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恒等式与经济业务种类的关系探讨
2015-10-21谭亮
谭亮
【摘要】会计恒等式包括两条内容,第一是资产=权益,第二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根据以上两条公式,可以进一步推导出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总共可以分为四种情况。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则可以分为九种情况进行考虑。本文就经济业务发的种类和其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进行具体阐述,并进一 步讨论了对上述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會计;恒等式;经济业务
1引言
会计恒等式是一个数学公式,主要反映的是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一提到“恒等”,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就是永恒不变,所以会计恒等式不论放置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将是一成不变的。其实不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会计恒等式也经历了不间断的变化。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形态的不同,会计恒等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如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会计恒等式是资产债=负债。其中资产债指的是资本或资产,而负债则指的是业主权益。随着时代的发展,股份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并占据主要地位,其恒等式就变成了为资产=负债。而负债就不再是业主权益,而改变为股东权益。在中国,会计恒定式也经历了三次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西方会计制度,与上述两例相符。新中国成立后,则改为引用前苏联的会计制度,其恒等式为: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又对会计制度进行了全新的重大改革,即引进了国际通行的会计平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所采用的会计恒等式来进行具体讨论。
2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又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主要指的是可以对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进行明确反应的恒等式。在我国,会计资格考试的通用教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中指出,会计恒等式常用的有两条,一是资产=权益。即资产与权益在任何时候都是恒等的。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础,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这也是会计等式中最基本的等式,其他等式都是从这个基本等式中衍生和演化过来的。企业要进行产品生产,就必须有一定量的资产,而资产就是从投资者或债权人那里获得的。所以这里“资产”的概念,主要指的就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而“权益”则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所获得的收益,它属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这样,归属于投资者的那一部分收益就形成了所有者权益;而归属于债权人的那一部分收益就形成了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所以会计恒等式又可以演变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就是会计恒等式常用的第二条。这一等式可以清楚地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进行反应,因此多用于会计复式记账、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工作。
3经济业务种类
经济业务,又叫会计事项、交易事项。主要指的是会计主体与信息用户相关,并且导致会计要素发生变化的交易和经济事项。简单而言,假设A给B100元钱购买C,B用50元买下了C,还剩下50元。这就是一项经济业务,而B就是会计主体。
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也会得出不同的经济业务种类。因此,经济业务种类的分类,首先要对分类标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我国经济业务的种类划分标准不同时代的发展是不同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会计基本都是与政府挂钩的,主要用于解释政府下发的科目表中各类科目的核算内容。因此这一时期的经济业务主要是以科目表为中心的。会计恒等式上主要是采用资金占用=资金来源的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自负盈亏。其经济业务的分类转变为以利益分配为中心,围绕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四个要素进行分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恒等式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标准。经济业务种类的分类也采用了以会计要素为中心的分类方法。本文要探讨的也是这种方法下的经济种类。
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个方面。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并且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经济效益的资源,它包括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货币资金、对外投资等各个方面。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个部分。所有者权益,又被叫做股东权益,指的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所剩下的金额,包括投入资金、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部分。收入是形成于企业日常生活,包括了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份收入、销售商品收入等等。费用即我们常说的成本,包括了生产成本、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等各项支出。利润则指的是销售商品收入减去成本和税款之后的余额,包括了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两个方面。
根据会计的六个要素的不同组合,以及两个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不同,经济业务种类可分以下九个类别(以a、b公司为例):
第一,资产与负债要素同时增加,并且增加额度相同。例如:b公司买入一批原材料,但未付款。
第二,资产与负债要素同时减少,并且减少额度相同。例如:b公司使用银行存款来支付所需支付的账款。
第三,资产与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增加,并且增加额度相同。例如:a公司用银行存款对b公司进行追加投资。
第四,资产与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减少,并且减少额度相同。例如:a公司减少投资,b公司用银行存款来返还投资者的投资资金。
第五,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而负债和所有者的权益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b公司提取银行现金备用。
第六,负债要素项目内部等额有增有减.而资产和所有者的权益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b公司短期负债变为长期负债。
第七,所有者的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而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b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第八,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的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b公司已决定将利润进行分配,但利润还未支付。
第九,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的权益要素发生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发生变化。例如:a公司将对b公司的长期借款转为对b公司的投资。
4结束语
由会计恒等式影响而形成的基本经济业务种类有主要就是以上九种。但是目前业界尚有许多学者对经济业务种类的划分存有不同意见,但笔者认为,以上九种是基于会计要素来进行划分的基本种类,其他种类的经济业务不过是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实质上的出入,只是以上九种类别的延伸,其增减变动规律都欧式围绕资产=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两个会计恒等式变化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经济业务可以对资产类或权益类项目此增彼减造成影响,但增减金额始终是不变的。
参考文献:
[1]龙银州.会计恒等式与经济业务种类之我见[J].新会计,2011,(10).
[2]刘洪旺.会计恒等式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8).
[3]蒋昕单昭祥.也谈“会计恒等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3).