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2015-10-21周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9期
关键词:管理

周涛

【摘要】随着国力的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民航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目前国内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实施与发展跟不上民航发展的强劲步伐,时常出现因空中交通管制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为解决空中交通拥挤而进行的系统化管理。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流量管理模式,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制约因素和如何实现安全有序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引言

航班延误已经成为当今民航界的一大难题。国人经常会面临航班延误晚点的窘境。航班延误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空中交通管制。当某一空域或某一航路上的航空器数量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时,就有必要对空中交通流量进行适当的控制,以满足安全的需求。这一过程是由空中交通管制员依据实时的和预测的飞行流量来实施的。以下主要分析空中交通流管理问题,希望为航空流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據。

1、概述

1.1定义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定义为:为有助于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和快捷的流通.以确保最大限度的利用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容量并符合有关空中交通服务当局公布的标准和容量而设置的服务。它的目的主要是为空中交通安全、有序和流量的加速提供服务,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ATC容量,为飞机运营者提供及时、精确的信息以规划和实施一种经济的空中运输,以尽可能准确地预报飞行情报而减少延误。

1.2实施程序

目前我国分为先期流量管理、飞行前流量管理和实时流量管理三个阶段。

1.2.1先期流量管理

通过调整空域、航线结构.改扩建机场等扩大空域系统容量.采用大型飞机;预测空域容量和流量,优化航班时刻表。

1.2.2飞行前流量管理

预测空域容量和流量.优化航班时刻表,调整非定期航班。

1.2.3实时流量管理

预测空域容量和流量,调整航空器起飞时问、飞行航线,时间在起飞前2小时;飞行过程中调速,控制移交点时间,增开扇区.空中、地面等待。流量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增加空域容量和调整空中交通流量两大类。增加空域容量的方法含新建、扩建机场和跑道,优化空域结构,改进管制程序.研制大型客机等方法.使用此类方法的难点是涉及范围广、协调困难、周期长.而且这些发展往往是滞后于空中交通的实际增长速度。调整空中交通流量是目前见效最快、使用最普遍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方法,含优化定期、非定期航班时刻,调整起飞时刻和飞行航线,增开管制扇区,地面等待.改航.终端区排序等。

2、国内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2.1实施系统化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评估机制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滚动发展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机构不断推进和完善。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评估制度,结合国外发展情况来看,美国对这项评估工作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套合理的评估机制,推动了评估技术和应用不断的发展。因此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求民航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航班时刻表。其次,要加强空中交通服务部门,如航空公司,军方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研究用户需求、改进评估模型、完善评估工具使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评估机制程序化、自动化。

2.2实施合理化空中交通流量控制

在空中交通运输体系中,空管、机场、公司等单位之间,以及各组织内部,在进行相应的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组织同时参与一个工作流程,实现同一目标。但是目前缺少一种标准化的协同机制。在这种体制下,需要专门的机构结合ASD(航空器状态显示器)和CDM(协同决策放行系统)系统适时的对空中交通流量信息、航路航线天气信息、航空公司准备信息、机场服务信息等进行共享,同时各个地区的交通管制部门及相关地面服务部门也要充分利用这些系统信息,进行不间断的跟踪协调,对即将出现的交通阻塞,恶劣天气及飞机特殊情况等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2.3优化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模式

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保证各条航路和大中型航空港飞行秩序的重要因素,它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让进场航空器在终端区域内最合理的飞行程序,充分发挥其飞行性能,减少管制员的工作负荷,让航空器按照既定的飞行轨迹飞行。要改善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状况,关键在于改善空中交通管理手段,积极推行空中交通管理自动化的实施。目前,尤其是基于所需性能的导航技术出现,开始建立动态分配、灵活使用空域的新机制,实现空域从“空间划分”到“空间与时间划分”使用。在空域使用过程中,航空用户使用空域时,要求在飞机之间执行严格的间隔规则,且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对飞行路线进行管理。与此同时随着机载设备的不断更新,例如飞行管理系统(FMS)的产生及其在民用飞机上的大量使用,传统的终端区流量管理的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

所谓流量控制,是指空中交通管制员根据本管制区运行情况以及相邻管制单位限制,向周围管制区发出或传递的限制指令,通常通过拉大航班进入本管制区时间间隔或空间间隔来实现。流量管理措施是某种或某些流量管理方法和程序的具体应用。因此,根据运行实际情况及时、合理的采用某种或者某些流量管理方法或程序,才能制定出适合的流量管理措施以有效的解决容量超过流量的问题。流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和协调的过程。天气趋势的预报准确性是有一定概率的,还有些事件是突发的。因此,对于突发的事件,对于早前预期将发生但临近分析将不再发生的事件,相关流量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的动态管理容量,分析流量,并根据容量和流量不平衡情况,及时调整流量管理方法和措施,当流量措施已不必要时还应当及时取消相关流量管理措施。因此,现有流量控制的管理和方法易导致航班过多延误和等待、使用不经济的飞行高度层等多种负面影响。因此,进行有效的、系统性的空中交通容量和流量管理,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空中交通管制实施过程中,管制单位都会遇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在各自的终端区范围内出现大量的航空器。这种现象在大型繁忙机场,会经常出现。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飞行秩序,就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对流量控制进行合理的把控,实时掌握每架飞机运行状态以及各个运行单位对相关运行的准备情况,并实时将汇总情况进行发布。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则根据流量实施机构制定的流量预测对管制区内的飞机进行合理化预案,使每架飞机保持规定的安全间隔。

结语

空巾交通流量管理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各空管单位各自的实时流量控制的方法只能在短时期内缓解和改善空域内的空中交通流量.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建立国家级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自上而下对空中交通流量进行有序的梳理。同时在改进空域和航路航线结构.优化定期和非定期航班时刻等方面做出有效的改革,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探索出适合国情的流量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 国际民航组织.空中规则和空中交通服务,1996..

[2]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分析与研究.飞行安全文选.管专集,2002

[3]高海军.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综述.控制工程,2003.0604.

[4]覃睿.国内外空域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第24卷(3期).

[5]沈敏中南地区协同流量管理系统设计研究.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23(11).51.

猜你喜欢

管理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5S管理在QC实验室中的应用
项目式学习应加强学校的统筹管理
GWMA(环球财富管理师·2017/2018)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