁因受牵拉而变形、变薄,进而导致静脉管腔扭曲、缩小,影响穿刺成功率并减缓输液速度。因此,此型患儿应慎重选择手背和足背静脉穿刺。

4.2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静脉穿刺的体位配合

按常规操作行静脉输液时,硬性扶持躯干或拉直手部和足部等处关节会导致患儿的肌张力增高,加重异常姿势,影响静脉输液疗效,因此应注意体位配合。

4.2.1 头部静脉穿刺体位

头部静脉穿刺时可取仰卧位、侧卧位或抱坐位,固定患儿头部和四肢,穿刺成功后,让家属抱起患儿并取舒适的体位。头部静脉输液时针对头背屈、肩胛带内收等异常姿势的患儿,采用头部控制法:在患儿头下垫枕,使其颈部向前屈曲,助手用前臂控制患儿肩部,抑制肩胛带内收姿势,使肩部放平,双手控制患儿头部,再由操作者进行穿刺;针对头部偏向一侧、呈非对称姿势的患儿,可将患儿抱在怀中,使患儿呈全身屈曲、双上肢对称姿势,固定患儿头部后再进行穿刺。

4.2.2 四肢静脉穿刺体位

四肢静脉可取坐位或卧位。四肢静脉输液时针对出现四肢不随意运动的患儿,可固定患儿的肘关节及手臂,以控制手的不随意运动;固定患儿膝关节,控制足的不随意运动,拉伸足部,绷紧静脉周围皮肤以配合穿刺。在穿刺成功后,应固定患儿穿刺部位的临近关节,以防止不随意运动造成液体渗出。

4.3 情绪安抚

利用色彩、语言、音乐、玩具等吸引患儿注意力,并及时给予患儿鼓励。稳定患儿情绪,减轻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通过湿热敷等方法增加血管弹性。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5],提高家长在输液时看护患儿的能力,保持最佳的输液看护体位,告知家长应维持患儿姿势稳定,避免不随意运动,以减少因家长因素导致的重输现象。

4.4 缩短静脉穿刺时间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操作者应具有熟练的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护理技术,才能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赖。在进行输液时应简化操作流程,在静脉选择、静脉穿刺及固定环节加快操作速度,缩短整体穿刺时间,以缓解患儿肢体紧张型痉挛,促进输液顺利进行。

5 小结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进行静脉输液,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穿刺部位的选择上,首选头部静脉进行穿刺,其次选择手部和足部的静脉。操作者和助手应熟悉患儿的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状况和如何控制患儿的非对称姿势,以采取最合适的输液体位[6]。在穿刺过程中应使用各种方式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以缓解其对静脉输液的恐惧心理。并告知家长制动输液部位临近关节,维持患儿输液体位,以保证输液顺利完成,到达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杨桂莲,李桂清.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的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9.

[2]崔炎.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兰厚萍.肥胖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5):771—772

[5]陈文芳,薛坚,李玉秀.脑性瘫痪患儿静脉输液的难点分析及改进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7,7(3):39—44

[6]陳雨,周启慧,赵晶.等.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79—1480

猜你喜欢

脑瘫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脑瘫儿童的护理
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应用效果
脑瘫小儿该如何护理
脑瘫儿童康复现状与对策
脑瘫艺术家
脑瘫不是大脑瘫痪
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孕期病毒感染可致孩子脑瘫
脑瘫高危新生儿父母脑瘫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