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模技术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思考
2015-10-21叶春贵阳孟超
叶春贵 阳孟超
摘 要:建造大型桥梁,不可脱离高墩施工。针对各类桥梁,都要经由翻模施工,才可进到后续的流程以内。最近几年,公路建造固有的规模被延展,墩身高度递增,常常超出了150米。确保规范施工、增添施工必备的精准性,就要采纳适宜的翻模技术,构建桥体的高墩,化解应用之中的若干疑难。
关键词:翻模技术;桥梁高墩施工;具体应用
高速路建造中,桥梁施工被划归为侧重点,不可予以忽视。建造桥体常常采纳翻模技术、滑模类的技术。二者相比来看,翻模手段凸显了独有的优势。然而,高墩施工依托的技术水准很高,常见突发事故,暗藏着施工之中的隐患[1]。采纳翻模技术,就要拟定明晰的总规划,选取最适宜的途径。严格依循设定出来的规程指引,有序衔接着多重的环节。唯有如此,才可确保最优的建造质量。
一、翻模特有的原理及优势
(一)解析工艺机理
翻模施工依循的机理含有如下:翻模体系依托了液压提升类的平台,包含模板划分。借助顶杆以便支撑这样的平台,增添墩身固有的强度。设定千斤顶以便抬升墩身,进入接续的施工之中。在构建好的平台之上,可以拆卸并安装、绑扎及浇筑预备好的模板。
浇筑混凝土时,应能注重同步的提升。混凝土入模后,经由二十分钟再去提升,维持应有的高度。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提升两个,直至抬升至预设的高度。内外模板可被分成三层,分别完成浇筑。拆卸模板以后,把底层附带的模板细分成四块,抬升至最上层。安装并校正后,再接着予以浇筑[2]。循环如上的流程,直至完成施工。
(二)解析翻模的优势
液压提升依托的体系有着最优的刚度,增添了自动化。平台十分稳定,施工成效优良,日常操作更为便捷。它缩减了施工之中的负担,可被推广采纳。
首先,翻模必备的原材、多样设备都可予以重复调配。在液压平台中,机具可被重复予以运用,经济特性优良,节省了耗费掉的金额,节约建造成本。布设了稳定的平台,增添了承载力,有着优良的抗风特性。拟定了适宜的安全系数,在最大范畴内确认应有的施工安全。
其次,提升施工成效。对比常见工艺,翻模创设了更为优良的总成效。规避了高墩错台、高墩扭曲状态,外表光滑且很平顺,棱角特有的垂直度优良。模板可被重复布设,缩减建造成本。
第三,翻模手段缩减了总的耗费金额,运用成效显著。这也增添了技术路径的可行特性,提升经济成效。
二、翻模必备的流程
对比其他工艺,翻模工艺特有的流程很简易,但多重工序都预设了高水准的质量。
(一)翻模前的预备
预备的原材含有:配套的钢筋、某一长度定尺。针对高速路布设的桥墩,还要预备好某一模板、搭设翻模的支架。拟定了4.2米特有的初始模板高度,不可超出4.5米。在最大限度内,发挥吊塔特有的抬升性能。模板应被整合为整体,模板及搭配的拉杆要维持着适宜的彼此强度。在模板外侧要布设平台,设置双重平台。预设1米的上层模板、0.5米的下层,二者间隔40厘米[3]。布设钢管支架,还要考量预留的总空间。常规状态下,要搭配脚手架来制备这样的钢管,设定施工方案。
设定荷载标准,要考量场地以内的真实状态。设计荷载以后,还要慎重去验算,确保强度合格。设定10吨的塔吊起重,电梯应被固定于墩身。运送混凝土、后续的调试流程,都要确认运送进来的总量足够,原材质量稳定。混凝土入场时,可选泵送方式。选购输送泵及配套的搅拌车,都要合乎规格。
(二)布设适宜的平台
架设的平台密切关联着后续的翻模,要注重初始的平台就位。这是由于,支撑架及平台、墩身相对方位要维持着稳定,间隔保持不变。如果平台偏离,就很难顺利去抬升,阻碍着接续的施工。为此,预埋件及布设的平台应被维持精准,确保方位准确。平台被抬升时,要确认它的稳定,平台不可扭曲。遇到偏离状态,要借助钢筋予以调整,然后再去施工。
(三)浇筑以及提升
浇筑混凝土时,要分层予以浇筑。确保适当浇筑,指派专人去管控这样的进程。针对每一层级,都要查验它的薄厚,拟定35厘米特有的浇筑厚度。然后专门振捣,妥善规避重复振捣、遗漏振捣等。预埋件及布设的模板不要接触着振动棒。
提升平台时,注重如下的事宜:混凝土合乎某一强度以后,要规避偏早的抬升带来接续的干扰。经过终凝流程,土体强度应能超出20MPa。平台被提升前,慎重查验手动葫芦、衔接的钢绳等,确认它们合格才可接着抬升。达到拟定高度,预埋钢筋可被穿插至小孔之内,钢筋承载着平台[4]。
(四)对模板的解体及翻升
翻升模板依循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为解体模板。在矩形高墩固有的每个边都要增设模板,松开拉筋螺栓,然后抽出钢筋,布设葫芦以便钩住这样的模板。针对模板内模,选取钢模以便拼成更大的块体,松开U形卡。
第二步为翻升。拆卸某层模板,把它翻升至上覆着的第三层之处,然后再去固定。借助葫芦来翻升这样的模板,随后固定它们。穿插拉筋之后,查验内外侧的模板,再次进行加固。
第三步为查验模板的位置。查验模板布设的轴线,辨识它的垂直位置。若发现了偏差,即刻着手去调整,确认轴线的方位正常。每层模板及附带的拉筋衔接之处还要添加原子灰,以此规避渗水。
三、应注重的事项
处理墩身表层,要除掉表层附带着的腐蚀印记、疏松及剥落的层级。若查出了面积偏大的腐蚀,那么剔除以后还应添加足量的水泥砂浆,以便妥善修复。查验暴露出来的钢筋,鉴定它的锈蚀状态。遇有严重锈蚀,则要着手予以除锈。针对潜在裂痕,先要灌注这样的缝隙,或者封闭裂缝。墩柱表层要添加碳纤维特有的浸润层,最好为树脂层。借助专门滚筒,沿着同向予以碾压,直至挤出足量的气泡。这样一来,树脂就渗透在了碳纤维制备的布料之中。
粘贴纤维布后,表层还要增设匀称的胶体,等待自然风干。确认贴片风干,再去涂刷罩面之上的胶体,确保胶体耐久[5]。经由一天的养护,固化状态下的墩身不可遭受干扰。树脂被硬化前,可在上侧覆盖着塑料制备成的薄膜,以此规避渗透进来的雨水,规避风沙侵蚀。在硬化期间,若遇有偏低温度,则要增设适宜的加温方式。经由翻模以后,增设配套的养护。慎重调控初始的水泥配比,添加适量砂浆。振捣也要分层,妥善调控各时段的振动幅度。
结语:
对比其他技术,翻模技术自帶的优势正被显现。借助翻模技术,桥体施工的速率被提快,应用成效提升。这样构建起来的墩身有着最优的自身质量,便于线性管控。未来实践之中,要考量选出来的场地特性,借助新颖技术以便增添综合的桥墩建造实效。
参考文献:
[1]朱鸿雅,刘鸿星. 浅谈桥梁高墩施工中翻模技术的应用[J]. 门窗,2014(07):418.
[2]杜贵昌. 翻模技术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131+133.
[3]郭建宝. 翻模技术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5):68-69.
[4]余成体. 翻模技术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4):170.
[5]李志国. 翻模技术在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01):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