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
2015-10-21宁良鑫
宁良鑫
【摘要】目前工业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有增无减,所以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也会逐渐增多,经济发展了,社会建设必然不能滞后,所以当前的市政公共工程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做好施工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
1 市政公用工程实施施工管理内容及特征
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工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复杂性。市政公用工程是一个地区众多人口使用的公共设施,它建设出来是服务大众的,使用人群包括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这样复杂的人群就造成了公共设施必然也是复杂的,建设这样一项复杂的工作,施工管理工作怎么可能不复杂呢,所以复杂性是公共工程管理的首要特点。二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很多问题都是难以预料的,很多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难题也是难以提前预知的,比如自然灾害这样的问题,这就致使工程本身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时刻伴随着工程的进程,不是可以提前解决的,只能在工程的管理中随着工程的发展逐步解决。三是目标性。工程有着具体的和宏观的目标,首要一点就是要服务大众,为了实现服务大众、满足市民需求的要求,就要设置很多具体的小目标,一个一个完成,比如健身休闲的功能,比如游乐玩耍的功能,这些方方面面的小目标才能构成一个大目标。四是造价高。市政公共工程是一项供当地众多市民享用的工程,这就决定了工程成本投入必然不低,这么高的造价对施工财务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五是人数多。工程的庞大性决定了施工人员众多,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等等,这些人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之间的合作程度很重要。六是环境依存度高。工程的管理和进度受周边环境的严重影响,体现在两个发面,一方面是自然环境,比如风霜雨雪等天气情况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是社会人文环境,比如周边居民的影响。七是时间长。工程的复杂庞大决定了工程的长时间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少则一两年,多则四五年,这都是正常的时间区间。
2 市政公用工程科学开展施工管理策略
2.1 建设质量保证体系,优化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涉及到几大要素:一是材料,材料的质量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二是人员,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三是机械设备,设备的运转情况,使用情况也决定了施工的质量。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要将这几个方面的管理要素结合到一起,充分考虑,才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体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系统管理。上文也提高了市政公用工程具有很强的复杂性,所以管理制度的建立要适应这样的特点,具备强烈的系统性,只有系统考虑整个工程,才能保证工程的完整合格,质量可靠。二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就是按照工程的目标进行管理,也就是上文提高的那些目标,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就做好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三是有效管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才确保了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没有效果的管理工作对工程来说都是无用功,我们提倡质量管理皆是因为它有效。
2.2 强化核算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方应强化项目预算、人工成本及购买材料等环节的科学管理,将预测与控制项目成本落到实处,有效抑制管理进程中包赢不包亏等现实问题。同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还应强化定额管理,用定额进行生产组织与计划编制,利用定额开展核算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此外要加强核算管理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确保财务管理的节约性,加强监督审计工作,做好成本的管控工作,财务流出时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工程财务使用的科学合理。
2.3 诚实守信、开展施工合同管理
在施工開始之前,合同签订工作一定要做好,合同的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合同是工程管理的法定依据,出现了任何纠纷都要以合同为准则,合同的签订必须重视。做好合同管理要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合同管理的诚信性。合同签订要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要公平公正,不能搞欺诈,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必须保证诚信。二是合同管理的预见性。因为合同是工程开展之前签订的,所以有些问题要提前想到,必须有预见性,对于那些实在难以预料的情况可在以后追加条款。三是合同管理的约束性。合同中必须要有约束条款,限制施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总之,合同管理工作要以诚信为本,以管理有效为目的。
2.4 完善构建文明施工体系,提升安全管理综合水平
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是工程管理中两个不可缺失的方面,也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方便,首先文明性决定了施工的安全性,文明施工体现在员工的高素质和高水平,员工施工水平高,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其次工程的安全性是工程文明性的重要体现,现在评价一项工程文明与否的首要标准就是安全程度,没有安全基石的工程不可能文明。所以在工程管理中,这两方面的管理要同时进行。
2.5 科学开展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技术资料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的技术资料是工程的全面体现,工程的最后交付审核的过程中,这些资料是充分的证明,所以必须要管理到位,要从三个方面保证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一是科学管理,这种科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技术科学,采用信息化技术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提高资料整合的效率;另一个方面是管理流程科学,按照建设方、验收方、承包方的科学分工进行资料管理,最后报城建管理机构备案。二是真实管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之所以做这些资料的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对工程做一个真实的记录,保证施工质量,也为后来的工作提供一个参考,一旦工程以后出现了质量问题也有据可查。三是完整性,这也是真实性的一个保证,所有的资料必须都要留存,不能刻意遗漏,只有全面体现工程的技术资料,才有留存的价值,不能以偏概全。
2.6 市政公用工程应科学强化信息化应用与施工技术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涵盖众多专业交叉、需要投入大量施工设备机械及多种类建设制品、材料、构配件,涉及到较多储存、运输、供应、保养与维修工作。因此应科学借助施工技术管理选择适应性施工方案与机械设备,确定良好的施工顺序与计划进度安排,科学计算出市政公用工程需要的具体劳动力、材料、设备、构件制品等,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此外,技术的管理制度也很重要,要按照严格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施工,包括技术交底工作、原材料质量管理工作、图纸会审工作等等。这几大方面的管理工作都要形成制度性的管理。
3 结束语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政公用工程是发展的一个产物,也是城市建设水平提高的表现,凡是发达的城市都以满足群众的公共需求为宗旨,同样这也是评判一个城市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很多城市都以建立市政公用工程为政绩评价的标准,这不仅是为民服务的体现,也是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只有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玉冰.有关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J]大理周刊,2013(18):90-93.
[2]郑业进. 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200-204.
[3]奉先伟. 浅谈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2(19):29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